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大国宗师 第843节

  助手的脸上闪过一丝不忍,但是他没有多说,点了点头。

  体系就是这样,规定就是规定,K.I.A的标准就是标准,他什么都做不了。

  当天下午,花旗驻交趾空军指挥部内,指挥官看着4月的损失统计愁眉不展:“损失还在加大,自从我们更深的踩进这个泥潭以来,几乎就没有什么好消息。”

  “将军,陆军和海军陆战队那边一直都在打胜仗。他们赢得了大部分的战斗。我们的损失能为他们带来胜利。”旁边的参谋道。

  “不不不,如果把在支援他们行动的过程中我们的损失算进去的话,我们的损失并不小,交趾只是死了几个人,我们可是掉了不少飞机啊!飞机的制造费用、维护费用和飞行员培训费用加在一起,损失并不比北交趾人小。”

  对于花旗佬来说,一切都可以用金钱来衡量,如果衡量不了,就再出几套算法。

  “我们的人有一部分只是失踪,也许并没有损失,也许他们在交趾的战俘营里过着快乐的生活,远离了战争。”参谋在安慰自己的主官。

  “你相信?别抱太大希望了,就算在交趾人的战俘营里,他们也快乐不起来,交趾人不是东方人,他们的战俘营并没有那么的美好。和东方人做对手,是最大的不幸也是最大的幸运。”

  说完这话,指挥官拿起了统计报表,站起身来:“准备车,5月的作战例会要开始了,我要去找我们亲爱的驻军司令先生好好的交流交流这件事情。”

  说到“交流”的时候,他加重了语气,有些咬牙切齿。

  30分钟之后,他和其他军兵种的指挥官一起,聚在了花旗驻交趾司令的办公室里。

  “……先生们,我们的陆上行动基本顺利,我们一直在赢,除了在空中损失的人之外,我们在地面行动损失的人员不算很多。”

  的确少,本来就是装备碾压局,而且有一部分还是失踪或者非战斗减员,自然行动损失就不算很多了。

  要知道花旗佬在交趾战争里,非战斗减员甚至能出现占比18%~30%的统计数据。

  他并没有指责空军让他的人受到了损失,因为即使是空中,实际上这些直升机也属于陆军而不是空军。

  “唯一的问题是,在撤退过程中的损失更大一些。相对传统作战方式,直升机垂直突击的速度和隐蔽性很高,缺少有效探测手段的交趾人几乎无法提前做出任何应对。但是我们在行动完成撤离的时候,躲藏在丛林里、被我们的行动惊动的防空导弹小组会给我们带来一些麻烦。好在这种防空小组并不多。”

  便携防空导弹的机动性远超任何能对直升机造成威胁的身管武器,毕竟哪怕是12.7高机,其作战状态重量也远超一套便携防空导弹,除了在要地周围布防之外,并没有能力装备到所有的游击力量手里,这些武器能对直升机造成威胁,但是相对来说面积并不大。

  但是便携防空导弹就不一样,这东西的射程、射高、威力、反应速度,天克直升机,也就是比直升机的机动性差,追不上,所以造成的麻烦不是太大。

  “在直升机上加装的红外热诱弹效果如何?”在直升机受到严重打击之后,花旗佬又不是傻子,红外干扰很快就被加装到了直升机上。

  “嗯……有效,能降低导弹的命中率,但并不是一定有用。”

  “有效就很好了,毕竟没有什么武器是万能的,不是么。”

  “是的,不过有个有趣的统计,来自东方人的便携防空导弹,比来自白熊的便携防空导弹抗干扰能力要强一些。”

  “你的士兵们怎么知道这些导弹来自东方人?”驻军司令不认为那帮大头兵有如此的专业能力和眼力,能看清楚飞行中的导弹长什么样,或者是通过对方的作战方式把这两种导弹区分开来。

  “尾烟不同,嗯……来自白熊的要浓一些,特别是今年以来,这种区别非常明显。东方人的导弹在红外干扰的情况下,命中率依然比白熊的要高,不知道他们怎么实现的,但事实就是如此。”陆军指挥官摊了摊手。

  驻军司令捂住了额头,东方人……又是他们。

  自从踏上交趾这片丛林中的土地,他们就一直像是幽灵一样围绕在自己身边,明面上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无时无刻都在用各种麻烦提醒着自己他们的存在。

  实际上,连长缨-62对红外干扰弹的抗干扰能力都是有限的,毕竟正交四元碲汞镉导引头不是红外焦平面阵,没法成像。

  而制冷硫化铅头的长缨-62E就更差,几乎没有任何硬件上的抗干扰能力。但是好在我们有单片机,这东西价格便宜量又足,通过数学判断过滤掉突然出现的红外干扰弹,哪怕被闪瞎了眼,通过计算轨迹的方式制导导弹,依然能获得一定的命中率。

  在这一点上,来自白熊的萨姆-7几乎没有任何办法,传言在红外干扰等手段出现之后,出现在世界多个热点地区的萨姆-7,命中率急剧下降到10%出头的地步。

  就这10%,还有一部分是在目标没有开启红外干扰的情况下获得的。

  “不说东方人了,好在你们取得了大部分胜利,这对战争是有利的。”

  虽然明知道赢是一直在赢,但是却很难实质性占领或摧毁南交趾的游击抵抗力量,但是这多多少少还算是一个好消息,毕竟比起战斗失败来,胜利总是一件好事。

  “但是战死、非战斗减员、失踪的总数一直在上升,现在国内已经有反对这场战争的声音开始出现。我们一年因为各种原因死亡的人数已经高达3000人,这不是好兆头。”作为损失的大头,陆军指挥官对此有些担忧。

  “这是国会山的老爷们应该担心的事情,我们不必担忧。”驻军司令耸了耸肩膀,反战的声音不是他该考虑的问题。

  但是他并没有放任不管,而是提出了建议:“也许我们可以考虑增加装甲部队的投入,比起直升机来,至少不会摔死。”

  “没有太大的效果,在这片丛林里,装甲力量很难发挥出自身的优势来。中型以上的坦克几乎寸步难行,而轻型坦克和装甲车辆有一定的行动能力,但是面对东方人提供给交趾的大量RPG,没有太多的胜算。装甲力量用于防守很合适,但是进攻有些困难。”

  在交趾的丛林里,我们提供的大量老40火反而显得很是实用。发现距离近,这货的射程问题被掩盖得结结实实,而不太高的穿甲威力在面对轻型装甲车辆时,甚至显得有些威力过剩,毕竟M113的铝合金“装甲”连12.7高机都能打穿。

  “又是东方人!这个问题我们暂缓讨论,毕竟现在损失并不大,我们维持当前的地面作战态势,对于战争走向来说暂时是安全的。现在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将这件事情报告给国会老爷们。”一切看起来都占优,但是却改变不了太多的现状,这种情况司令也没有什么办法,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滑向泥潭。

  “好吧,国会老爷负责发动战争,而天上的负责飞,地上的负责死。”陆军指挥官摊了摊手,还好反正自己不用死。

  对于他这句话,空军这边有不同意见:“不,我们天上的也在死,虽然人数没有你们多,但是损失金额并不见得比你们小。”

  你死的是人,我死的是钱。

  你死了几千人,我掉了差不多六百架飞机和飞机上的大部分飞行员,要是算钱的话,我比你高多了。

  这个数字看起来极为夸张,但是一点儿都不奇怪。

  “交趾人并没有空军。”陆军指挥官道。

  他们没空军,你都损失这么多?

  “但是交趾人有防空部队,而且还不只是交趾人的防空部队!”

  他这句话大家都能听懂:“又是东方人?”

  “是的,白熊的防空导弹加上东方人的高炮部队。”空军指挥官说起这个简直是咬牙切齿。

  实际上,大部分人想象不到的是,高振东上辈子,我们的高炮部队给花旗空军带来的损失之高,远超所有的想象。

  我们的高炮部队击落敌机数量是1700架,而花旗佬在整个交趾战争中损失的飞机数量是接近9000多架,这么看起来好像不太高,17%顶天了。

  但是,花旗这9000架的损失之中,有一半以上,接近5500架是直升机,这些直升机是根本没机会面对我们的高炮部队的。

  真正面对我们高炮部队的,是大约3700架固定翼飞机,再扣掉其中压根照不了面的陆军固定翼飞机和机械故障等非战斗损失,这意味着花旗佬在交趾一半以上的飞机,都是被我们的高炮击落的,比白熊支援的导弹和交趾后来获得的飞机击落的都多。

  对了,这个战绩,是我们在战争初期不到4年的时间里打出来的,平均一年大约500架,这么一看是不是就更神奇?

  这就是为什么在这条时间线上,提前进场的他们面对我们提前获得的无线电近炸引信心态爆炸的原因。

  ——损失严重得无法忍受!

  没有无线电近炸引信都能把他们捶成这样,有了无线电近炸引信会是什么局面?

  钢铁+意志,而且炮弹也开启了一点点的灵智,搁修仙小说里,这特么就是神器坯子。

  而且和高振东上辈子一样,花旗佬在战争初期最终选来选去,还是选择了低空突防作为主要攻击手段,这碰上带无线电近炸的高炮群,那是真的不炸都不行。

  所以花旗空军的飞机损失超乎寻常的高,也就不是什么太奇怪的事情。这还是因为刚开始,花旗力量投入还没达到巅峰的状态,否则还要更高一些。

  所以要说打仗,还得是大国扛打,或者说扛不住打的也就别妄想自己是什么大国,比如,被敲掉6架就缩卵的那种,“俺寻思之力”在战争这件事情上是不管用的,毕竟没谁真的是Ork。

  “我建议,你们尽量用高空轰炸吧,他们的防空导弹没有那么多。”毕竟比起高射炮来,导弹这东西的数量可就少得太多了。

  “可是这样轰炸效果不会太好。”

  “你顶着东方人的防空火力,轰炸效果也不会太好不是么。”司令就是司令,对于得失的把握还是非常到位,而且他也真心承担不起那么大的损失。

  “可这样对方就达成了他们的防空作战目的。”防空的目的从来都不是要击落多少敌人的飞机,而是要保护自己的目标。

  把花旗飞机驱赶到高空水平轰炸,几乎可以肯定花旗佬除了花钱之外,无法对北交趾达成期望的轰炸效果。

  “我们在战斗,这就足够了,我们是军事主官,我们有这样的权利。在我们没有获得有效的武器之前,这是我们能做的极致。我想你应该清楚,在东方人的这种防空火力之下,低空突防的损失有多大,又能不能真正的对交趾人造成足够的损失。”

  说穿了就是自己的飞机花出去了,对方的目标还在。这和人还在钱没了有点异曲同工之妙。

  “我明白,我只是有些不愿意接受。这是我打得最难受的一场战争。”

  对于花旗全军来说,半岛之战才是最难受的,但是对于花旗空军来说,半岛之战不算太难受,因为那时我们的空军和防空力量都还刚起步。

  “执行吧,你放心,给东方人找麻烦的机会,快要到来了。”驻军司令面目狰狞,咬牙切齿。

  此时他甚至都没有去考虑什么战略战术上的得失,他就是单纯的想给东方人找麻烦。

  他一边说着,一边将目光看向了桌面上的台历。

  ——

  5月的京城,温度已经在上升,京城火车站的站台上,一列来自九原的列车缓缓停靠,两名在中途的归城上车的同志匆匆下车。

第1284章 夫妻相(4k)

  “京城就是不一样,比我们归城汽车多多了,自行车也多。”刚走出火车站,看着火车站前的车水马龙,一位同志就发出了感慨。

  “不过这儿到处都光秃秃的,没我们草原看着那么通透。”另外一位家乡条件好不好先不说,但是自豪感得先拉满。

  “嗯,也是。走走走,公交车站在那儿,去医健委要坐几路来着?”

  “我也不知道,先买张地图,顺便过去车站看看,打听打听。”

  在21世纪手机导航普及之前,路基本上都在嘴上,全靠问。

  那时候的城市里,还有一个不太稳定的职业——指路。

  两人兜兜转转,总算是来到了医健委,找到了自己要找的地方——传染病防治中心的地方病防治组。

  “哟,你们到得这么快?快坐快坐,还以为你们还要一段时间才能到的。”防治组的同志看见他们,很是热情。

  “还好,买票比较顺利,这次来,是求援来了。”来人一边从包里往外掏东西一边道。

  “你们研究的这个病,已经研究有一段时间了,也不是爆发性的病,也不急在这一时嘛。”

  “能早一点还是早一点,早一天解决治疗方案,也许就能多救几个人。这个病倒是短时间不致命,但是把人也拖得挺厉害,懒人病,听着就不对劲。”

  “嗯,你说得也对,是我想岔了,来来来,我们看看你们的研究成果,再看看怎么去着手尝试解决。”对于这种地方性流行病,谁都不敢保证能解决,只能是尝试。

  从归城过来的同志有些惭愧:“也算不上研究了,就是一些统计资料和预防手段,但是治疗这一块还是没什么进展,这个病太邪乎了。”

  “预防就已经很了不得了,前几年的那本《基层医生简明手册》,对于各类寄生虫等流行病也多是从预防入手,预防不搞好,有很多寄生虫病等到发病就很麻烦,能搞好预防是核心啊。”地方病防治组的同志感慨道。

  可惜那本《手册》虽然对很多种寄生虫和一些细菌性、病毒性传染病有比较齐全的防治和治疗手段,甚至包括肺结核这类传统意义上的绝症,但是对于来自草原的这两位同志研究的这种病,却几乎只字未提,看来全世界的研究也并不快,否则那本书的作者同志没理由单单放着这种病不收录。

  “话虽如此,还有一句话叫做防不胜防嘛,总是还有不小心中招的,毕竟病原体是杀不了的,长期、大量的存在于大自然中,治疗手段总是要有的。”

  “好,那我们就来仔细看看,这个病到底是个什么妖魔鬼怪!”地方上的同志的斗志这么足,作为全国性的地方病防治单位,防治组的同志自然也不可能拉稀摆带。

  京城某医大附院,娄晓娥正在和祁教授、罗师妹整理β-内酰胺酶抑制剂-抗生素复合制剂的双盲试验记录,眼看着就胜利在望,三位女将斗志昂扬,情绪很高。

  “哎呀,娄师姐,姐夫搞的这个计算机,还真是方便呢,这些数据要放在以前,我们恐怕得整理统计很久。”罗师妹从本科到研究生,正好跨过计算机在普通科研单位中从无到有,迅速爆发的这个过程,对于前后的对比很有感觉。

  娄晓娥的爱人是搞出现在大量普及的计算机的那位同志,这件事情在和她熟悉的这些人里已经不是秘密,本来以为娄晓娥同志已经足够优秀了,没想到她家居然还猫着一位大神。

  正所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而且人家还帮着娄晓娥同志写出了那本意义重大的书,简直了。

  “呵呵呵,他啊,就是瞎捣鼓,他的本职工作不是搞这个的。”娄晓娥笑得非常开心,口中连连谦虚,就是谦虚的方向好像有点不太对。

  娄晓娥杀死了聊天。

  主要是罗师妹实在是不知道这话怎么往下聊,太气人了:“好了好了,知道姐夫厉害,而且运气还好,哈哈哈。”棒链-63这么顺利,相当大的功劳都要归功于娄师姐这位神秘的姐夫。

  几人正在边工作边聊天,键盘敲得啪啪作响的时候,校行政的同志来找她们。

  好在这里不是实验室,而是办公室,还不太麻烦。

  “娄晓娥同志,医健委有同志专程来找你。”

  娄晓娥听见这个有点懵,医健委?这复合制剂还没搞完,胸外自己还在学习和进步中,又不年不节的,按说医健委这么大个庙,应该没啥事情找自己这位小虾米吧?

  其实这是娄晓娥过于自谦了,光凭她当前的成就,医健委什么时候来找她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娄晓娥放下手里的事情,和祁教授说了一声,就跟着行政的同志往外走。

  “晓娥同志,你好,我是医健委地流行病中心地方病防治组的,这两位同志来自草原归城。”

  “啊,你们好你们好。”娄晓娥有点呆呆的,这听起来好像八竿子打不着啊。

首节 上一节 843/9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