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益民这几天没少琢磨这事,脱口道,“四块?”
“低了。”
“五块?”
金百万伸出巴掌比划,“七块!”
“啥?”朱益民惊得差点从炕上蹦起来,“真的假的?他亲口说的?”
“没问他,前些天陪我媳妇去京城办事,顺道逛了菜市场。你猜怎么着?市场里就有卖黄瓜的,打听才知道七块一斤。问哪进的货,说是从个姓李的老板手里收的。”
朱益民半晌没回过神,喃喃道,“娘咧,这得挣多少钱”
“咋的?眼红了?”金百万揶揄道。
“换别人我早嫉妒疯了,可老李家挣这钱,我不眼红。”
“就因为他家救过你?”
“不光是这个。”朱益民摆摆手,“前些天我想把大棚租出去,半年定价一千二,玉凤怕价高租不掉,非说要降二百,我没同意。我怕她谈价时被压价,就写了合同让她带着去。结果这傻娘们自降二百,直接给人要一千。
后来李哲见着我的合同,二话没说按一千二签了。就冲这不压价的做派,就是个实在人。”
金百万若有所思,“那我更得把钱押在他那儿了,等有了富余菜,准保头个想起我。”
二人又闲聊片刻,仍不见周玉凤回来。金百万瞅瞅天色,“时候不早了,先回啦,改天再过来。”
“成,明儿下午直接来拿钱。”
“好生养着,等利索了咱哥俩好好整两盅。”金百万撂下话,起身离去。
傍晚,朱家大门吱呀作响,周玉凤领着女儿朱雯踏进院子。
“娘,我饿了,啥时候吃饭?”朱雯嚷嚷着。这姑娘比李娜大一岁,家境殷实吃得也好,个头比李娜高出半头,身子骨更显壮实。
“吃吃吃,就知道吃。赶紧写作业去。”周玉凤最烦人催饭。
“媳妇儿,先不忙做饭,有事跟你说。”里屋传来朱益民的声音。
周玉凤掀帘进屋,倒了杯温水咕咚咕咚灌下,“又有啥幺蛾子?”
“正经事,金百万想跟咱家借点钱。”
“借钱?”周玉凤额头皱成山字,“他家买卖做那么大,找咱借钱干啥?”
“生意上周转不开,个把月就能还,家里还有多少现钱?不够你明早去信用社取些。”
“朱益民!”周玉凤啪地把杯子跺在桌上,“凭啥不跟我商量就答应?”
“这不正跟你商量吗?”
周玉凤声音拔高,“你这叫商量?分明是通知我取钱!建大棚那次也是,你啥时候把我当自家人了?”
“这叫什么话,金百万跟咱家啥交情?当年建大棚人家跑前跑后,我中毒晕倒也是他第一个发现。如今借千把块钱我能不帮?”
“要不是他撺掇你建啥鬼大棚,你能中毒?要我说他就是没安好心!这钱不借!想要钱自己取去。”周玉凤撂下一句话,气冲冲的走了。
朱益民懵在当场,半晌才冲外屋喊,“雯雯,你娘吃枪药了?”
朱雯探进脑袋,“爹你别动气,身子要紧。”
“我能不气吗?金家跟咱两代交情,早年咱家困难时没少帮衬,如今人家张了嘴,我咋说不去把你娘叫来,我好生跟她说。”
“叫回来也是吵.”
“不吵,爹保证好好说。”
“说了也没用”朱雯绞着手指支支吾吾,“娘娘手里没钱.”
“咋可能?咱家四千多存款都在她那”朱益民急得直咳嗽。
“爹!”朱雯忙上前给他拍背,“就是怕你着急才没说”
朱益民抓着女儿的胳膊,“雯雯你说清楚,钱去哪儿了?”
第77章 种蘑菇
等朱益民顺过气儿,朱雯才继续说,“姥爷家盖新房你知道不?”
“啥时候盖的?你娘没说啊!”他这些日子一心扑在大棚上,哪有心思管别人家的事儿?话刚出口突然反应过来,“她把钱给你姥爷家建新房了?”
“他们背着我说话,我也就听了一嘴。那天,姥爷问我娘还有没有钱,说等建完房装修还差点。”
“我娘说钱都借给他了,就留了二三百家用。姥爷说在想其他办法。还说新房给我娘留了间屋子,问她想睡床还是睡炕。”
朱益民涨红着脸,“雯雯,你知道这事儿为啥不早点告诉爹?”
“你一天病怏怏躺炕上,我敢跟你说吗?万一你把身子气坏了咋办?再说钱都借出去了,跟你说能咋的?把他家房子扒了?”
“我我.“朱益民感觉气血往上涌,想说几句狠话,却又生出种无能为力的感觉。这无力不仅是生理上的,更是心理上的。
看到朱益民脸憋得通红,朱雯眼眶一红,“爹呀,你可别生气了。先把身体养好吧!”
朱益民做了几个深呼吸,“雯雯,借钱的事当我不知道,我得好好想想,你娘跟咱不是一条心……”他心里很清楚,钱一旦送出去,想要回来就难了。
“那还用你说?我这些天也憋得难受。娘也是个没脑子的,她就不想想,就算姥爷给她留屋子,以后舅舅娶的新媳妇进门,人家乐意不?”
“好好好,咱爷俩一条心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爹,你先歇会儿吧。我去煮点挂面,给你窝个鸡蛋。把身子养好了,咱再想办法。”
“好闺女,做饭当心别烫着。”
朱益民直挺挺躺着,炕是热的,心是凉的。身上不停冒虚汗,突然打个激灵,“不成,我这样得生病,我要好好养着,我要是不行了,闺女以后可咋办?”
……
李家地头。
李哲和周青禾商量后,将种植平菇的地点选在无人居住的2号棚。
2号棚种的是西红柿和菠菜,菠菜即将成熟,马上就能采摘,正好给分批种植的蘑菇腾地。
第一批周青禾打算种植150个菌棒,堆起来占地三平米左右,四批平菇总共就占地十几平米。
此时,李家人都聚在一起,将周青禾围在中间。
老李说道,“青禾,这蘑菇咋弄,你来指挥?”
周青禾也不客气,直接开口,“第一步是制作菌棒,李叔,我让你买的材料都买齐了吗?”
“齐了,300斤的棉籽壳,60斤杨树木屑,20斤麦麸、4斤石灰。从镇上买的大油桶也清洗干净。还按照你要的尺寸买了木材,不过那接种箱咋做,俺就不明白了。”
“接种箱不急,先把菌棒做好,灭菌消毒后才能接种。”周青禾又对着李哲说,“把塑料袋裁剪成50厘米的长度。”
李哲还没回应,马来小边记笔记,边说,“俺都记下了。”
周青禾继续说,“那咱们就开干吧,李叔,你把棉籽壳、木屑放在一起搅拌,嫂子,你把石灰兑成水,加入棉籽壳中搅拌均匀。”
“闺女,麦麸要放进去搅拌不?”
“麸皮最后撒,收水就能装袋。。”
说话间,老李那边已经开始干了,这种活对干惯了农活的人没有难度,不大一会,就按照周青禾的要求弄好了。
周青禾蹲下身,抓起一把拌料捏了捏,“这个湿度刚好,可以装料了,装袋要分层压瓷实,但也不能太紧实,憋着菌丝长不开。我给你们示范一下。”
周青禾拿起一个塑料袋,将塑料袋下面用绳子捆绑,用铲子在塑料袋另一头装料,稍微压实,继续装料,装好后将塑料袋上方捆绑。
李酒缸笑道,“这也没什么难度吗?我也行。”说完,他也开始一起装袋。
周青禾起身拍拍手,看着李酒缸做了一遍,“做的不错,就这样弄。”而后她又冲着李哲说,“李老板,咱们去看看蒸锅吧,菌棒成不成功,杀菌才是关键。”
李哲点点头,这一点他深有体会,他上辈子也是这样拌料、装袋的,失败可能就是因为杀菌不彻底。
1号棚外的灶台上架着两口大铁锅,李志强提着水桶往铁锅里倒水,旁边还放着两个切割开的油桶,油桶侧下方焊接了一个铁管,可以虹吸补水防烧干。
周青禾瞅着油桶和大铁锅,说道,“诶呀,这铁锅和铁桶之间会有缝隙,保温性可能会差一些,得想办法弄弄。要不外面裹一层塑料布?”
李哲皱眉,“塑料布放顶上还成,放下面肯定烧化了。”
周青禾反问,“那你有啥主意?”
李哲还没说话,一旁的李志强搭话,“叔,用黄土、麦秸和泥巴糊住接缝成不?”
李哲笑笑,“有想法。”
“那俺去弄。”李志强放下水桶,去一旁和泥了。
菌棒制作了几十个后,李哲在铁锅架上篦子,将制作好的菌棒摆上去,再扣上铁桶,架上第二个篦子,再放一层菌棒,垒了四层,摆了三十多个菌棒。
李酒缸开始烧火煮水,铁锅和铁桶的接缝用掺了麦秸的黄泥涂抹,铁桶的顶部盖上棉被,外面再裹上一层塑料布,一个密封的杀菌蒸笼就做好了,虽然简陋,胜在成本低。
等这批蘑菇赚钱了,李哲会考虑长期种植平菇,到时再采买专业的杀菌消毒的设备。
人嘛,总得走一步看一步。
“咕噜咕噜……”水烧开,上汽了……
……
金百万家。
宽敞的大院里盖着八间红色砖瓦房,院子里铺着水泥地,院子南边停放着一辆东方红拖拉机,红漆在日头底下亮得晃眼。
北屋客厅,组合柜上的牡丹牌电视罩着钩花白纱,18寸屏幕里重播着《西游记》,正好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剧情。
八仙桌上摆着三菜,一盘大葱炒鸡蛋、油光光的蒸腊肠,炒得焦香的土豆,金百万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饭,好不惬意。
旁边坐着个三十来岁的妇人,烫着棕色卷发,身材丰满、右手戴着金镯子,正是金百万的媳妇韩月。
韩月夹了一筷子土豆子,“这猴子有啥好看的,可不如红楼梦有意思。”
金百万嘿嘿一笑,也不反驳,“红楼梦不是没演嘛,吃饭的时候看个热闹。”
“百万,下午有事不?”
“没有,咋的啦。”
“我瞅着李哲在地头倒腾东西,你要不要去转一圈?”
金百万摇头,“不去。”
“既然借了他2000块钱建大棚,他总得念着你的好。你常去他面前露露脸,等新菜下来了,没准儿能分给咱家卖。”
“媳妇儿,这你就不懂了——施恩莫图报。我要是天天往人家跟前晃悠,人家非但不感激,还得膈应我惦记。再说他家出菜量少,就算匀给咱些也不够油钱。跑远了不划算,跑近了不是抢李家生意么?
再等等吧。就算今年没机会合作,不是还有明年吗?”
“你倒是一套套的,我说不过你,随你便吧。”韩月忽然想起什么,“昨儿你咋跟朱益民说的?人家毕竟是两口子,别让人以为你在挑拨。”
“我压根没提那茬儿,只说要借钱。他应承了,让我过两天去拿钱估摸他媳妇干的事,他应该不知情。”
韩月哼道,“你说周玉凤贴补娘家多少钱?“
金百万叹道,“横竖是给了钱的,要不然他们村也不会传的有鼻子有眼。但愿玉凤脑子清醒,没把家底全填进去。”
第78章 菠菜上市
清早李哲起床后,先看了眼一号棚外的大锅,昨个猛火蒸了八小时,撤火后焖6小时利用余热杀菌,现在铁桶外皮已经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