第840章 最后决战
隋朝大军并没有停步,李靖留下一万军整顿秩序,他又继续率三万大军向碎叶挺进。
在距离碎叶河还有两百里左右,隋军停住了脚步,在他们前方出现了一支六万人的大军。
这是西突厥统叶护可汗亲自率领大军迎战了。
莫贺咄有意隐瞒隋军有强大的火器,只是说自己被隋军偷袭,又提到隋军有强大的重甲步兵,却矢口不提火器。
突厥贵族之间,往往私心比大义更重,历史上就是这位莫贺咄杀掉了侄子统叶护可汗,成为西突厥之主,他的内心深处比谁都希望可汗兵败。
统叶护可汗怒发冲冠,他派去安西的一万两千军队音信全无,没有一点消息,他还是从粟特商人口中得知安西有隋军,这才意识到安西的突厥军已经全军覆灭。
还没有等他率军去安西报复,隋军又从伊丽河谷杀来了。
他的可汗尊严和生存环境双双遭到严重挑衅,尤其伊丽河谷是西突厥的根基之一,无论如何不能失去。
是可忍孰不可忍,统叶护可汗当即召集王庭及其附近所有的西突厥士兵,准备放手一搏。
虽然西突厥自诩有控弦数十万,但考虑到突厥全民皆兵,这数十万士兵其实就是数十万青壮男子。
更重要是,突厥疆域极广,各个部落极为分散,统叶护可汗能迅速召集的就只有三大部落,一是生活在王庭周围的牧民,其次便是伊丽河谷的牧民,再其次就是夷播海周围的部落。
这六万大军便是从碎叶王庭以及夷播海集结而来的军队。
两支大军越来越近,最终在两里外停下。
“可汗请看,那就是他们的重甲步兵!”
莫贺咄指着前方,满脸惊恐,统叶护可汗顺他手指方向望去,也暗暗吃了一惊,只见从隋军中出来了一支骑兵,约有八千人之众,原本高骏的战马在他们胯下显得十分瘦小。
这支隋军骑兵个个体格异常魁伟,每个人都身披重甲,连头盔也是严丝密合,只从两个小孔露出了他们的眼睛,每个人都手执刀槊,这支军队便是隋军曾经的王牌之军——重甲步兵。
但现在他们已经不再是最强步兵,最强步兵已经被箭雷军取代。
重甲步兵在两里外下了战马,开始列队,八千重甲步兵排列如山墙,一步一步向统叶护可汗的西突厥大军走来,气势凝重如山,所向披靡。
那凌厉无比的杀气就仿佛在他们面前出现的任何敌军都会被他们绞杀成肉泥。
统叶护可汗的战马连连后退了几步,他仿佛感受到了这种气势如山的压力,他立刻稳住心神,长剑一挥,喝道:“阿木提,你率五千精骑迎战!”
万夫长阿木提听到统叶护可汗的命令,他立刻举号角吹了起来,几十名号角手一起吹响,阿木提一挥大刀,率五千精锐骑兵迎着对方的重甲步兵冲杀而去。
五千精锐骑兵是半重甲骑兵,士兵披有铠甲,可以抵御弓箭和普通矛刺刀砍。
骑兵是从十万突厥选出,个个身材高大,体格健壮,成为统叶护可汗的亲兵精锐,也尽举国之力给他们打造铁甲。
但西突厥的国力毕竟有限,无法给战马打造马甲,这便使他们的骑兵有了一个致命漏洞,那就是战马。
一旦战马倒下,以铁甲的笨重,士兵很难逃跑。
另一面,打造铠甲的技术不足,使他们的铁甲做不到全覆盖,手、腿和脖子都没有甲胄护卫。
这支精锐骑兵很少参与战斗,但今天统叶护可汗惧于隋军重甲步兵,终于命他们出战了。
五千铁骑纵马奔驰,仿佛一股铁流,大地也在颤抖。
李靖用千里眼望着汹涌杀来的突厥骑兵,他放下千里眼道:“立刻通知萧天成,进攻对方战马。”
他已经看出这支骑兵的最大弱点是他们的战马。
五千骑兵杀气腾腾地冲至重甲步兵面前,相距只有五十步。
只听一阵密集的鼓响,两千名投掷手率先出手,两千支寒光闪闪的长矛向最前面的战马投去。
刹那间战马惨嘶,士兵惨叫,一片人仰马翻。
投掷手都是经过多年的苦练,钢矛最远可投到六七十步外,个个百发百中,如果射杀不到两千人马,那只是因为重复射杀,比如一名士兵被三支矛刺穿。
一千多匹战马被刺杀,倒在大阵前,很多士兵刚爬起身,便被后面的战马撞到,踩踏至死。
无数士兵被汹涌而来的骑兵撞到踩死,后面骑兵稍微停滞一下,但速度太快,还是冲进了隋军大阵中。
‘轰!’地一声巨响,铁骑强大的冲击力将数十名重甲步兵冲翻在地,但后面的重甲步兵却如山一般巍然不动,他们齐声大喝,刀槊翻飞,目标直取对方的手脚和脖子,霎时间便将数百骑兵劈成数千段,一时残肢断首,血腥刺鼻,呛得人气都喘不过来。
重甲步兵是骑兵的克星,尽管西突厥精骑骁勇异常,但在山一般的重甲步兵战墙面前,他们依然无计可施,被重甲步兵步步进逼,杀他们连连后退,刀锋所过,人仰马翻,血流如注。
投掷手再度发力,连续两轮投射,又有上千人马被射杀。
阿木提被杀得恼羞成怒,他发现一个空子,大吼一声,纵马斜冲上前,用尽全身之力横刀劈过,他这一刀竟将两名投掷士兵人头劈飞,热血喷了他一身。
阿木提得意大笑,笑声未了,四名重甲步兵一左一右冲至,刀锋闪过,他的战马惨嘶一声,四条腿被齐齐切断,咕咚翻到在地。
将阿木提甩出去一丈多远,他刚爬起身,萧天成迎面冲上,只见寒光一闪,阿木提人头飞出。
统叶护可汗见五千精骑死亡过半,他急得大吼一声,“全军压上!”
“呜——呜——”
西突厥王庭的五万骑兵铺天盖地,俨如海潮汹涌奔腾而来。
五百步……四百步……三百步…….两百步。
李靖冷冷下令道:“箭雷和旋风雷准备发射!”
所谓旋风雷就是小型投石机,它将能八到十斤重的火雷投掷到两百步外,小型投石机是由骆驼背负,所以也叫骆驼雷,但士兵们都喜欢叫他旋风雷。
箭雷的雷体只有半斤,而旋风雷却重十斤,一颗雷中有数千颗毒钉,杀伤面积五十步。
所谓毒钉只是一种名称,它的外形和钉子一点关系都没有,就是一颗克左右的铁颗粒,淬了剧毒,就算被士兵踩中也不会刺穿鞋底,而是直接踩进泥土里,两三天后毒性就会失效。
旋风雷原本准备用来攻城,现在野战也不错。
两千架小型投石机早已准备就绪,由三名士兵负责一架小型投石机,士兵打下固定桩,转动绞盘,将十斤重的铁雷放进投兜。
与此同时,还有两千支箭雷弩也蓄势待发。
李靖见对方已经杀到一百五十步左右,他当即下令道:“发射!”
“咚!咚!咚!”
急促的鼓声敲响,旋风雷和箭雷同时发射。
四千颗大大小小的火雷向突厥骑兵头顶射去,从两百步到三百五十步之前,涉及敌军数万人。
四千颗雷轰然爆炸,炸得突厥骑兵人仰马翻,一片片摔倒,战马嘶鸣,士兵惨叫。
突厥士兵阵型大乱,与此同时,前锋的精锐骑兵也随之崩溃了。
不到两千骑兵调头奔逃,这时,第二轮发射箭雷和旋风雷发射,再次在密集的人群中爆炸。
惊恐万分的突厥骑兵终于反应过来,调转马头拼命奔逃。
统叶护可汗狠狠一巴掌打在莫贺咄的脸上,他现在才知道莫贺咄惨败的真实原因。
统叶护可汗也调转马头,在数千亲兵的护卫下逃走了。
第841章 热海之郡
隋军号角声再次响起,战鼓声如雷,李靖下达了最后攻击的命令,尉迟恭和侯君集率一万精锐的骑兵,喊杀声震天,战马风驰电掣,马蹄滚滚,俨如草原上的狂风,向突厥骑兵追杀而去。
“杀!”
隋军喊声震天,士气大振,追着敌军掩杀而去,黑压压的溃败骑兵没命地逃命,他们互相践踏,窒死、踩死,东面不远处便是伊丽水。
河水宽约数十丈,有一片水浅处可以骑马渡河,但统叶护可汗的数千亲兵抢占了水浅处。
其余数万骑兵被隋军骑兵追赶,木柄手雷在他们身后不断爆炸,骑兵们吓得慌不择路,纷纷纵马跳河,大部分河段都能直接淹翻战马,无数骑兵和战马在河中淹死,尸体竟堵塞了河流,人尸马尸枕籍,堆积如山,竟成了一座尸体之桥。
后面的败兵踏着同伴的尸体,向对岸奔逃,只听见呻吟、尖叫,哭喊声一片,一切都像发狂似的,恐怖、混乱。
这一战隋军杀敌四万余人,它的直接后果便是西突厥彻底放弃了碎叶河流域以及夷播海以东,包括伊丽河谷在内的广阔疆域。
西突厥王庭被迫迁到两千五百里外的药杀水东岸。
随时隋朝势力不断西扩,二十里后,西突厥王庭最终迁到了里海北岸。
……….
十天后,隋军抵达了碎叶城,此时西突厥王庭部落已经远遁,碎叶城周围是空旷的草原和滔滔碎叶河水,
碎叶是一座周长只有十里的小城,对隋军而言,这只能算一座军堡城,当然也可以勉强算一座小县城。
碎叶小城内住满了各族百姓,十分拥挤。
李靖当即决定重筑一座周长二十五里的县城,这时,李靖已经有心在热海和碎叶一片建立热海郡,以碎叶县为郡治。
天子给他的任务是夺取伊丽河谷,然后在三年内夺取碎叶以及热海,建立热海郡,没有料到李靖竟然一鼓作气便完成了。
李靖很了解天子的思路,能不用宗主国制度就绝不用,建伊吾郡和高昌郡就是具体表现。
碎叶这里各民族聚居,没有具体国度,当然要建郡县,天子也提到过热海郡。
尤其让李靖惊讶的是,碎叶一带居然有大量汉人,至少有两三千户,六七千人,主要分布在碎叶周边以及西面的保大军城。
保大军城的三百户百姓,全是汉人。
当隋军到来时,数千汉人无不欢呼雀跃,很多老人伏地痛哭,激动得晕厥过去。
和故国分别上百年了,他们终于又见到来自故国的亲人。
李靖找来几名德高望着的汉人老者,询问他们的情况。
这些老者依然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为首老者道:“回禀将军,碎叶的汉人主要来自两个渠道,一个是西凉被北凉攻灭时,几名西凉王子带着大量百姓西迁,在碎叶这里落脚了,这时最早的汉人,大概有两千人左右。
另外一部分则是被突厥掳走的汉人,西突厥也带来几千汉人奴隶,让我们在碎叶耕种小麦,或者替西突厥冶铁、制革,这是第二批汉人,也是最大的一批。”
李靖恍然,原来如此,他又问道:“汉人一般都住在哪里?”
“农耕汉民住在碎叶城周边,工匠汉人在分布各个小城,保大军城就是专门冶铁,热海那边的裴罗将军城、叶支城则负责织布、制革等等。”
李靖欣然道:“天子决定在碎叶和热海建立热海郡,为大隋最西面的郡县,你们都将重新成为大隋的子民,我要把所有汉人集中起来,向大家宣布一系列的朝廷优待。”
几名老者都忍不住流下了眼泪,“我们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等到了这一天,不再是突厥人的奴隶了。”
李靖把几名老者送走,就在这时,尉迟恭来报,“启禀大帅,热海那边也发现一支隋军。”
李靖一怔,这里怎么会有隋军,但一转念他便立刻反应过来,一定是秦琼的军队。
来的确实是秦琼的军队,他得知道高昌国发生战争的消息,便知道隋军开始进攻北庭了,立刻率领一万军集结在凌山。
准备配合北庭隋军攻打碎叶,不料他来晚了一步,战争已经结束了。
两天后,秦琼率领大军抵达碎叶,李靖亲自到十里外迎接。
李靖是兵部尚书,中书门下行走,秦琼不敢怠慢,躬身施礼,“卑职秦琼,参见李尚书!”
“秦总管不必客气,没想到能在碎叶见到秦总管,份外亲切啊!”
秦琼也笑道:“他乡遇故知嘛!”
“说得对!”
两人骑马前往碎叶城,秦琼道:“卑职已经听说西突厥王庭西迁的消息,可惜这次没有能将其灭亡。”
李靖也颇为遗憾,摇摇头苦笑道:“对方早有准备,前面军队一败,牧民大车就出发了,两天内就走得干干净净,连根羊毛都没留下,好在他们没把汉人带走,也算是留下一点东西。”
秦琼笑道:“这就是突厥人的精明之处,他们知道带走汉人,我们必然千里追击,他们索性留下汉人,就没有了追击之忧。”
李靖点点头,“将军说得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