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礼勃然大怒道:
“让你们平日里读书,现在外面丢人现眼!傅顺,回去给我罚抄《工部造样》三遍!”
苏泽在翰林院见过《工部造样》,这是一本建筑学入门书籍,非常的厚,抄写三遍怕是要把毛笔都写秃了。
苏泽忍不住回头看,这名叫傅顺的工部官员五大三粗,如今却像是鹌鹑一样缩着头,看来雷礼在工部很有威望。
雷礼又像是后世查房的教授主任一样,又点了一人问道:
“万敬,你解释一下什么叫法式,答不上来就和傅顺一样回去罚抄!”
另一个五大三粗的工部官员立刻说道:
“回大司空,管子曰:‘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法式一词用在营造中,就是建造的规范样式。”
“法也有朝廷法度的意思,宋代有《营造法式》一书,专司各式营造的规制和造算工料,用此法核算就可以确定营造所耗,精核成本,减少虚耗。”
刚刚那个被罚抄的官员傅顺立刻说道:
“既然有此法,为何我朝不用啊?也用法式来定预算,那宫造司就不能无理取闹了!”
一部分工部官员也连连点头,显然他们被角楼预算问题给搞疯了。
没想到雷礼更气了,他吹胡子瞪眼的说道:“平日让你们读书你们不读!现在丢人现眼来了!谁不知道《营造法式》已经失传了!”
傅顺神色一暗,但是他想到苏泽一向神奇,连忙说道:
“是不是苏翰林家中有失传的《营造法式》?”
雷礼都快要气急攻心了,刚刚回答出问题的工部官员万敬说道:
“傅兄,《营造法式》的书没有失传,宫中就有,工部也有宋代善本存档。”
“那用啊!”
万敬也觉得心累,他说道:
“书没有失传,但是书中的技法失传了。”
傅顺疑惑的问道:
“这也能失传的?”
万敬沉默了一下说道:
“这匠造之术,都在于口传心授,古来成书很少,《营造法式》成书于宋代,书上很多东西都看不懂了,更别说算明白了。”
苏泽看了一眼万敬,能被雷礼点了发言,这个万敬应该是个有能力的工部官员。
万敬说得没错,《营造法式》在明代已经失传了。
这种失传,不是书籍没了,而是书上记录的术语,后人已经看不懂了。
正如万敬所说的那样,《营造法式》是一本记录了建造技术的工具书,但更是一本宋代官方造价手册。
这本书的作者李诫,就是宋代将作监的官员,他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让将作监的工程有一个标准。
《营造法式》将各种工程分门别类,在根据工程量的大小,测算工程需要的材料和人工成本。
依靠《营造法式》的方法,任何一个工程都可以逆向会推造价,就能大大减少虚报造价或者工程造假的情况。
所以这本书在中国建筑史的地位是十分重要,是非常有用的工具书。
只可惜经过宋元的战乱,很多工匠技艺失传,等到了明初的时候,就已经看不懂《营造法式》了。
所以明清的古建筑,和唐宋古建筑的风格其实有不小的差异,甚至有些程度上,明清的建筑水平还退步了。
唐代长安的皇宫,只用了十个月的时间建成,速度是朱棣时期营造的紫禁城的三倍。
而到了嘉靖时期就更拉胯了,宫灾烧了三大殿,重修三大殿足足花了五年时间!
再比如武则天时代建造的明堂,史书记载宽和深都有九十米,占地面积四倍于紫禁城三大殿。
明堂更是高接近80米,这样的一座木质结构的巨构,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就建成了。
唐宋可以说是在木质建筑上的鼎盛时代,这也是雷礼钻研古书时候,经常感慨的事情。
雷礼一双眼睛死死盯着苏泽,问道:
“你看得懂《营造法式》?”
苏泽摇头说道:
“当然看不懂。”
雷礼有些泄气的说道:
“苏翰林你说的轻巧,这法式是多么难的事情啊,老夫从事营造这么多年,也不敢说自己能弄出一本法式出来。”
雷礼再次失望,他其实找上苏泽,也是因为和宫造局吵架上头了,见到苏泽后,又想起他素来有智计,当官以后解决了很多的问题。
但自己还是想多了。
苏泽又不是万能的,他从没有在工部任职,也不懂营造之法,自己真是病急乱投医。
就在雷礼起身准备离开的时候,苏泽突然说道:
“但是我倒是有一个办法。”
众人的目光都落在了苏泽身上。
雷礼更是一步上前,死死的盯着苏泽。
只听到苏泽说道:
“可以求诸于实学!”
第150章 破译《营造法式》
在场众人都愣住了,实学?
雷礼也研究过高拱鼓捣的实学,最近在京师流行的训诂学他也接触过,但是这东西能解决实际问题吗?
你苏泽是不是读书读傻了?
苏泽微微一笑说道:
“雷尚书,师相推崇的实学,就在于落在实处,根据事实进行具体研究。”
“《营造法式》是已经失传,但是失传的不是文本,而是文本的释义。”
“那实学正好是可以研究的,何不从实学入手,重刊《营造法式》?”
工部的官员们面面相觑,雷礼则笑道:
“你这话说得轻巧,难不成老夫要去掘开宋人工匠的墓穴,问问死者书中的这些词是什么意思?”
“还是说用训诂术,就能解释《营造法式》中的字词?这又不是圣人之言!”
苏泽轻轻一笑说道:
“唐宋的工匠已经作古,但是唐宋时期的建筑还在啊。”
雷礼愣了一下,苏泽继续说道:
“若是以《营造法式》为图例,寻访唐宋的古建筑,再从古建筑上的规尺反推,不就能看得懂《营造法式》了?”
雷礼大步上前,不顾礼数的抓住苏泽问道:
“当真可行?”
苏泽说道:
“《营造法式》卷四,大木作制度一,‘总铺作次序,凡铺作逐跳上安拱,谓之计心;若逐跳上不安拱,而再出跳或出昂者,谓之偷心’。”
雷礼年轻的时候,就读过《营造法式》,将这本书当做至宝。
但是后来雷礼花费了精力,也没能破解这本书,但是也记得苏泽背诵的这段话。
这段话讲述的是宋代使用的两种斗拱,名为“计心拱”和“偷心拱”,但是这段没有图例,仅仅靠文字根本不知道如何建造这样的斗拱。
苏泽说道:
“五台山有一座佛光寺,是唐代古建。佛光寺上有多处斗拱,雷尚书可以派人验证,是否和计心偷心有关。”
雷礼激动地颤抖起来,他看着苏泽问道:
“还有呢?”
雷礼精瘦矮小,但是手劲很大,苏泽为了尽快挣脱,连忙说道:
“山西应县有一座木塔,可与武周明堂比高。”
雷礼的眼睛更亮了,他继续抓着苏泽问道:“还有呢!”
苏泽只能继续说道:
“北直隶蓟县有一座独乐寺,是唐代安禄山起兵的地方,史书上有载,这座寺院在辽代重修,是用的宋人工匠技法。”
雷礼恨不得将苏泽吞下,苏泽连忙说道:
“大司空,没有了!”
雷礼盯着苏泽,这才将苏泽放开。
此时他的已经完全被沉浸在苏泽的蓝图中。
以古建筑为实例,重新破译《营造法式》,给大明也弄出一部“法式”来!
雷礼本来觉得自己已经没有追求了。
他主持重修过三大殿,得到过先皇的嘉奖。
官职是工部尚书,已经升无可升。
雷礼可以说是已经走到了工部官员一生的顶点了。
原本以为自己已经无所求,但是今天被苏泽这几句话一说,雷礼内心翻腾起来。
如果真的能按照苏泽说的那样,从古建筑中以实学为手段,重新破译《营造法式》,那这可是能青史留名的功劳!
就像是所有工部官员,都知道编写《营造法式》的宋代官员李诫一样,日后提到大明的工部官员,谁又能不记起雷礼?
雷礼盯着苏泽,接着说道:
“如果真的可行,老夫一定会为你表功!”
说完这些,雷礼直接带着工部官员们,离开了史馆。
等到雷礼离开,罗万化等人才匆忙进来,罗万化担忧的问道:
“苏兄,你说的能行吗?”
苏泽微微点头,摸了摸被雷礼捏疼的肩膀。
当然能行!
在苏泽穿越前,《营造法式》已经基本上被破译了。
破译这本书的,就是建筑大师梁思成。
梁思成从父亲梁启超得到《营造法式》后,就一直想要破译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