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1919节

  “所谓生产总值,简单来说,

  就是都司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单位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也可以粗浅地认为,都司在最近一年中产出物件的银钱价格,

  以及一众从事青楼、酒楼、茶肆等小店收获的钱财。

  当然,具体如何测算还要细分很多,在这里暂时不多赘述,

  稍后会有文书发放,尔等尝试着理解。

  在这里,本官举一个通俗易懂的例子,

  就拿大宁的农业、牧业来说,

  生产总值就是要统计,这一年里农田里收获了多少石粮食,

  牧场里养了多少头牛羊马匹,这些粮食和牲畜的价值是多少。”

  众人听到这个例子,有些聪明的学子已经开始点头,有些懂了。

  一名学子皱着眉头,小心翼翼地问道:

  “大人,如此统计繁琐异常,该如何计算呢?”

  解缙点了点头,说道:

  “计算生产总值,主要有两种方法,

  一是生产法,二是收入法。

  先说生产法,它是从生产过程中创造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入手,

  剔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货物和服务价值,得到增加值的一种方法。

  举个例子,一个农户要种甘薯,

  他购买了甘薯的种子、肥料等中间产品,花费了一定钱财,

  小麦收获后,卖出的价格减去这些成本钱财,

  就是他在种植小麦这个生产过程中的增加值。

  我们将大宁所有农户、牧场、工坊、商行、卫所等生产单位的增加值相加,

  就得到了从生产法角度计算的生产总值。”

  学子们听得似懂非懂,纷纷低头沉思。

  解缙也不着急,耐心地等待着。

  过了一会儿,夏元吉抬起头来发问:

  “解大人,收入法又是如何计算的呢?”

  解缙眼中露出一丝赞许,说道:

  “问得好,收入法是对生产过程形成收入,对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成果进行计算。

  都司的生产总值,等于各生产单位的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这四项之和。

  还是以那个农户为例,

  他种植小麦获得的收入,

  一部分用于支付给帮他劳作的雇工工钱,这就是劳动者报酬,

  一部分要缴纳给朝廷赋税,这是生产税净额,

  他使用的农具会有损耗,这部分损耗的价值就是固定资产折旧,

  而他卖出小麦后剩下的利润,就是营业盈余。

  将这四项相加,就是这个农户通过种植小麦为都司生产总值做出的贡献。

  我们将所有生产单位都这样计算,

  再汇总起来,就是从收入法角度计算的生产总值。

  理论上,用生产法和收入法计算出来的生产总值应该是相等的,

  但实际上必然会有出入,所以两者要综合运用,

  特定的行当用特定的计算方法,从而得出更准确的统计,

  而通过这种统计,就能看出都司兴衰,

  甚至更加细分,可以看到前后两年都司强在哪个行业,又有哪个行当衰弱,从而进行有力帮扶。”

  学子们听了,纷纷露出恍然大悟,

  旋即又有一些激动,思绪不停纷飞。

  若是将这个范围扩大,扩大到整个大明!

  那么就能轻易地比较出国朝兴衰。

  以往,这种兴衰往往只体现在赋税,以及各地灾情上,

  赋税收得好,灾情少就是和顺之年,

  若是连年赋税收不上来,灾情又多,

  那就到了天怒人怨,王朝更替的时候。

  这种法子往往只能看到结果,而看不到过程,

  若是有一个具体账目能够体现这等兴衰,

  那他们必然会被朝廷重用!

  而就在一众学子激动之时,对账目有所了解的夏元吉皱起眉头,

  这与他做工商行的统计大差不差,

  商行统计的是剩余银钱,一年算总账,从而看今年的生意如何。

  仅仅是办这件事,就要耗费大半精力,

  几个账房先生要忙活很久,

  如今要在一个都司内做这等测算.

  这让夏元吉觉得,恐怕有些困难,

  仅仅是关乎算学的测算,就能要了在场众人的小命。

  想到这,夏元吉深吸了一口气,沙哑着开口:

  “大人,学生在账房做过先生,

  知道测算理账之难,如今只凭我们这些人?

  似乎”

  他没有再说下去,但众人都懂他的意思。

  解缙点了点头:

  “都司人才紧缺是长久以来的麻烦,

  但事情并不能因为人手不足就不去做,

  既然来了,就要克服困难。

  另外,后续都司会从一些地方调来年轻人,施行以老带新。”

  “还有一件事,虽然你们都是从京城而来的学子,

  但人活在世总要吃喝拉撒,消遣也是必不可少,

  所以从今日起,都司会给你们开俸禄,

  与经历司其他测算人员一般,

  月俸八钱,包吃包住,加班钱另算。”

  一众学子面面相觑,总算是听到了一个好消息。

  让他们诧异的是,月俸八钱的活,就算是在京城也是一个能养一家三口的好活了。

  没想到在关外,居然也有。

  “好了,接下来本官会教你们一些基本的记账方法和统计技巧,

  等风雪稍稍停一些,我等就即刻出发,

  从最前沿工地开始统计,

  这也能让你们更好地了解都司产业构成!”

  学子们听了,面露难色,

  但看到解缙严肃的神情,又不敢再提出异议,只能埋头苦干

  解缙站起身,走到识字板面前,目光坚定地说道:

  “如今是大明洪武二十三年年底,

  朝廷对北疆发展极为重视,大宁更是重中之重。

  你们能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是你们的机遇。

  本官希望你们能振作精神,全力以赴,莫要辜负了这来之不易的机会。”

  学子们听了,心中虽仍有疑虑,

  但既然来都来了,总要试一试,他们纷纷站起身,躬身行礼:

  “谨遵解大人教诲,我等定当全力以赴。”

  解缙满意地点了点头,拿起笔,

  开始在识字板上详细地讲解记账格式和统计要点。

  学子们纷纷围拢过来,认真聆听。

  窗外风雪依旧,屋中暖和异常,一股别样的情绪开始弥漫。

  三日后,都司衙门,

  陆云逸接到了工地最前沿的文书,

  上面有工程进度以及一直被风雪耽搁的八百里加急文书。

  两名信使一副狼狈模样,

  站在衙房中,显得惴惴不安。

  按照进度,他们应该在三日前就抵达都司才是,

  谁承想天降大雪,山海关外的道路积雪有半人高,

  战马走在里面还不如人走得快。

首节 上一节 1919/20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