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第127节

  苏泽没想到,这文章竟然犀利到了这个地步。

  其实这份文章的观点,苏泽也是觉得有道理的。

  文章的意思,就是四书五经都是圣人子弟编纂的,本来就是有错漏的,却被后人当做经学来研究。

  而圣人的话,也是根据当时的事情做的议论,就和因为病症开的药方,是针对时政的,也就是‘因病开方’。

  明明是因病开方,却被当做万世不易的箴言至论,岂不是可笑的?

  我大明疑似有些太先进了!

  紧接着,这篇文章开始攻击实学的训诂之学。

  也对,这文章连《四书五经》都骂了,那研究四书五经字眼的训诂学是什么?

  屎上雕花吗?

  苏泽放下报纸,高拱看向他。

第149章 大明土木大军

  高拱说道:

  “妖报已经上达陛下,陛下对此妖言惑众的妖报也十分的愤慨,下令五城巡城御史和锦衣卫缉拿,但是至今也没有什么线索。”

  对这个结果,苏泽也觉得不出所料。

  京师也是百万人口的大城市,鱼龙混杂,大明这点公务人员全部派出去,都见不到个雨点。

  这种私印报纸就和禁书一样,根本就抓不到人。

  高拱生气地说道:

  “这等狂言,必定是寓居在京师的那些山人妖人所出,去年我就进言陛下,将这些山人全部驱逐回原籍,也是李阁老反对这才作罢,如今他们刊印妖报,诋毁圣贤,实在可恶!”

  苏泽连忙说道:

  “师相息怒!”

  苏泽倒是理解高拱。

  高拱自己未必是忠诚的儒家信徒,但是儒家毕竟是官方意识形态,是全体读书人的最大公约数。

  其实这篇文章的观点苏泽还是颇为认同的,但是认同是认同,公开发表就是破坏社会共识了。

  作为内阁辅臣,无论高拱自己的学术观点是什么,这样的言论也是不能容忍的。

  “这绝对是那些狂狷的心学门徒,攻击我实学所作!”

  高拱这么想也是有道理的。

  好不容易实学有了些起色,就算是张四维的训诂学是小道,好歹也是走了一条新路。

  可这篇文章上来就抽了实学的脸,可以说是将实学这段时间的发展全部作废,高拱又怎么能不生气?

  这也是高拱急匆匆召见苏泽的原因。

  怎么办?

  难道用【事后画册】追查真凶?

  这有次数限制的道具,用在这种地方,会不会太浪费了?

  而且这种盗版私印,也是官方禁止不了的,思想上的事情怎么禁?

  就是抓了这个《新乐府报》的作者,后面再冒出来《乐府民报》《新新乐府报》怎么办?

  这种事情历朝历代都是难以禁绝的。

  况且苏泽兴办实学,就是为了促进思想界进步,这么搞不是本末倒置了吗?

  苏泽只能再劝,高拱逐渐平复下来,他说道:

  “训诂之学确实是小道,实学实学,难也就难在这个实上啊!”

  高拱一针见血的就说出了实学的困境。

  你理论再好,实学说得再先进,别人问你一句实在哪里?高拱也要哑口无言。

  高拱做的实学理论研究,可要怎么落在实处?

  实学就是一种方法论,可落实就要看每个人学习的情况了,又要怎么体现出来?

  这一点甚至比起心学还要玄,人家心学好歹有一个“致良知”的方法论,有一个“成圣贤”的目标。

  高拱为这篇文章大怒,恰恰也是因为实学自身缺乏一个立足点。

  苏泽科普推动的那些小发明,望远镜算是军事机密,铸币法也没办法宣传。

  那些格物致知的研究,也都和训诂学一样,是京师达官贵人自娱自乐的玩具。

  这不是又回到了心学的老路上去了?

  高拱将精力都放在实学上,甚至连京察都没有太过问,可被这样一篇文章给掘了根,他又怎么能不生气。

  自己能怎么办?再搞一些实学发明出来,帮着高拱壮声势?

  苏泽一时之间也拿不出办法,他只能承诺高拱会想想办法,高拱也只能让他去了。

  正如苏泽所说的,堂堂内阁,确实对这种小报没什么太好的办法。

  甚至越是朝廷禁报,这报纸发行得越好。

  宋代就有这种小报,也是屡禁不止,越禁越多。

  大明对基层的控制力还不如宋代呢,最多就是敲打一下明目张胆贩卖妖报的人。

  苏泽只能劝说高拱先不要动怒,等到五城巡城御史和锦衣卫调查出结果再说。

  苏泽从内阁出来的时候也有些苦笑。

  报纸就是自己搞的,如今跳出来反对实学的也是报纸。

  人不能只在自己需要的时候讲言论自由。

  苏泽一边想着办法,一边向史馆走去,正好遇到从宫中磋商角楼造价回去的工部尚书雷礼。

  雷礼看到苏泽,立刻对身边的官员说道:

  “逮住他!”

  一众工部官员一拥而上,这帮工部官员长期泡在工地上,一个个都是膀大腰圆脸颊黢黑,苏泽被这么一帮土木大军围住,一下子慌了神。

  这皇宫里也有黑社会?

  等看到工部尚书雷礼,苏泽连忙说道:

  “雷司空,您干嘛让人围我。”

  雷礼看到苏泽,装作气呼呼的说道:

  “我那右侍郎王之桓,是被你忽悠去修运河的吧?”

  “啊?”

  “别狡辩!修造新运河是刊登在《乐府新报》上的,别说你和这件事无关!”

  雷礼继续说道:“新任侍郎潘季驯还没到任,现在我工部有事,苏翰林是不是理应帮帮我?”

  苏泽看着身边一帮土木“大军”,只能说道:

  “好说好说,雷司空,我们先移步史馆。”

  雷礼一挥袖子喊道:

  “走!”

  一帮工部官员围着苏泽,浩浩荡荡来到史馆。

  罗万化等人也被工部官员们的气势吓到了,苏泽让他们奉茶后,他们连忙退出公房。

  上首坐着精瘦矮小的工部尚书雷礼,一群五大三粗的工部汉子围着苏泽这个白面翰林,这场面怎么看怎么怪异。

  苏泽无奈的看向雷礼问道:

  “雷司空,可以说说您到底遇到什么难处了吗?”

  雷礼冷哼一声,将营造角楼的事情说了一遍,然后看向苏泽说道:

  “苏翰林,你可有什么法子?”

  苏泽连连苦笑,自己又不懂建造,能有什么办法?

  再说了,这是宫造局和工部的矛盾,也不是苏泽能调解的。

  但是雷礼气势汹汹,苏泽也没想到,上次阁部会议那个和蔼的小老头,竟然有这样的威势。

  只能说隆庆朝的阁部大臣各个都是狠人,没本事根本混不下去。

  雷礼端起茶,大有你不给我解决办法我就不走的架势,苏泽突然灵机一动。

  苏泽对着雷礼说道:

  “雷司空,工部和宫造局争的,就是重建角楼所需要的费用是吧?”

  雷礼点头说道:

  “就是这个,宫造局谄媚上意,压低我们工部报的预算,如果按照他们的算法,这角楼根本重建不起来。”

  “宫造局拿的估算,是成化年间重修角楼所费,这都过去多少年了?物料人工涨了多少?他们怎么不拿永乐年间营造紫禁城的造价来算?”

  “若是等开工后再扯皮,延误了工期,还是要我们工部担责。”

  雷礼看向苏泽问道:

  “苏翰林可有办法,说服宫造局?”

  苏泽连忙摇头说道:

  “雷司空说笑了,苏某又不是司礼监的官儿,怎么说服宫造局。”

  “那有什么办法?”

  苏泽神秘一笑说道:

  “我记得当年重修三大殿,工部也为了预算和宫造局争论不休。”

  “每次涉及到皇宫修葺,总是要争论上很久。”

  雷礼点点头,这件事他最有发言权了,嘉靖年间重建三大殿,他就是工程的总负责人,那时候为了预算,雷礼从内廷忙到外廷,和宫造局、内阁、工部户部等等部门没少扯皮。

  外廷总觉得预算高了,你们工部是不是中饱私囊。

  内廷又觉得预算少了,工程进度才这么慢。

  雷礼居中调停,来回穿梭,又使尽毕生所学,才将三大殿重建完毕。

  “在苏某看来,是因为我朝缺乏法式。”

  这时候,在场的工部官员中,有一人忍不住发问:

  “苏翰林,什么是法式?”

首节 上一节 127/2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