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得过且过。”
“天下万事,就坏在这!”
潘敬铿锵有力地开口,心中郁闷到极点。
“大人,您先别消消气,事情再怎么坏也有了进展,
您还是趁热打铁,抓紧将此事告知都司一众大人,
否则迟则生变啊。”
许成对于都司一众大人一直有些不信任,
尤其是认为他们会不择手段地阻拦此事。
潘敬凝重地点了点头:
“你说得对,迟则生变,现在就召集一众大人,去会议堂开会!”
“是!”
两刻钟之后,都司与府衙的一众大人汇聚在会议堂。
原本有些阴冷的屋子,人一多就变得暖和起来,
四周火炉散发的温热让一众大人刚一进屋就脱下外衣。
他们分坐两旁,脸色凝重,
还有一些人面露疑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很快,潘敬就与许成急匆匆赶来,一众大人起身相迎,恭敬行礼。
“坐坐坐,都坐。”
潘敬一边挥手,一边走向上首,见左侧第一张座椅空空如也,
他眉头一下子紧皱,心中涌出一阵不满。
当他坐下后,潘敬扫视一圈,沉声道:
“周大人呢?”
“回禀大人,周大人正在衙房处置文书,说是马上就来.”
一名吏员恭敬开口。
潘敬脸色一下子变得难看,心中冷哼一声,默默坐下。
“既然周大人公务繁忙,那咱们就等着。”
此话一出,在场众人面面相觑,一副看好戏的模样。
后堂衙房内,周鹗脸色凝重地看着手中信件,
上面是京中对于辽东修路一事的处置,
要比正式的公文详细很多。
上面有件事让他心绪不宁,
因为要反对迁都,朝堂上一众大人纷纷赞成在辽东修路,
若他这个时候横生阻挠,
恐怕要与整个朝廷为敌,日后更没有进一步的机会。
可是若是让这条路顺利修了,
潘敬必然会在其中争权夺利,
到了那时候他手中权势大减,更进一步的可能同样不剩多少。
左右为难!
周鹗眉头紧皱,脸上皱纹深邃得如深沟。
这时,白文昭匆匆走了进来,面带焦急:
“大人,都司府衙一众大人都到齐了,就差您了。”
“知道了。”
周鹗脸色凝重,继续在屋中踱步,显然没有立刻去的意思。
这让白文昭更加着急。
“大人,一众大人已经等了一刻钟了,
您要是不去,这会恐怕要一直等在那。”
“他们愿意等,就让他们等着!”
周鹗满脸不耐烦,在心中思忖着对策。
十万两银子一到,恐怕就算是再怎么反对,也无能为力了。
一条路上利朝廷,下利百姓,对辽东最为有利,
此刻大头已经出了,
若辽东再不识抬举,很容易招惹民愤。
“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
周鹗也没有想到,在这等民生凋敝的时候,朝廷会准允辽东修如此道路。
白文昭站在一旁,见他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便小声道:
“大人,要不先将此事混过去?
反正朝廷的钱财要等到年后才来,还有时间。”
周鹗看了看时辰,若有所思,沉声道:
“开完会后,让户房的人过来见我,
另外让各部卫所将缺额的军械以及过冬用品都报上来。”
白文昭一愣,旋即点了点头:
“是!”
“走吧,去会议堂。”
周鹗拿过披风,走出衙房,脚步沉重万分。
第871章 道路曲折 军中哗变
会议堂内,周鹗的到来让所有人打起了精神,
不少昏昏欲睡的官员都坐直身体,古怪地看着他。
更让众人震惊的是,作为都指挥使的潘敬既没有发怒,也没有出言讥讽,
反而十分亲切地站起身来迎接,
态度和煦得像是下官,而不是上官。
见到这一幕,堂中不少人眉头微皱。
虽然对于这位新来的都指挥使不那么满意,
但周大人所做的,也未免太过分了。
周鹗坦然落座,
潘敬趁着坐下的功夫扫视一圈,
见到了诸位大人眼中的异样,十分满意。
在这个世上,大多数人还是同情弱者的!
潘敬挥了挥手,吏员将手中所拿文书分发给场中大人。
“诸位大人,还请看一看手中文书,对于修路一事,陛下与朝廷已经给了批复!”
“可以修建,而且给了前所未有的支持,一共会拨付现银十万两!”
此话一出,可谓是在整个会议堂内都炸开了锅。
原本还不以为意的大人们纷纷低头,
不可思议地打开文书,仔细阅览。
的确是十万两现银,会在年后送达辽东!
“嘶——”
一些在辽东久待的大人纷纷倒吸一口凉气,
十万两银子!
即便是辽阳城修建之时,朝廷都没有拨这么多钱,
只是弄来了不少民夫作为支持,减免一二赋税。
如今这修路.
一些大人若有所思,在心中思考这条路修建的必要性。
若是没有算错的话,修路的三十多万两银子,大头已经出来了,
朝廷拿一部分,北平行都司拿一部分,
而辽东都司,只需要拿很少的一部分,道路的全部银钱就够了。
但所有人同样清楚,修工程没有等钱全凑齐再开工的,
往往都是先开工,一边干一边筹钱,
有钱就快干,没钱就慢干。
像这等都司还未决定,钱财先到的情况,在辽东都司从未有过。
这也侧面印证了,朝廷以及陛下对于此事的重视,
既然如此不少人在心中打着退堂鼓。
与朝廷作对,他们是万万不敢的。
会议堂经过了心绪复杂的几息,潘敬十分满意地开口:
“诸位大人,文书想必你们也看了,
只要都司的钱财到位,修路功成,必然是板上钉钉。
就算是都司没有余钱也无妨,
等朝廷的钱财到位,可以先修着,一边修一边筹钱。
到时候让都司的一众商贾员外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