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第106节

  城外,汉军守夜的哨兵,同样有些发懵。

  等到聂宇被亲兵从睡梦中叫醒,通过望远镜看着城中的火光冲天,混乱四起,也是有些怀疑人生。

  没过多久,连城门都开了,不少清兵都在往外乱跑。

  好家伙,民心所向都不带这么离谱的了。

  聂宇摇了摇头,也没放过机会,拔刀大喊:“传令下去,全军攻城!”

  “大将军有令,全军攻城!全军攻城!”

  “杀啊!”

第166章 大事不妙

  翌日上午。

  汉阳城中火势已经被扑灭,本来火势应该没多大,但黄永盛这混不吝为了搞乱汉阳城,给自己家宅添了不少柴火油料。

  一不小心烧的太旺,就把周边民房给烧着了,入城后的汉兵与保火甲(古代消防队)匆忙灭火,前后花了几个时辰,才把火势给扑灭。

  黄家大宅几乎烧成一片废墟,反倒张、李两家因为反应速度太慢,虽然也是烧宅制造混乱,但火势控制及时,倒是保住了一些房子内院。

  因为城破的实在太突然,汉阳城内的大小官员全都没反应过来,府衙和县衙里的各种官府文书档案,还有府库、府学等重地,得以保存完好。

  期间,还有部分官吏试图浑水摸鱼,想要毁坏这些重要档案书册,但都被往昔同僚给制止,还反手绑起来当成了不大不小的功绩。

  汉阳知府张五纬的动作倒是很快,这家伙趁着汉兵大晚上入城,忙于安定秩序、到处灭火的空档,偷摸拿了根束腰带,就这么悬梁自尽了。

  等汉兵发现他时,这货已经翻白眼没了气息,死的还挺讲究,面北上吊。

  知府自尽了,同知、通判却是干脆利落就降了,跟着降的还有汉阳县令在内一众大小官员属史,没一个跟随自尽或是乔装跑路的。

  今时不同往日,汉军起兵已经超过了一年,就算还是清廷地方官僚士绅眼里的反贼,那也不是一般反贼,而是全据一省的大反贼了。

  什么杀尽王、桂阳义军、瑶人、苗人全被当成了汉军的部众,包括在京师的乾隆眼里,汉军和白莲教虽然还是“一体”的,但在统属问题上,已经隐隐有着汉军为主,白莲教则为汉军附属。

  因为汉军的战绩太过亮眼,白莲教糜烂湖北、四川,汉军“糜烂”湖南全境,已经让乾隆产生了警惕,甚至专门派了个总督、提督过来剿贼平叛。

  ……

  汉阳城破的消息,自然瞒不住江对岸的武昌。

  这两府离得实在太近,刚好都是沿江建城,中间的江面并不狭窄,但也没想象中的那么宽。

  两城隔江架设的岸防大炮,就足以对长江三岔口形成封锁,汉军的洞庭湖水师也不敢靠近,只能选在了南边靠近的码头登陆。

  黄鹤楼的选址同样也很好,最初就是东吴为了监视长江对岸,防备曹魏南下修建的江防建筑。哪怕后来几度重修,渐渐被文人墨客拿来陶冶情操,但其对江防的战略作用依旧不可忽视。

  陈望之前脚才刚接到张五纬派出来的信使求救,结果才到后半夜,他人都还没睡下,就又接到了黄鹤楼值守士卒急报,说什么江对岸的汉阳城有变。

  等他匆忙登上黄鹤楼,就见到江对岸,汉阳城早已经火光冲天,不是城里的那点小火苗,而是城南的汉军大营,无数火把聚成的移动火幕,如同潮水一般往汉阳城里涌入。

  完了!

  这是陈望之一瞬间的想法。

  一直到了白天。

  “藩台大人,小人已经划船远远看过,汉阳城头竖起来一杆大旗,旗号上书一个汉字,当是反贼的旗帜,这汉阳城恐怕……”

  “本官知道了,你先退下吧!”

  陈望之叹息一声,最坏的情况还是出现了。

  汉阳没了!

  没的如此突然,也让他毫无准备。

  陈望之想破了脑袋都想不明白,这偌大的汉阳城,里面好歹也有几千清兵驻扎。

  若是张五纬那厮能泉下心来,更是能募兵过万,纵使反贼火炮再怎么犀利,想要轰塌城墙,起码也得十天半个月吧!

  结果,一天就破城了!

  要不要来的这么快?

  汉阳城破的太快,既让汉阳没有反应的时间,同样也打乱了陈望之的部署,他之前跟张五纬说的并非诓骗假话。

  陈望之确实准备先等汉军攻打汉阳城,通过汉阳城来消磨汉军的锐气战力,等汉军疲弊、粮草告罄了,再伺机渡江突袭,打汉军一个出其不意。

  想法很烂,现实更烂!

  这货跟前面的惠龄样,两个人都是草包。惠龄是完全不懂打仗,陈望之是只知道看兵书套公式,压根没有想过汉军和清军的战力差距到底有多大。

  的确,双方兵力差不多,可汉军不说百战精兵,那也是打了一年多胜仗,攻城略地无数,还日日操练,有充足的粮饷供应,兵甲齐备。

  反观清军这边,全是新兵蛋子不说,吃饱饭还是在半个月前。

  张五纬实在没办法了,才强行力排众议,开仓放粮,又亲自监督发粮食发兵饷。

  如此待遇差距,不算武器兵甲在内,清军都不可能打的赢汉军,士气战力全方面被汉军吊打。

  再加上汉军的几十门大炮,威力也是超出了清军的想象,就汉阳的那点城防力量,没有内应配合献域,也挡不住汉军的攻势。

  只可惜,陈望之想不到这些,他只能埋怨已经上吊自尽了的张五纬,为何那么没用,才一天就被反贼破了城,他甚至都来不及出兵去救。

  埋怨过后,束手无策。

  若是汉阳还在,武昌、汉阳还能互为犄角,甚至依靠岸防大炮,阻拦反贼的水师渡江北上。

  可现在,汉阳没了,徒留一个武昌,岸防大炮威慑力大减,已经无法有效阻拦反贼的水师过江。

  大事不妙了!

  汉阳城破第三天。

  汉军的洞庭湖水师,堂而皇之逼近武昌城,清兵岸防炮手第一时间发觉,手忙脚乱装填炮弹火药。

  “轰轰轰!”

  一轮大炮齐射,两门岸防炮台哑火,因为清兵的炮手太慌,再加上操作生疏,导致了装填失误。

  另外几门发射出去的炮弹,同样也都够呛,不是火药装填不够,导致炮弹威力射程不足,就是目标方向偏到了姥姥家。

  几发炮弹无一例外,全部打歪沉江,溅起巨大水花。

  汉军水师速度不减,继续迫近武昌城江岸。

  汉军洞庭湖水师的战船,多来自于民船改装,肯定不可能新造大船。要想新造大船,木料问题就没法解决,不是汉军弄不到木料,而是造船用的木料都要提前阴干,不提前阴干的话,造出来的战船会迅速腐烂。

  因为汉军水师战船,基本都是民船改装的,所以能装载的火炮选择不多。目前汉军陆师炮兵用到的威力最大,也是吨位最重的巨炮,就没法往战船上装载,一不小心巨大的后坐力就可能把船板压坏,只能装载稍微轻一些的红衣加农炮。

  每艘改装战船,能装载的火炮数量不一,但一般都超不过几门。实在是民船改装,本身结构就跟近代西方战舰有明显不同,能安装大炮的预留炮位确实太少了,剩下部分还要用来运兵运辎重。

  说的更形象一点,彼时的中国造船业,普遍还是偏向于巨大臃肿,也就是战船和商船并用,不像欧洲殖民者,已经开始倾向于制造更多、也更纯粹的战争舰船。

  这不是说中国造船业造不出来,而是纯粹中西方的需求不同,欧洲殖民者要对外殖民,常年在海上刀口舔血,压根不需要大船装更多货物,它们只需要装更多的火炮,再去抢劫别人大船的货物就够了。

  “轰轰轰!”

  洞庭湖水师开炮了,一下子就是几艘战船大炮齐射。

  虽然装不了巨炮,但只是红衣加农炮,威力和射程也超过了清军的岸防大炮。

  一轮齐射下去,清军岸防大炮的炮手都被吓了一跳。

  因为汉军炮手不习惯在船上开炮,所以炮弹跟清至一样,也都基本打空了。可即便是打空了,炮弹近在咫尺落下,给城头上的清兵炮手全都吓了一跳。

  反贼的大炮怎么能打的这么远?

  “轰轰轰!”

  又是一轮大炮齐射,不是炮弹装填好了,而是汉军水师换了另一侧炮位,几艘战船靠着对讲机通讯,几乎同时放炮。

  十几发炮弹打出去,这次总算有两发命中了。

  一发炮弹砸在了武昌城头,还在这段城墙上观望的清兵,压根来不及躲避,当场就被砸死好几个倒霉蛋。

  余下的清兵看着同伴惨状,纷纷四散逃跑。

  另一发炮弹就更厉害了,直接落到了武昌城墙上,瞬间砸死一个清兵后,接着便开始沿着人堆弹跳,每一下弹跳都能撞死一个或几个清兵。

  在连续撞死了七八个清兵,炮弹终于落地,靠着残余动能开始高速滚动。几个慌乱逃跑的清兵,直接就被滚断了小腿,倒在地上哀嚎。

  武昌城头,清军将官没有逃跑,反而拔刀怒吼:“快,给我反击!反击!”

  “反贼来的只是水师,用大炮轰烂他们的船,送这帮反贼去江里喂鱼。”

  “轰轰轰!”

  又是一轮炮击,还是汉军的战船在开炮。

  太欺负人了!

  汉军战船太多了,火炮数量上已经碾压了武昌城,关键打的还是固定靶。

  这几艘船打完一轮,换另外几艘顶上,如此循环不断的放炮。

  清兵炮手好不容易把炮弹装填,都来不及瞄准,就点火放炮。

  “轰轰轰!”

  不出意外,炮弹打空。

  岸防大炮轰江面战船,等于在打移动靶,难度本来就很高。

  再加上用的大炮还是滑膛炮,炮能打到哪里,纯看运气和炮手的个人经验。

  这些清兵炮手,全是清一色的新兵,能有毛的经验。

  至于靠运气,哪怕汉兵炮手打武昌城的固定靶,几十发炮弹打出去,也才命中几发,这堪忧的命中率,基本也不用去指望。

第167章 完了,都完了!

  汉军的洞庭湖水师,虽然番号上说是水师,但实际也就是个草台班子。

  上到战船,下到水兵,全都连正儿八经的水战都还没打过。

  唯一像水师的地方,大概就是所有汉军水兵,起码都会游泳,不是旱鸭子,也不会晕船。

  至于其他的,什么水仗怎么打,该如何协同作战,什么掌控制江权……那他们知道锤子。

  聂宇倒是从商城弄来几本记录《水战》的兵书,但这玩意又不是速成。汉军的水兵全是渔民、水匪和会游泳的民兵招募而来,到现在练兵都还不到半年,能几十艘战船一起跑不撞上,已经是水师将领“用兵如神”了。

  不过没关系,汉军水师是草台班子,清军这边则连长江水师都没有。现在还是嘉庆年间,距离长江水师的建立,起码还有八十来年。

  彼时的长江干道,对汉军水师而言,就是无人之境。

  武昌城头的岸防炮台,才跟汉军水师的舰炮对轰半个时辰,就已经全部哑火。

  汉军水师的火力太猛了,战船还在江面不停移动,清军的岸防大炮压根打不到,反而汉军的大炮时不时就能靠火力密度,命中一两发炮弹。

  这可是加农炮的火力,炮弹砸中了城墙,青石墙砖都扛不住。

  “嘭~”

  伴随一声巨响,清军一门正在填装火药的岸防大炮,因为火药堆积太多,炮膛清理不干净,居然引起了炸膛。

  大炮炸膛,巨大的威力,同步引起了周围堆积的火药桶子殉爆。

首节 上一节 106/1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