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外的武定侯郭英听到声音,连忙快步走进来,
一眼便看到了站在下首的高大身影,眼中满是疑惑,
这是谁?为何会在殿中?
这时,那道身影缓缓转过头,露出一张侧脸,似笑非笑地看着郭英。
武定侯郭英看清他的模样后,瞳孔骤然收缩,失声惊呼:
“你没死?”
“见过武定侯爷,下官这几年只是抱病在家,一直在静养。
近日大病初愈,便即刻进京面圣。”
“你”
武定侯郭英怔怔地看着他,又猛地看向朱元璋,见陛下仍在老神在在地静坐,忽然觉得浑身冰冷。
怪不得.怪不得锦衣卫从不设同知,也不多设指挥佥事,
原来陛下根本不担心锦衣卫后继无人!
前面没人,便从过去找。
正思索间,那道人影转回头,对着上首的朱元璋行草原五体投地之礼,沉声道:
“臣答儿麻失里赍,叩见陛下。”
直到此时,上首的朱元璋才扯出一丝轻笑:
“答儿麻,回锦衣卫任职吧,暂任指挥同知。
你的心腹杜萍萍,朕也叫回京城了,这次你们好好聚聚”
“陛下!”
答儿麻失里赍出声打断了他,沉声道:
“陛下,如今敌在暗,我在明。
若是臣此时露面,
不仅不便办事,还会被人刻意针对。”
朱元璋没有生气,反而问道:
“你想怎么做?”
“陛下,既然杜萍萍已到京城,以他的本事,自然能查出内鬼。
等他查出内鬼后,臣再与他暗中会面。
若是连他都查不出来,
那他便是不忠。”
答儿麻失里赍的声音铿锵有力,带着草原人特有的肃杀与狂傲。
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满意:
“怎么做,你自己定。
你曾担任过锦衣卫指挥使,知道该如何行事,
朕只有一个要求,
找出锦衣卫的内鬼,以及宫中与之勾连之人。”
答儿麻失里赍起身跪拜:
“臣定不负皇恩!”
“好”
朱元璋笑着点了点头,对他的答复十分满意。
一旁的郭英仍处于震惊之中,怔怔地看着答儿麻失里赍。
既然朝中的南人都不愿迁都,那就找北人来办事。
而这位答儿麻失里赍,曾是亲军都尉府的指挥使,那可是锦衣卫的前身!
自从锦衣卫设立后,他便淡出了朝堂。
洪武二十一年时,因为是北元人,他还曾以锦衣卫指挥的身份,
带人接收了故元国公老撒、知院捏怯来、副枢以剌哈、尚书答不歹的投降。
可在那之后,这人便莫名其妙地死了
他居然还活着!
郭英一时间竟有些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赵勉离开武英殿后,并未返回六部衙门,而是径直去了翰林院,寻找他的岳父,翰林学士刘三吾。
来到翰林院,一众翰林见到赵勉,纷纷上前行礼,眼中满是不加掩饰的羡慕。
这位赵大人在洪武十八年三月考中进士,位列二甲第七十一名,近进士只能算是优秀。
可就是因为有个好的岳父,短短四年便登上了尚书之位。
这般升官速度,当世罕见!
见赵勉走向内堂,众人更是纷纷投去目光,暗暗下定决心,
一定要在翰林院好好表现!
若是能入得了坦坦翁的法眼,他们也能一步登天!
内堂之中,赵勉看着坐在桌案后的岳父,躬身一拜:
“岳父大人。”
“嗯何事?”
刘三吾头也没抬,依旧看着手中的《大诰》,眉头紧锁。
“岳父大人,陛下今日召见了臣,要户部测算北方及直隶的赋税。”
“哦?你如何应对的?”
刘三吾的动作微微一顿,略带诧异地问道。
“我没有答应,想来陛下也该知道我的心思。”
刘三吾笑了起来,轻轻点了点头:
“陛下聪慧过人,怎会不知其中的猫腻。
如今的京城啊所有人都在装糊涂。”
“岳父,不如我们再加一把火?”
刘三吾的动作骤然停顿,过了许久后,眼中闪过一丝无奈: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既然陛下执迷不悟,那便加一把火吧。”
第941章 六元及第
翌日清晨,
应天的晨光还带着几分凉意。
皇城外,青石铺就的御道两侧已站满了人。
今日是极为特殊的日子,殿试!
皇城禁军身穿银白色甲胄,腰佩长刀,目光如炬地看着每一个往来者。
即便是参加殿试的考生,也需经过三次查验腰牌、核对名册,才许踏入宫门。
往日因宫禁紧张而弥漫的肃杀之气,今日被一层庄重取代。
连空气里都飘着淡淡的墨香与纸页气息。
考生们身着青色儒衫,背着小小的书箱,鱼贯而入。
多数人面带紧张,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摆。
唯有走在中间的一人,身姿挺拔,神色平静,与周遭的躁动格格不入。
许观!
从童生、秀才、举人,到会试的会元,他已连夺五元。
今日若能在殿试拔得头筹,便是有史以来头一个连中六元的奇才。
“那就是许观吧?
听说他一路考过来,就没输过!”
“去年会试,刘学士亲自判的卷,说他的策论有经世之才,非腐儒可比!”
“嘘!小声点,进了奉天殿,可别乱说话!”
细碎的议论声在考生中蔓延,目光纷纷落在许观身上。
他却似未闻未见,只稳步向前,目光掠过奉天殿的鸱吻飞檐。
琉璃瓦在晨光下泛着明黄光泽。
殿门前的铜狮威严矗立,让人心生敬畏。
辰时整,钟声自钟楼响起,浑厚的声响传遍皇城。
考生们连忙在丹陛下站定,躬身等候。
不多时,明黄的仪仗从殿后而来,
朱元璋身着衮龙袍,头戴翼善冠,在一众公侯大臣的簇拥下,缓步走上奉天殿月台。
他面色依旧带着几分沉郁,
但眼底的疲惫淡了些,
今日是殿试,关乎大明选材,容不得半分懈怠。
“陛下驾到!”
太监拉长了声音,殿内外瞬间鸦雀无声。
朱元璋走上龙椅,目光扫过阶下的考生,缓缓开口:
“今日殿试,不问诗赋,只论实务。
朕自开国以来,北境未宁,鞑靼、瓦剌窥伺,高丽时有异动。
尔等皆是天下英才,当为朕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