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是反贼手下的知府,那也是一地父母官了,作为商人的汪兴尧,腰杆也变更弯了。
没有再多叙旧,人都到了,该上菜了。
菜上的并不奢靡,也是陈家资财不是很宽裕,因为陈家已经决定与大将军联姻,算是绑上了造反的战车,成则开国元勋,皇帝外戚,失败了就是一家子整整齐齐。
些许身家浮财,自然不在话下,本来陈家都准备散尽家财,帮汉军去买盐了。
可现在不用了。
菜上齐,汪兴尧却很是拘谨,因为对面坐了个四品知府,反贼知府也是知府,这给他压力太大了。
汪兴尧出身徽商不假,徽商富可敌国,甚至一度压过晋商,独霸垄断了盐业。但这跟汪兴尧没啥关系,他只是家族的庶出旁支,要是出身嫡脉,那也不会到处跑商做掌柜,还要乔装冒险来反贼地盘推广销路。
一顿吃饭吃完,愣是吃的汪兴尧食不知味,酒也没喝尽兴。
草草用完酒宴,丫鬟端来饭后点心。
陈兴怀热情道:“汪掌柜,这点心传自大将军府,味道很是不错,且先尝尝看。”
刚要顺势说事的汪兴尧被噎了一下,还是伸手拿起一块点心,咬了一口便准备说好吃,来应付了事。
“嗯?”
汪兴尧一愣,连忙又咬了一口:“不对,这点心……”
陈兴怀笑了:“呵呵,汪掌柜,这点心来自大将军府,味道当是不错的。”
不错,何止不错啊!
汪兴尧几乎三口并做两口,就把点心整个塞进嘴里。又很贪心的拿起另外一块,放入口中咀嚼,越咀嚼越是心惊。
既有点心的美味,还有点心中那不可思议的咸香。
没错,就是咸香,不掺杂任何杂质苦涩的咸香!
众所周知,无论明清各朝,食盐提纯过滤技术的不过关,从煮盐法到晒盐法,本质只是提高了制盐效率,而食盐口感上的苦涩,始终无法解决。
粗盐叫粗盐,就是苦的不能吃,精盐叫精盐,也只是把苦味降低,依旧还是带着苦味。
就比如刚才的那一顿酒席,汪兴尧吃的菜里都有盐的苦味,这味道只能用别的香料去盖,吃惯了也就习惯了。
可习惯了,不代表就吃不出来,尤其现在汪兴尧用的饭后点心,居然没有一点点苦味,全是盐最初的咸香,配合点心的美味,口感比他用过的任何点心,都要好吃。
常年走南闯北,所养成的商人敏锐嗅觉,让汪兴尧瞬间明白了陈家的目的。
“这盐是哪里来的?”汪兴尧连吃四块点心,方才擦了擦嘴问道。
陈兴怀说道:“这点心来自大将军府,这盐自然也来自大将军府!”
说罢,什么废话也没有,直接拿出一个小盒子,盒子打开,里面是剔透如雪的精盐,已经用了快一半。
汪兴尧伸出手指,轻点一下,放入口中尝了一下。
咸的!
很纯粹的咸味,不带半点苦涩,比他吃过的所有精盐,都要味道更纯。
“呼!”
汪兴尧轻吐口气,说道:“陈家真是好手段,居然掌握了如此厉害的制盐手法,有此制盐之法,今后哪还有什么淮盐、粤盐、川盐……天下的盐商,都得给你们陈家让路了!”
陈兴怀摇头:“这不是陈家的手段,是大将军的手段,这盐也是大将军交给陈家。”
“啊?”
汪兴尧一愣,显然也没想到,仔细去看,陈兴怀的神色不似作伪,那就真是那反贼大将军弄出来的。
反贼居然掌握了如此厉害的制盐法?
几乎一瞬间,汪兴尧就想到了更多,反贼都有这制盐法了,哪还需要什么淮盐,直接自己制盐不就好了。
不对,反贼找到了陈家,又让陈家联络自己和背后商行,还把盐拿了出来,显然所图不小。
汪兴尧双眼微眯:“大将军想要什么?”
呵呵,跟商人打交道,就是方便,不用说的太多,人家自己的商业头脑,就能解决大部分问题。
陈兴怀笑道:“大将军准备把这新盐卖给汪掌柜背后商行,汪掌柜背后商行要吃不下,那就卖给整个徽商,你们可以一同贩卖此盐,我汉军出盐,你们徽商负责销路,卖到了银子,五五分账。”
汪兴尧挑了挑眉:“这是不是有些霸道了,我们徽商负责销路,还要负责关系的打点,最后却只是五五分账……”
陈兴怀面上依旧带笑:“汪掌柜,这可是全新的食盐,没有丝毫苦味,卖起来销路也只会比所有盐都要来的更快。哪怕你用这同等盐价,一个是带着苦味的,一个是没有一丝苦味,你觉得百姓、富户们会买谁的盐?”
“只要稍微运作一番,徽商就能再度垄断盐业,这盐业一旦垄断,那银子可就哗哗如流水啊!”
汪兴尧听到这里,不得不承认,他心动了,用新盐来制造垄断。
这个路子确实可行,甚至不用陈兴怀去提,汪兴尧自己就想到了多种办法,用这新盐打败淮盐、粤盐、川盐,最简单的办法大概就是进贡给乾隆了。
皇上也是人,也是要吃盐的,天天吃着带苦味的盐,再怎么吃惯了,苦还是苦的,只是没得选而已。
能有更好的盐,皇上也得迷恋上新盐。
之后再去贿赂地方官,同时承诺给他们也分一层利,免费提供新盐食用,那这新盐再度垄断,徽商重新回到大清首富榜,也只是时间问题。
汪兴尧心里渐渐打定主意,还是故作迟疑道:“可这五成利……”
陈兴怀笑容收敛:“汪掌柜,这新盐在我汉军手里,徽商也不是只有你们商行一家。”
汪兴尧听闻忙说道:“陈大人……陈知府有话好说,这新盐也不是不能谈,五成利就五成利。只是这新盐,我们商行想知道它背后全套的制盐方法。如果大将军愿意给出,我们商行愿意把前两年的全部利润让出,分毫不取!”
陈兴怀摇头:“不可能,新盐制法为绝密,就连本知府也不知道,汪掌柜就不要想了。”
汪兴尧有些失望,但也明白确实没那么简单,又说道:“那汉军必须承诺,今后这新盐只能卖给我们商行,便是我们商行一时吃不下,汉军也不能单方面联系其它商行,提供他们新盐渠道。”
陈兴怀说道:“这是自然,既然说好了由徽商垄断,那自然是独家卖给你们。不过这只在伪清治下有效,我汉军地盘的新盐,都是官营为主,你们就不要想着插手了。”
“这是自然。”汪兴尧说道。
这道理他都懂,自家地盘的盐,肯定得确保供应,不可能承包给任何商人,只能先官营来维稳。
说完了卖盐的正事,陈兴怀也放松下来,接着闲谈起了其它业务。
“除了新盐,大将军其实还有几样新鲜物件,还请汪掌柜能掌掌眼?”
“哦?还有好物?”
“……”
第122章 田政的bug
汪兴尧在荆州府待了半个多月,期间还被引荐着去见了一次聂杰人。
聂杰人专程拉着汪兴尧的手,笑着说道:“得君之所助,何愁不能驱逐胡虏、恢复中华?”
这套话术是儿子教他的,没别的用处,就是效仿三国里的刘备,用主公话术让臣子觉得很爽。
汪兴尧不是汉军的臣子?那没关系,拍个主公话术的马屁又不少块肉。
汪兴尧初闻也有些惶恐,因为这等同于是把他架在火上面烤,可惶恐过后,暗爽也是真的暗爽,甚至生出几分知遇之恩。
想不到,自己一个长年在外走南闯北,为家族跑商路的旁系掌柜,有天也能得到这么高的评价。
关键这评价大多数都是那些名臣将相、大才名儒才有资格,自己一个商人何等何能啊!
后续的事情就很简单了,汪兴尧这趟过来,主要就是来谈食盐生意,无非把淮盐换成了“汉盐”。
他也知道对面的汉军只是暂时没办法,能选的商路太少,再加上徽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所以才会给他们垄断特权。
汪兴尧必须抓住机会,为自己和家族的商行谋取最大利益。
嗯,自己的利益在前,家族商行的利益在后。
豪族大户又怎么样?
就算真的顶级豪族大户,那也不是铁板一块。
汪兴尧之前是没得选,生在这个吃人的时代,必须背靠庞大的家族才能生存,也必须得为家族卖力,才不会被放弃。
现在汉军来了,从贼需要考虑,可谋取私利,那就是人之常情了。
前后商议了一整天,中途留汪兴尧在将军府吃了个便饭,到了傍晚才算把事情谈妥。
跟陈兴怀答应差不多,“汉盐”可以给徽商垄断,但只在清廷地盘里有效。而无色透明玻璃器,不在垄断商品行列,徽商也不能阻挠汉军拓展销路。
作为回报,包括无色透明玻璃器在内,其它诸如香料、味精等奢侈品,汉军都会优先卖给徽商和为徽商供货。
味精是什么,汪兴尧没吃过,但汉军给的回复是,比不苦的“汉盐”还要美味,能够为食物提鲜的特制顶级香料,绝对的奢侈品,能化腐朽为神奇。
换作之前,汪兴尧肯定不信,但有了“汉盐”在前,无色透明玻璃杯在后,这味精似乎也不是不可能。
就算是假的,也不影响现在的“汉盐”生意。
在荆州待了半个多月,汪兴尧终于启程返回。
来的时候轻装简行,走的时候带了二十多人,全是汉军硬塞的商人伙计。
当然,这只是明面上的说法,实际上这些伙计全来自军队,都是操练过鸳鸯战阵,给把刀就能列阵打仗的合格战兵。
这些战兵都会跟着汪兴尧,去到徽商的地盘,在那里为汉军拓展商业销路,同时暗地里进行地下活动,打探和传递情报。
徽商这么大的班子,还是曾经的全国首富,哪怕现在不行了,也依旧势力庞大,不好好利用起来怎么能行?
“唉,这辫子是越看越难看,还不如全剃了。”
“哈哈,真要全剃了,老六你怕是回头一下船,就得被官差抓去砍了脑袋。”
“我也就说说,但这辫子确实是真难看啊!不如和尚们剃的光头敞亮。”
“咳咳!老刘,都别说了。汪掌柜,不好意思,我家老六也就是说着玩,到了徽州,还要您多关照啊!”
“哪里哪里。”
“……”
汪兴尧当然得照顾,这些人说是跟着来拓展销路,做生意的生意人,但除了领头那个,其他几乎都充斥一身行伍气,明显看着就不正常。
呵,不正常就不正常吧!
他就是来赚钱的,队伍里塞了这么些人而已,关他什么事?
不过,那老六说的也没错,以前都还没觉得,这趟来荆州只是住了半个月。不论丫鬟佣工,全都看到他头上辫子,就抿嘴偷笑。
这辫子……
……
却说岳州府这边。
聂宇刚刚回来没多久,长沙、衡州那边已经把分田释奴,都交给了新知府管理,同时还留了秘书阁、陆军司的官员,分别负责募兵扩军。
衡州府募兵一万人,长沙募兵一万五千人,同时建立全新的火器坊分坊,火器坊已经划属于陆军司下属部门。
“拜见大将军!”
民政衙执掌官刘骏、岳州知府李琛一道过来汇报工作。
此时还在大早上,聂宇正在吃早饭,见到人来了,夹着筷子说道:“都坐吧!吃了没有?没吃的话,我叫厨房再加两双碗筷?”
刘骏拱手道:“谢大将军,我和李知府已经先用过。”
“嗯,”聂宇点头,夹了一口咸菜,就着白粥喝了一口,“你们递上来关于田政的文书我已经看过,说说看你们准备怎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