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郎 第96节

  那里早扎好了两座结实的木架,酒坛子一摆上去,就变成了两座蔚为壮观的酒山!

  族人们无不挂心今天的结果,但他们很自觉不会进去会场,只杵着扁担在外头虎视眈眈保护那两座‘酒山’。

  苏氏三老也随族人联袂而至。

  苏大祥、苏大吉把苏大成夹在中间,笑呵呵地走进会场。

  老头子是被老族长和大掌作拉来的,都到门口了,还一脸的不情愿,嘟囔道:“我来添什么乱,又帮不上什么忙。”

  “人家马千户特意邀请你,你不来合适吗?”苏大吉紧攥着老爷子的胳膊,生怕他跑掉一般。

  “这可是你儿孙张罗的盛会,你不亲眼看看,不觉得遗憾吗?”老族长也抓着他另一只胳膊。

  这倔老头自从被解职后,还是头一回离开二郎滩呢。不这么抓着他,他真有可能调头跑回去……

  “唉……”老爷子长叹一声道:“看是当然想看了,但是也不想让人看见老子。”

  “那是为啥?你又不是没出阁的大小姐,还害羞撒?”苏大吉调笑道。

  “唉,你明知故问。姓马的当年还跟老子争副千户,结果人家已经是千户了。还有当年老子那帮手下,也都一个个的成了人物。老子却沦为平头百姓,见他们干啥?让老子奉承他们呀?”老爷子没好气道。

  “哈哈,六哥想多了,如今别人羡慕你还来不及呢。”苏大吉却大笑着摇头。

  “是啊,二十以前靠父祖,六十以后看儿孙。”苏大祥也笑道:“你儿孙争气,比什么都强。”

  说罢,两人便将苏大成硬拉进去。

  ~~

  辰时中,各路宾客循着魔性的《二郎酒神曲》,陆续登门了。

  有一个算一个,全都被现场的盛况震撼到了!

  只见酒楼前,立起三丈高的青竹竿,悬一面巨大的红绸带斗酒旗,上书四个大字——二郎佳酿。

  底下还有四个小字——卢昭业题!

  一般人可能不知道卢昭业是谁,但这些走南闯北的商人们,哪个不知道卢知县的名讳?

  在书院先生们眼里,卢昭业不算什么。但对商人们来说,那可是决定他们生死的老父母啊!

  “没想到二郎酒这么有实力,居然还能请县太爷题名。”商人们仰望着那面酒旗,顿时感觉从前小觑了东道主。

  再看店门口,‘重阳赏菊’、‘二郎嘉集’的招牌两侧,各扎一彩棚,棚中酒坛堆积如山。坛身缠青竹篾,都贴着‘二郎佳酿’的红纸!

  几百上千坛组成的酒山,冲击力十足!令人顿感进入了酒的天地……

  道两旁除了那些捧着酒坛,吟唱酒神歌的汉子,还多了两排迎宾的少女。纤手捧着白瓷杯,笑语吟吟向宾客们敬迎客酒。

  客商们哪见过这架势?顿时生出被奉为上宾的强烈感觉,那叫一个受宠若惊,一时间手都不知道该往哪放。

  原本还打算来看个热闹的,这下也彻底不敢小觑二郎酒了!

  “看来高低得订两坛,不然对不起人家,这么热情的接待啊。”乍一来到这种高大上的环境,客商们连交头接耳都不敢太大声。

  他们自己都没察觉到,不知不觉中,已经被二郎酒先声夺人的气势震慑到了!

聊两句

  今天状态不太好,这四更有两章是存稿。存稿只剩两章了……不能再少了,不然不能保证稳定更新了。

  没写出来的原因有三,一个是看到了一个读者的留言,心里很不好受,但愿这位兄弟逢凶化吉,开开心心看和尚写到老。祝健康,祝好运……

  二是看到读者的留言,说节奏慢了。咋还没考秀才啊,这样得啥时候中进士?

  和尚素来认真对待大家的意见,所以反思了好久,反思这个问题,看看怎么提提速。

  考虑到晚上,我想清楚了,这个真抱歉了。可能是我的简介误导大家了——当时开书时必须写简介,我就两分钟搞了一个……所以可能让大家认为,这书以写正德风云为主。

  正德风云当然会写,但是,但是,这书的名字叫《状元郎》,所以描写主角如何成为状元郎,就是本书的‘书名主题’它概括了本书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情节走向。

  就像《官居一品》侧重点是主角如何官居一品的过程,《小阁老》是描写主角如何成为小阁老的过程。这本书的侧重点,当然也是在描写主角如何一路搏杀,成为状元了。(擦,你看结果都告诉你了,而且简介也告诉你,是哪一科的状元了,还有啥好着急的?)

  至于主角中了状元之后的情节,当然也很重要,而且篇幅肯定更长,但本书创作的首要任务,肯定还是描写中状元的过程。

  而且以我多年创作历史文的经验,读者似乎也更喜欢人物和家庭成长的过程,而非后期大开大合的争斗。

  所以我动笔之前,就决定用丰富的笔墨,来白描主角家庭和举业一点点崛起的过程。而非快速升级,然后无敌……

  也许不符合当下的潮流,但那又如何呢?我这本书本就没打算追逐潮流。

  因为这是一本写给支持我多年的老朋友的书,写给喜欢传统文化的读者的书,写给想从书中体会喜乐平和的读者的书。

  另,写《官居一品》时,我一直有个遗憾,就是水平不够,对主角的学业和文人生活,只能蜻蜓点水或拾人牙慧,所以不得不加快节奏,露怯。

  十六年后,和尚变秃了也变强了,还有更好的帮手了,感觉可以弥补这个遗憾,可以不回避这些内容,给大家更身临其境的代入感了,所以我才动了写这本书的念头。

  那当然,要把别人写不了的东西,浓墨重彩地呈现给大家了!

  而且我觉得我的节奏还可以啊,一百章主角就杀穿两张地图了,财务问题也解决了。再快的话,真就没有味道了……

  要知道,一个读书人,走过最漫长的路,就是从童生到秀才的路,清代有副对联:

  ‘县考难,府考难,院考尤难,四十八年才入泮;

  乡试易,会试易,殿试更易,二十五月已登瀛。’

  道尽了中秀才的困难。所以这段路,起码要占主角读书科举过程的三分之二。

  到了举人其实就成功了,后面只是量变不会质变。而且中了进士后,生存状态还会有个大滑坡。当然这是后话……

  说太多了。赶紧打住吧。总之思来想去,我决定还是稍稍提速,但不改变大的节奏吧。

  就像之前说的,这本书计划写两年,五百万字,现在看来这回成绩非常之好,完全可以支撑这个计划了。

  所以对一本五百万字的书来说,结局固然重要,但过程才是最重要的,一切精彩和风景都在路上,我惟愿这两年里的每一天,都能给大家带来开心和享受。

  最后,再求一下月票和订阅吧~~~你们的支持,才是和尚最大的动力!这话一点不虚!!!

第121章 自古套路得人心

  老板娘和苏有才满面笑容,一起在门口迎宾。

  客人出示请柬后,便有伙计领进厅中就坐。

  他们一进去,又被里头的装潢布置震撼了一下,无不束手束脚,收敛言行,唯恐配不上如此高雅的环境。

  八仙桌上摆着干鲜果品、四样茶点,就坐后,有少女奉上香茗,还有温热的白棉巾。

  “啧啧,感觉像进了大户人家。”客商们一边学着别人的样子擦手擦脸,一边感慨道:“之前老板老板娘来送酒的时候,可万没想到人家买卖做得这么大。”

  “是啊,这么大的家业还能事必亲躬,活该人家成功!”众人纷纷点头。

  这就是排场的作用了,会让人对你高看一眼……

  这时有人认出了坐在前排桌的苏大吉,笑着打招呼道:“哎,苏大掌作,你老怎么来了?”

  “这酒就是我们苏记出的呀!”苏大吉便自豪道:“只不过是由甜水记代售的。”

  众客商恍然道:“我说这酒怎么喝着这么熟悉,原来是你苏记的呀!”

  “还是能喝出点不一样来的,二郎酒入口柔,前段更好,但是后段比原先的略逊,算是各有千秋吧。”有人评价道。

  “季兄说得一点没错。”苏大吉点头道:“这酒是继承了当年何家兄弟的秘方,经过我们酒坊的老师傅改进,又用十年陈酿调配出来的。”

  “那就难怪了。”众人纷纷点头道:“表现得这么成熟,一看就是大酒坊的手笔。”

  苏记也是大几十年的老酒坊了,商人们还是很认可的。只是本地高档白酒市场太小,有更好的程记存在,差不多的价格就没人会买苏记。

  苏记非得降到中档白酒的价格才能有销量,但卖一瓶赔一瓶,谁也顶不住啊!

  “这酒不得卖个六七十文?”有人试探问道,这也是苏记之前的发货价。

  “还不晓得嘞,价格他们定。”苏大吉还卖起了关子,抱怨道:“个老板娘,蛮霸地很!”

  “大掌作不容易啊……”众人同情地看着苏大吉,都知道苏记难。

  生意难做,就容易被拿捏啊。

  ~~

  临近午时,客商到齐,门口响起一声高唱:

  “千户大人到!”

  众人赶紧起身相迎,便见一身富家翁打扮的马千户,在李百户等人的簇拥下,出现在大堂门口。

  “拜见千户大人。”

  “千户大人日安!”客商们忙不迭点头哈腰,献上问候。

  虽然他们大多数都是盐帮、茶马帮之类的行商,并不仰马千户的鼻息,但是见到地头蛇,还是得给足面子的。

  “好好。”马千户今天心情不错,外头的场面给他大大长了脸。他本以为也就是舞个狮子、扭个秧歌儿之类,没想到老板娘独树一帜,整得十分高端新潮上档次!

  可让镇上的人小刀拉屁股——开眼了。

  有了今天这场‘二郎嘉集’,从今往后,谁敢说他马千户是个没文化的丘八?

  所以他也乐得表明自己跟二郎酒的关系,笑着跟众人拱拱手道:“诸位都是马某的贵客,今日不必多礼,只管安坐。”

  “这么说千户是主家?”众客商恍然。其实从满大街的旗子,还有那日马千户让人给卢知县唱《酒神曲》,他们就猜到了。

  只是没想到马千户会大大方方承认。他点点头,笑道:“没错,本千户也是东道之一,不知诸位看在马某的面子上,能不能多订几坛?”

  “当然当然。”客商们赔笑点头,看来今天是非出点血不行了。

  跟众客商寒暄完毕,马千户来到苏大成面前,笑容愈加灿烂。“苏老哥!”

  老爷子一阵尴尬,刚要躬身行礼被他一把托住:“哈哈,老哥,不要折煞兄弟!”

  “你是官,我是民。”苏大成讪讪道:“礼不可废。”

  他儿子们还在人家手底下混饭吃,再不情愿也得敬着马千户。

  “咱兄弟管那一套?”马千户却亲热地揽住他的肩膀,大声对众人介绍道:“这是成化年,跟老子一起打都掌蛮的生死兄弟!”

  “老大哥还记得小弟吗?!”李百户赶紧激动道:“我是当年你手下的总旗李大头啊!”

  “老大人向来可好?!”其他百户、镇抚也纷纷向老爷子行晚辈礼,给足了他面子。

  “好好,诸位都好。”老爷子略显尴尬地回应众军官,心里却熨帖了一些。

  他一生极好面子,唯恐被人看轻……

  见礼后,马千户与苏大成把臂入座,满脸唏嘘道:“咱们十年没见了吧,哥哥可老了不少啊。”

  “千户倒是没什么变化。”苏大成苦笑道。这倒不是奉承,两人看上去差了十岁不止。

  “唉,也是老了。”马千户摇摇头,叹气道:“人越上年纪越念旧,时常想起哥哥呀,可让有金请了几回你都不来。”

  “老了,不想出门。”苏大成叹气道:“也没脸出门了。”

  “这话说的!”马千户却断然摇头,高声道:“我把话撂在这里,十年之内,苏家必成咱们千户所最显赫的一家!”

  “千户说笑了。”老爷子赶紧道:“咱们千户所最显赫的永远是马家,谁也赶不上!”

  人家马家可是世袭千户……虽然肯定要降等袭职,但起点也比其他人高多了。

  “你们家一定会超过我家的,不信咱们走着瞧吧。”马千户却笃定地摇摇头,有些苍凉地叹道:“世道变了,你们家的路子才是王道。”

首节 上一节 96/2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