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 第68节

  临近中午,李哲跟车返回苏州胡同,还没进门就喊:“哥,煤装好了吗?我们还要去一趟塑料厂,就不在这儿待了。”

  王建军打开门让道:“哲子,你先别急着走,振国叔来了。”

  李哲往里一瞅,见到二叔正坐在客厅逗小狗。

  “二叔,你咋来了?”

  见到侄子穿着一身呢子大衣,李振国愣了一下才说道:“我过来看看你们,你婶子知道这边人多,让我给你们带点票。”

  “二叔,您替我谢谢婶子。”李哲现在不缺票,但叔叔都递过来了,他也不好当面拒绝,想着回头再告诉叔叔。

  “你们既然有事我就不多待了,改天我再来。”李振国站起身作势要走。

  李哲叫住他:“二叔,您今天下午有事吗?”

  “没事啊,咋了?”

  “我今儿个是开着卡车来的,要不您跟我回家?我爹早就想您了。”

  李振国愣了一下,走到门口往外瞅,果然见到外面停着一辆解放卡车:“老二,这车是哪来的?”

  “我现在给全聚德送黄瓜,人家见我用拖拉机运黄瓜损耗高,就帮我调了一辆卡车用。”说话的功夫,王建军将一筐煤放进了车厢。

  李振国稀里糊涂地跟着坐进驾驶室,卡车一路出了京城地界,整个人感觉跟做梦似的。

  车过检查站,路边有两个人招手。车停下来,李哲跟他们打了招呼,两个人上了车厢。

  李振国瞅着这两人有些眼熟:“这俩人是咱村的?”

  “是村里的民兵。最近路上不太平,王支书派了民兵跟着咱们一起运货。”

  李振国疑惑道:“那他们咋不进京城?”

  “身上带着家伙,进不去。”李哲笑着回应了一句,“二叔,咱们得先去一趟市里,拉车货回家。”

  “行啊,我也好几年没去廊方市了,正好跟着转一圈。”

  车先到镇信用社取了钱,再开到廊方市塑料厂。李哲手里有充足的资金,直接拿了6000平米的塑料薄膜。

  见到侄子的大手笔,李振国被惊呆了。他知道侄子卖黄瓜赚钱,但没想到能把生意做这么大,自己才几个月没回来,怎么变化就这么大?

  距离村子越近,他的心情就越忐忑,越期待。

  ……

  大营村村北,李家地头。

  昨儿的雪下得并不是很大,盖上草帘子,下一层雪用耙子刮一层,大棚里生起炉子升温。

  一早,老李就组织人在工地上清除积雪,确保三台挖掘机继续开工。天气越来越冷,越往后拖越不好施工。

  吃过午饭休息了一会儿,老李就招呼人继续干活。趁着中午天暖和,多干点活儿;晚上天黑的早,也能早点下工。

  远处开来一辆卡车,老李往路边走。见卡车停稳,副驾驶室里下来一个男子,他露出惊喜的神色:“振国!你咋回来了?”

第108章 喂鱼

  李振国望着白晃晃的大棚,惊讶得说不出话,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大,还要壮观。

  “振国,咱去大棚里说话,那里面暖和。”老李和李振国兄弟俩感情很好。也就是李振国这几年去的京城,兄弟俩联系才少了,上次见面还是过年的时候。

  李振国回村对老李是意外之喜,拉着弟弟就往大棚里走,倒了一杯热茶水:“振国,弟妹和辉京咋没有回来?”

  “他俩一个上班,一个上学,等休假再带他们回来。”

  “现在咱家天天往京城送菜,以前是坐拖拉机,现在换成了卡车。坐驾驶室里也不冷,啥时候想回来方便得很!”

  “是啊,这回就方便多了。哥,你和嫂子都好吧?”

  “好着呢!”老李撸起袖子,“你瞅瞅,我最近都吃胖了!”

  其实不光是老李胖,李哲、李娜都胖了一圈,以前这两人瘦得皮包骨头,现在才算有了个人样。

  李振国望着大棚里绿油油的黄瓜藤,眼中满是好奇:“哥,黄瓜就是在大棚里长的?”

  “对,我带你转转。咱家现在有三个大棚,又租了一个大棚,路对面也在挖新的大棚地基。”

  “好家伙,这么冷了还施工,还能种菜?”

  “这一下雪温度确实降得厉害。老二原本租了20亩地,要是个暖冬,就赶工把20亩地都建成大棚。现在这样子估计是不行了。听老二的意思是先建10亩地,剩下的10亩等明年2月份天气回暖了再接着建。”

  李振国一脸懵,他对这些东西并不是很懂,但他知道李哲买了6000平米的塑料薄膜,光这些就花了2万多块钱。

  在老李的带领下,李振国参观了几个大棚,得知侄子现在给长城饭店、全聚德供菜,心中更是感到诧异。他在京城这些年虽没什么大本事,但也跟着长了不少见识,知道这些餐厅的分量。

  晚上的饭菜也很丰盛,王秀英炖了一锅牛肉炖土豆、黄瓜拌猪耳、土豆丝炒肉、一盘皮蛋豆腐、一盘花生米。屋里搬出了一箱汾酒,两张桌子拼在一起,大家围坐在一起吃吃喝喝、聊聊天。

  李振国很久没有跟老家的人聚在一起,这种感觉让他怀念又羡慕。自己在京城的日子虽说不错,但总觉得缺了几分随意,反倒不如在这里轻松自在。

  晚上李振国没有回家,而是留在了大棚。

  “老二,听你爹说,你还要再建10亩大棚?”

  “对。”李哲指着新搭的木架上的育苗盘,“这些菜苗都是要种到新大棚里的,提前育苗也能尽早收获。”

  “这些苗移栽过去会不会冻死?”

  “等新大棚建好之后,不会立刻移栽。通过烧煤和日照升温,要等到地温回升之后再移栽。二叔,明天早上卡车还要去京城运菜,您是跟着一块回,还是在家多待几天?”

  “看着家里这么大的变化,我是真没待够,想多待几天。”李振国有些感慨,又有些无奈,“我明天还得去上班,你婶子也不知道我回来了,待久了该着急了。”

  “那我也不留您了,反正现在车方便,您什么时候想回来都成!”

  第二天清早送走李振国,李哲又开始了忙碌的一天。

  先是去大棚里巡视蔬菜和菜苗,该施肥的施肥,该打药的打药,该浇水的浇水。

  吃完饭,又跟三位挖掘机师傅讨论了施工进度,争取尽快完成10个大棚地基挖掘。

  随后,他又指挥人在挖好的大棚地基坑里回填熟土、埋放水泥立柱,搭盖竹架……每个大棚的进度都不一样,都需要有人盯着。

  为了加快施工进度,李哲又招了不少临时工。这年头的农民都不富裕,进项少,李家给的工钱丰厚,哪怕天气冷,他们也愿意来上工。

  整个大营村因为李家的施工又热闹了起来。李家的大棚又成了众人议论的焦点,众人再迟钝也看得出来,李家的大棚赚钱了,而且是赚了大钱!

  ……

  船板胡同,周家。

  林巧梅坐在床上织毛衣,谭静雅坐在对面的椅子上嗑瓜子。

  林巧梅看着对方:“中午是不是没吃饭?要不要我给你做点?”

  “甭费那劲,我要想吃就自己做了。”

  林巧梅来了兴趣:“就你家老太太那性子,你不做饭她能同意?”

  “一早就出门了,我也乐得清闲。”谭静雅拍了拍手上的瓜子皮。

  “这老太太去哪儿了?你也不跟着点!”

  “就我家老太太那性子,想让我去早开口了,估计没打算带。”

  “嘿,你家老太太也是个能折腾的。”林巧梅嘀咕了一句,脸上露出担忧的神色,“他们走这么久,也没个消息,你说愁不愁人?”

  谭静雅说道:“以我对鸿宾的了解,估计快回来了,他在外面住不惯。”

  林巧梅又停下了织毛衣的动作:“你们家又不缺钱,季鸿宾干嘛非要折腾这个?我说句话你别不爱听,就你们家那口子真不是这块料!”

  “大姑姐前段时间打电话回来,说她拿到国外的身份了,能把老太太带出去,鸿宾也动了心思。”

  “嚯,这是要举家搬到国外啊!”林巧梅压低了声音,“那你是咋想的?”

  “哪有那么容易出去?老太太是直系亲属,能出去。鸿宾跟我且等呢,能不能排上还不一定。”

  “你家大姑姐也不是个简单的人。”林巧梅嘀咕了一句,见谭静雅不接茬,换了个话题,“有个事你帮我琢磨琢磨呗!”

  谭静雅喝了一口茶水:“说呗。”

  “现在京城私人餐馆越来越多,我们店的生意也越来越差。上个月就发了四十多块,这个月估计更少。我就琢磨给店里增加点业绩,我们也能多拿点钱。”

  谭静雅笑了:“你一个服务员还操起了经理的心!”

  林巧梅横道:“你以为我愿意,现在哪哪都要钱,我也想帮周永强分担一下,总不能真让他一个人操持这一大家子。”

  “周永强上辈子做了什么好事?娶了你这么个贴心的好媳妇儿。”谭静雅打趣了一句,“说吧,你有啥想法?”

  “你们前院的李家蔬菜产量越来越多。运输过程中的损耗也不少,有些是磕了碰了的,也有的长歪了的,那些大餐厅瞧不上,可我们小餐厅不在乎啊!。”林巧梅感慨道,

  “我就想低价购买有瑕疵的蔬菜,这些蔬菜并不影响吃,当天送来当天用,也不用担心坏掉。你觉得这主意怎么样?”

  谭静雅想了想:“这主意是不错,如果真能做成,对你们餐厅也是有好处的,关键是看李老板乐不乐意。我觉得,价格稍微低一些可以,太低了李老板未必同意。”

  林巧梅点点头:“我也是这样想的,李老板现在生意越做越大,也未必看得上这些小钱。”

  李家天天用卡车运菜,他们即便没有主动打听,也能看出一些端倪。

  谭静雅说道,“其实办法也不是没有,你们给不上价,可以想想其他办法嘛!”

  “啥办法?”

  “李老板他们几个都是光棍,整天忙生意也没人做饭。你们饭店离得又近,完全可以当个小食堂,菜钱一部分用现金支付,另一部分就用饭钱抵。李老板他们的吃饭问题解决了,你们的菜钱也能少支付一部分,大家都有得赚。”

  “果然是家学渊源,说到餐厅的生意经,还得是你。”林巧梅由衷感叹,“你就没想过开个餐厅?你要是开餐厅,我肯定跟你干!”

  谭静雅叹道:“之前我确实有这个想法,但鸿宾不同意,我也就没再提。”

  林巧梅安慰道:“估计是怕你太辛苦了吧,反正你家也不缺钱,倒腾国库券赚的钱不比你开饭馆容易?”

  咚咚咚——

  外面传来了敲门声。

  “谁呀?”

  “媳妇儿,是我!”

  “永强?永强回来了!”林巧梅声音中透着惊喜,直接从床上跳下来跑去开门。

  见到丈夫一脸疲惫地站在外面,林巧梅说不出来的心疼:“这几天累坏了吧?赶紧进来,吃饭了吗?我去给你做。”

  周永强看见谭静雅也在屋里,愣住了。

  谭静雅也站起身:“我们家鸿宾呢?是不是也回家了?”

  周永强低下头,结巴道:“回……回来了。”

  看到周永强的反应,谭静雅隐隐觉得有些不对:“怎么了?我们家鸿宾出什么事了吗?”

  周永强张了张嘴,却不知该如何回答。

  谭静雅也坐不住了:“巧梅,我先回了!”

  “行,那我就不送你了,有时间再过来坐。”林巧梅站在门口目送谭静雅离开。

  随即,林巧梅关上房门,低声问道:“永强,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周永强一屁股坐在椅子上,一脸颓废地说:“我们晚上住旅馆,季爷带的两万多块钱都被偷了。”

  林巧梅张大嘴巴,露出震惊的神色:“啊!咱家的1000是不是也被偷了?”

  “没有……”

首节 上一节 68/10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