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大国宗师 第836节

  这个速度,相比原来的2年8个月,简直是飞一般的提升。

  这可不只是从裂到聚的最短记录问题,而是这个时间的提前,会带来非常多的变化,有的事情,是真的过了那个村就没那个店,等到下一个窗口期又不知道是多少年。

  提前这么多,有的事情可就不好说咯,至少有了一种可能。

  当听见这枚聚变弹是直接用弹道导弹发射的时候,高振东更是高兴得无以复加。花旗虽然够不着,但是第二岛链还是覆盖住的。而且以战鼓三3500公里的射程,范围内还有不少重要目标。

  当然,现在脏三倒是不用考虑了,以他们的情况,裂开就是真的裂开,不只是用来描述一种心情那么轻松。

  大漠的先辈们,还真是给力啊,有阳光是真的会灿烂!

  他跳起来抓起电话,打向了三轧厂的厂长办公室。

  “师父,明天中午去我家吃饭啊,言之不预也怪想你和师娘的,哈哈哈。晓娥?晓娥那手艺差点儿意思,我请傻柱帮忙。”

  “大老王啊,对对对,你也听说了?没说的,明天中午去我家吃。嗯,就这事儿,挂了啊……”

  “连伟,啊对,别忙活了,休息休息,明天中午来我家……”

  高振东在这里兴高采烈,在大洋彼岸,有些人却是一身冷汗。

第1274章 政治家和政客(4k)

  这种公开宣布的消息,从我们宣布到传到花旗的怀特厅,并不需要太长的时间,花旗佬的电子侦听又不是吃干饭的,而且这种绝对会在国际广播电台中播放的消息,甚至都不需要电子侦听那么高级别的监听手段,直接派个人守着收音机就完事儿。

  如果是几十年后,魔幻之极的草台班子有可能连派个人守着收音机都不见得安排,但是这是冷战方兴的60年代,正是各方豪杰战斗力爆表的时候,自然不会有这种情况出现。

  甚至随着这个情报的到来,还有一张图,上面清晰的展示了理论上按照3500公里的射程,从我们的国土上出发所能覆盖的最大范围。

  战鼓三的射程是公开的,对于花旗佬来说并不难搞。

  这个情报以最快的速度从兰利中心直转怀特厅,对于花旗来说,一个曾经多次打疼自己的老对手拥有了聚变弹,这无疑是一个再紧急不过的消息。

  花旗统领在接到这个情报的时候,虽然面色难看,但是心里甚至有些欣慰:“嗯,兰利中心的小伙子们干得不错!这一次的情报非常及时。”

  他抬手看了看表,距离情报上注明的发布时间,到现在也不过半小时,兰利中心出息了啊。

  兰利中心的人听着这话,脸上有些抽搐,现在已经沦落到想要拿到东方的情报,要么是二手货,要么是人家主动昭告天下的程度,他有些把握不住统领的话是在夸奖还是在讽刺。

  统领欣慰归欣慰,但是脸色那是真难看。

  如果说按照他们实弹,不对,实战测试,2万吨左右的裂变弹杀伤范围还能说是相对有限的话,那根据实弹测试,300万吨的氢弹杀伤范围可就要大得多。

  直观来说就是,2万吨连大苹果城的一个区的1/10都没法覆盖,但是300万吨只需要几枚就能完成对大苹果城的覆盖。

  “东方人的速度简直惊人!”看着这个情报,他嘴里喃喃自语,然后抬起头来:“这个情报得到证实没有?”

  也许这是东方人在虚张声势,虽然这种可能性极小,但是他心里还是带着一丝希望问道。

  然而现实和希望背道而驰是常有的事:“证实了,我们在他们周边的监测装置监测到了来自他们方向的地震波,电子侦察单位也监测到了异常电磁波动,根据强度和时间分析,和他们公布的非常一致,没有别的可能。”

  飞机根本进不去,除了地震波和电磁波这种间接证据,他们暂时几乎没有任何办法获得相关佐证,哪怕是卫星刚好掠过上空,照片也要等卫星返回之后才能获取。

  不过对方除了没公布地点之外,时间和威力倒是都说得很清楚,而这个地点的大致范围还是能猜得到的,结合监测数据和公布信息,这件事情的真实性毋庸置疑。

  花旗统领颓然后靠在椅子上,他想起了自己还是副统领的时候,时任统领的那句话,“只要我还活着,他们就不可能造出聚变弹来”。

  这句话是他在“只要我还活着,他们就不可能造出裂变弹来”破产之后说的,没想到这次是真的一语成谶。

  也许他是真的用自己的生命阻挡了东方人的聚变武器问世?等到他一死,这件事情就再也压不住了?

  要说迷信这事儿,其实西方国家不但不遑多让,甚至随着时间的发展还犹有过之。

  看来不能口嗨胡说八道了,花旗统领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对自己的幕僚团道:“各位先生,你们怎么看这件事情。”

  “是个坏消息,统领先生,你看这里……”军事幕僚将手指向了地图上的一个点,这个点如果不是有意标注的话,在这张地图上几乎看不见任何东西,然而那里是他们在亚太第二岛链上最重要的战略资产。

  ——冠岛海军基地。

  “东方人这次不但彻底覆盖了东南亚、部分覆盖石油湾,而且也覆盖了我们第二岛链的重要支撑点,从理论上来说,现在受到威胁的,反而是这些地方,而且打击效率很高。”

  至于倭岛,早在我们有1700公里的战鼓二和裂变弹头的时候,就已经放弃考虑这件事,那个地方实在是太容易打击。

  至于打击效率,自然说的是裂变和聚变的区别,虽然3500公里和裂变弹早就公布了,但是还是没有这次的完成体聚变中程导弹来得震撼。

  就好像世界第二高峰常常不被人记住一样,威力第二的武器在潜意识中也会被人们认为效果有限。

  而现在是彻底的击碎了这最后一点幻想。

  “我们要不要……”花旗统领的脸色阴晴不定。

  “不要,他们太大了,统领先生。我必须指出一点,人们总是在夸大原子武器的威力,实际上,对于这种超巨型国家,我们现有的原子武库根本做不到彻底摧毁。而这会带来巨大的道德、政治压力,而在完成这种没有效果的打击之后,空虚的原子武库和道德劣势,会助长我们主要对手铤而走险、趁虚而入的可能。”

  超巨型国家这个概念,越是在几个大国越感受不到,实际上我们、花旗等接近1000万平方公里的都是超巨型国家,至于白熊就更不用说,这货拆了都还是,而且还是最大的那个。

  这种国家的一大特点就是很难一下捶死,如果是一个小国面对这种国家,哪怕是小国再发达,也会陷入一种怪圈,那就是不停的在赢,但是却是在不停的走向输。当然,前提是这个大国愿意坚持抵抗。

  而高卢人之所以S2投得那么快,除了S1死人死怕了之外,一个重要原因是S2起手的时候,汉斯就已经把他们首都以东的防线打穿,国土东北部分被彻底占领,而这一部分是高卢的精华,丢失这部分,高卢人几乎彻底丧失了对抗汉斯的资源条件。

  一个冷知识是,哪怕到了21世纪,高卢的中部地区那一条带状区域,人口密度其实都是比较低的。这就有点像他们的国旗,中间那条是白的。

  而面对超巨型国家,哪怕核弹都没那么好使,想要把一个超巨型国家彻底打瘫痪,几乎能轻易耗光花旗佬的核武库,这时候白熊的心思可就活泛起来了。而且,反过来也一样。

  不论哪一家,对我们只是讹诈而不动手,不是他们善,只是他们怕。

  听了幕僚的解释,花旗统领这才放下了心思,不再继续这个话题:“那我们有没有一种可能,将东方人也拉入我们和白熊的军控接触中?”

  实际上,包括花旗、白熊两家,在不受控制增长的原子武库这件事情上,也都感受到吃不消,一是生产贵,二是维护贵,三是数量太大非常危险,他们也在寻求一种保持自身优势的前提下,控制核武规模的办法。

  两家在长期的试探接触之后,从1969年11月开始核武军控谈判。而当前,他们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而统领的问题很明确,是不是要把东方人也拉进来?

  毕竟这也是个超巨型国家,理论上来说和自身、白熊有着同样的底子和前景,虽然他们现在还很穷,很落后,可是从这十几年的发展来看,有人已经感觉到了拿皇的话的含金量——这头狮子终究是没控制住,开始醒来。

  虽然他们现在还没有能直接打击花旗本土的能力,但是谁知道什么时候他们就有了?

  至于高卢和约翰牛,说实话,虽同为五善,但是花旗在核武这件事情上还真没怎么看得上这两老表,国土太小,不抗造。

  只算本土这个核心区的话,一个55万平方公里,一个24万平方公里,实在是不怎么样。

  “呃……统领先生,我们现在缺少和他们沟通的渠道。”政治幕僚的话让统领又想起了之前类似的对话,那个和自己差不多同样庞大的国家就在那里,但是在花旗的政治体系内,却仿佛不存在一样。

  这不禁让他觉得非常荒谬:“又是这样,又是这样,我们得做一点什么,改变这个现状!”

  “我们在尝试,但是这种尝试不太有效。出于某些未知的原因,对方好像并不愿意和我们多接触。不过,这件事情,我想也不用太过担心,这件事情是件坏事,但是我却看见了一些不太一样的影子。”

  “什么影子?”统领对于幕僚云山雾罩遮遮掩掩的话有些不满。

  幕僚将手指向了那副特殊的世界地图的北半部某片区域:“这里!为什么东方人的中程导弹要覆盖这里?”

  他虽然不搞军事,但是地图还是看得懂的,正是看懂了这幅地图,才让他有了一些特殊的想法。

  其他人听懂了他的话,毕竟他的手指的落点,指向性极强。但是对他的想法,并不是太赞同:“这里?他们覆盖这里应该不是故意的,仅仅是导弹射程达到3500之后的客观必然结果,主观上他们应该没有主动性。”

  这人摇了摇头:“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对于东方人来说,3000公里的射程就足够完成覆盖第二岛链冠岛以及东南亚、南亚的需求,而石油湾对他们来说并不感兴趣,他们还没有能力坐到石油湾的桌上来,所以这个3500公里的射程,基本上没有任何意义。他们在如此贫穷的现状下都要将中程导弹的射程确定在3500公里,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这个射程是必须的……”

  不管他是不是在胡说八道,但是至少这番分析的水平是在线的,纯纯从地缘的角度出发,不考虑阵营和路线的话,他的话听起来非常有道理。

  “你的话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但是我还是觉得这太过不可思议。”此时的其他人,包括花旗统领在内,处于“反正不要钱,多少信一点”的状态。

  “而且据我所知,他们在很多问题的上的意见并不见得一致。”这名幕僚结束了自己的话。

  “你的意思是……”

  “我的想法是,也许在未来某种条件成熟的时候,他们会有和我们接触的必要和需求。”

  “未来?那我们暂时就不用讨论了,未来太过遥远。”等到未来到来,他的任期都结束,管他这么多?

  幕僚的话是从政治家的角度出发剖析的,而统领现在的想法只是想做一个合格的政客,两者区别非常大。

  “好吧,那么我的建议就简单很多,延续之前的无视传统,并低调保持寻求接触的可能性,并且不要过于刺激他们。”

  对于这个小小的会议室里的人来说,最便利之处在于,东方人两年前就获得了裂变弹,他们可以延续此前政府制定的策略,某种程度上来说,东方人获得裂变还是聚变,区别不是非常大。

  现在唯一要注意的是,在交趾的行动需要更加小心,仅此而已。

  ——

  相比花旗,白熊对于此事的感情要复杂得多,他们怎么也没想到,昔年那个打仗都要靠借钱的贫弱国度,现在居然发展如此之快。

  甚至他们已经具备了对自家的首都发起导弹打击的能力,在这件事情上,白熊其实比花旗人更头疼。

  花旗毕竟离得远,而白熊可就不太一样。

  对于喜欢把核弹开路挂在嘴上的白熊来说,哪怕现在是在一个阵营,对这件事情的感受也并不那么好。

  一位光头男人正在会议桌上猛敲,只是他用来敲桌子的工具略显特殊,高纬度所必需的高热重油食物,让白熊家里光头不少。

  而此时这位光头正在大发雷霆,发火的原因倒不是因为我们的中程聚变弹头导弹的成功,这个事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大约是不会放到这种会议上来公开讨论的。

  他发怒的原因,是伴随着这枚导弹的消息同时传回来的其他消息,尤其是关于南方同志高技术产品展销会的内容,让在座的达瓦里氏们都有些心理上的不适。

第1275章 一个比一个的脑洞大(4k)

  这种心理上的不适,来自于这些消息让他们想起了5年前那次著名的“厨房辩论”,虽然在理论体系上自家这边处于高地,但是在实际民生发展现状上,因为S2创伤和恢复时间并不久的原因,现状上是有些尴尬的。

  正因为这种尴尬,59年之后的白熊并非没有在民生上发力,不过独木难支的队友现状和自身本就不够丰富的国力,让他们的努力成效不如预期。

  而现在,眼看着当年贫弱的小老弟都赶了上来,那种曾经的心理不适感自然浮现。

  “我们必须扭转这种情况!”眼见卢比扬卡的报告里,自家的出国访问人员像是商贩一样,大包小包的往国内带货的情形,他觉得自己的脸上很烫,火辣辣的。

  “好的,我们一定严查类似行为……”卢比扬卡的人对此颇有心得,立马跟上。

  “不不不,不要为难同志们,毕竟这件事情上,错误是我们的,我们没有做好同志们期盼的一切。对于这类行为,不要去管。我们要扭转的,是我们自己的能力,我们要在民生领域上投入更多的资源,一定要尽快满足同志们的需要!”

  能坐到这里的人,果然还是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作为一名经常好心办坏事的理想主义者,他并没有为难基层同志们的想法。

  “你们一定要在新一轮的五年工业计划中,调整重心,增加类似行业领域技术的比重,从国家、从制度的层面,去提升这些关乎同志们生存生活的领域的技术能力和生产规模。”

  必须承认,“五年计划”是个好东西,它能形成长久的产业发展规划并执行,同时又能较为及时的根据执行的反馈结果和环境及需求发展进行调整。

  同志们手忙脚乱的记下他的话,有一位却举起了手。

  “你说!”这回没有“咣咣咣”的敲桌子了。

  “我们是不是考虑,在这方面让南方同志分担一些压力,毕竟他们现在就在做这件事情。我们的精力和资源都是有限的,将战线拉这么开,我认为我们根本不具备这个能力。这可能对我们的军备发展带来巨大影响……”

  要是白熊真的具备这种在短时间内多线出击、全面发展各领域技术的能力,那他们最终的结果不说扭转,至少估计能来得更晚一些。只可惜他们并没有,而这位同志的发言,正是针对这一实际情况。

  而他们当前的实际情况是,后世的人都说北半岛是讲究“先军”,实际上此时的白熊也是如此,毕竟它要面对的,是国联另外三大善人花旗、高卢、约翰带着一票发达国家组成的联盟,而白熊这边因为意识路线原因周围都是一票不那么发达的国家。

  这让白熊本来就捉襟见肘的国家实力,更加雪上加霜。

  众多小老弟不能不管,对面实力雄厚咄咄逼人,而在殖民时代战果并不辉煌的白熊在全球的影响力和实际掌控力相比对面更是不在一个档次上,所以白熊的“穷兵黩武”,某种程度上是不得已而为之,能打的现在就剩它一个。

  这位同志的话,让其他人若有所思。

  “嗯,这是一条可以考虑的路线。南方同志在这方面仿佛有着过人的天赋,不论是数量和质量还是功能性能,都非常能满足人民的需求。”

  “但是这样一来,从公开的角度打破了经助会的体系,会不会引起经助会向恶化的方向发展?”

  “对,如果从制度和政策方面实施的话,会在经助会体系里引进来一个庞然大物,而且是我行我素的庞然大物,对其他国家不公平,而且也会影响经助会体系的运行。”经助会说穿了就是按照规定生产产品,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国家之间的计划经济,而一个不受约束的庞然大物进入,对于这个体系的影响很难预估。

  “可是现在事实上他们已经闯进来了,而且他们还是经助会的观察员国,从身份上并没有太过违反规则的地方。”

  “是的,而且……”这位同志话说到这里,仿佛有些不太好出口,但是想了想还是继续道:“而且南方人作为强者,应该有强者的特权,不是么?”

  如果南方人的表现都还不足以称之为强者的话,那世界上就没多少强者了。毕竟和白熊争斗角力五五开的另外一个强者,都被他们打得灰头土脸。

  “我是负责经济的,我仅仅从经济的角度考虑问题的话,我认为这个建议有合理的地方,值得我们好好的研究。仅仅靠我们自身的力量,的确不足以拖动整个庞大而弱势的经助会兄弟走向更为美好的未来。南方同志哪怕仅仅是在民生方面的助力,对我们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能大大减轻我们的压力。”

首节 上一节 836/9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