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大国宗师 第901节

  这句话很明显来自一张完整的纸,但是上下的内容都被遮掩了,只留下了这简短的一句话。

  但就是这简短的一句话,让海因茨的眼睛一下子瞪得溜圆。

  “Holy Shit!这真是个狗屎的好消息!”

  东方人做出了半导体可擦除存储器!

  好消息:他们梦想的程序存储器出现了!

  坏消息:在东方人手上!

  这让海因茨主管陷入了一种痛苦的兴奋中,问题可能即将得到解决,但是解决问题不可能。

  “兰利先生”很贴心的在这重要的一句话后面,用笔写下了一个号码,很明显,这就是能联系到他的方式。

  海因茨顾不得刚才自己还在腹诽这位先生,马上抓起电话,打了回去。

  “你好,海因茨先生,我的礼物你还满意吗?”

  海因茨心里那份冲突和纠结更明显了:“兰利先生,这份情报的真实性有多高?”

  “很高!这是我们能肯定的。”东方人早在3年前就已经有成熟的CPU和RAM集成电路,那3年后做出EPROM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他们很聪明,而且有信念,愿意为了自己的目标努力。至少兰利中心的人知道,建国之后,他们中的一部分,不论是留在王国的还是想尽办法回国的,都很优秀。

  “那么,你们有这种器件的实物么?”海因茨带着一丝希望问道。对面可是兰利中心,这种工作,正是他们最擅长的,虽然手段也许不太那么适合放到桌面上来说。

  至少他们弄来的那种被东方人简单粗暴命名为C6108的CPU,非常适合用在海因茨的工作中,遗憾的是数量有些稀少,而且用在航天上有些脆弱,需要加一点别的手段才行。

  如果他知道这些C6108,是兰利中心费了老鼻子劲才从兰西人手里搞到的话,也许就没那么遗憾了,作为安特里公约组织里的著名二五仔,此时的兰西人并不是那么容易打交道。

  至于C6132,那就想多了,兰西人把这种被严格限制用途的器件,盯得非常紧。

  让海因茨失望的是,对面顿了一下:“很遗憾,没有。那里是东方,我想这个国度代表着什么,你很清楚。”

  海因茨当然知道,他甚至还知道,理论上来说,在半岛上,他们和东方人还是敌人,两边仅仅是停战,而不是彻底的和平。

  而且这个国家还代表着强硬和强大。

  想在这个地方搞到什么东西,也许实在是有些为难兰利中心的先生们了。

  “那么兰利先生,我希望能获得这种器件。如果你们的工作流程需要我们提出什么正式的文件,请你告诉我流程。”

  对于海因茨来说,这种流程他的确不熟,他并没有处理过这类事务,毕竟王国人在这方面是走在世界最前方,东方人除外。

  “不需要,海因茨先生。但是我要提醒你的是,你得耐心,而且要做好失望的心理准备。”那个地方比罗国难缠多了,至少暂时是这样。

  “我明白,我们有自己的办法,东方人手上的东西,是最优解,但不是唯一解。”王国空天局有自己的骄傲。

  ——

  与此同时,在地球背面,已经身处晚上的高振东,并不知道盯上他的EPROM的人,又增加了,他只是乐呵呵的看着傻柱在自己面前吐槽。

  “嗨,振东啊,我告诉你,你秦姐那个妹子啊,实在是太能哭了。”傻柱喝了一口酒,摇头晃脑的吐槽。

  “能哭?该不会是你对人小姑娘干嘛了吧?”高振东笑道。

  傻柱顿时就急眼了:“那怎么可能,这么多年兄弟,你看我是那样的人么?我又不是许大茂。”

  许大茂?

  “许大茂怎么了?”

  “许大茂那小子,只要庞水仙不在眼跟前儿,就天天找机会往金茹身边凑。他心里那点儿花花肠子,我还能不知道?”作为一生之敌,傻柱对许大茂可谓是非常了解。

  “那可不行,得让小秦妹子离那家伙远点儿。”端着盘猪头肉上来的娄晓娥,顺口接了一句。她的手艺虽然一般,但是腊猪脸这种下酒菜总没问题,毕竟这类玩意是人家早就做好的,她的工作就是洗洗煮煮切切。

  “那可不,我盯许大茂这小子盯得死着呢,他玩不了花样。诶,这猪头肉,有点儿西燕的意思啊。”傻柱嚼着一片猪头肉,满口称赞。

  “差不多吧,都是那一片的。”高振东没有多解释:“那秦金茹哭什么?”

  “哭什么?考不上工呗!机会是不少,但是盯着的人也不少啊,就她那点儿文化水平,我看难咯。”傻柱又夹了一筷子肉。

  “具体说说?”高振东倒是挺感兴趣的。

  “长的不说,就说眼跟前儿的吧。昨儿,去了三条街外那个棉纺厂,考临时工。纺织厂空出来一批临时工的位置,好像是因为工作调动还是学习来着,总之有机会了。她去考了,80多人里挑30个,按说倒也还好,机会不小,可架不住她本事不行,文化考试就没过了。”

  这个比例……高振东对这种具体的经济现象是不太明白的,不过对比下来,这个比例好像也还不错。

  这可是正轨棉纺厂的临时工,临时工里也算是天花板那种,招30来80,感觉挺好的。

  “没过了?她不是初中毕业嘛?按说文化课应该还行啊。”如果初中毕业生都过不了文化考试,那情况还是有些麻烦。

  傻柱乐了,“滋溜”一声喝了一口酒:“嗨,马尾栓豆腐——别提了。她那个初中毕业证啊,混的,能写个自己的名字吧,实际水平连高小都够呛。”

  高小,小学高年级毕业,在这个年代,还是一个能拿出来说上两句的学历。

  高振东这才释然,高小都够呛?

  那就不奇怪了.jpg。

  金辰下,棉纺厂这种单位招临时工,高小都够呛的的确是够不着。

  “就为了这个哭?”

  “可不呗,主要是也试了好几次了,小姑娘有些泄气,今儿成绩一公布,绷不住了。”

  高振东看着傻柱滴溜溜的眼神,笑了起来。通过秦金茹的事情侧面了解了一些情况的他,此时心情很好。

  “你们食堂不是有临时工的缺嘛,放那儿去不就得了。你好歹也是食堂第一勺,总不至于连这点儿面子都没有。”

  三轧厂的生产任务很重,扩张非常快,别说正式工了,临时工也缺。

  对于秦金茹这种情况来说,也不失一个好去处。食堂临时工对文化就没什么要求了,而且有个好处是容易吃饱甚至还能惠及家人,在婚恋时也能弥补一下她户口和工作的劣势。

  这食堂,本来也就是后勤那些人的自留地,电视剧里食堂的刘岚是个什么情况,别人不知道,高振东还能不知道?

  既然别人进得,傻柱的亲戚自然也进得。好歹傻柱现在也是食堂第一勺,各种接待工作的核心工作人员,军用自热口粮的成果获得者。不就是个临时工的缺嘛,多大个事儿。

  现在李副厂长还是分管着后勤,以他的功力,这件事情他都不会拿到高振东面前来,而是直接就把面子卖给傻柱了。要是往高振东这里卖这种面子,李副厂长自己都臊得慌。

  “真的能成?”傻柱眼睛瞪得铜铃大。

  高振东笑得更厉害了:“装你大爷你装。今天是秦姐叫你来的吧?”

  此话一出,傻柱绷不住了,恢复了那张惫懒的脸:“我就知道瞒不过你。我都说了,净整这些没用的干啥,直接安排了得了。那虎娘们儿不干,非得要我来探探你的口风。”

  办这件事情,傻柱自己也是有信心的。

  高振东摇了摇头,没说什么。只是笑道:“你们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他连“有问题再说”这种兜底的话都懒得说,能有什么问题?

  “那就成!来,喝酒喝酒。”傻柱放下心事,端起酒杯。

  ——

  “你刚才说滴那些话,是振东同志说滴?”金辰某地,首长对坐在自己对面的防卫委领导笑问道。

  “是的,基本上是他的原话。”防卫委领导点头道。首长指的,是高振东那段关于团结合作搞航天的话。

  首长连连点头:“说滴好,说滴好哇!前面那些理由,都是细枝末节,都是会变滴,就这个‘集体主义放光芒,团结一心求胜利’滴理由,是永远不变滴!这位同志啊,思想觉悟从来都没让人失望滴唻。”

  防卫委领导笑了起来:“他的确是没辜负你‘三过硬’的评价。”

  “嗯,对头对头,过硬!哈哈哈。”首长笑得很是豪放。

  “那这件事情您看?”高振东都说要快了,那防卫委领导也是充分支持。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他总是有一种高振东说得对的感觉。

  “我觉得可以!人家小不小气我们管不着,但是我们要大气一点嘛。”首长对高振东的想法很是赞同,而且那些“细枝末节”虽然在他看来不重要,但是对别人来说还是很有用的嘛,在这一点上,振东同志的分析还是有道理的。

  “行,那我们就这么去安排工作了。”

  ——

  航天合作的事情是个什么结果,高振东暂时不得而知,防卫委领导动作再快,也不是短时间就能解决的。

  而他现在,也正在参加一场不是短时间搞完的课题的收尾工作。

  他此时坐在防卫委的会议室里,参加的正是前不久,来沟通大气波导超视距雷达的同志们提起的那件事情。

  ——机载多普勒雷达终验。

  别看这个雷达被称为机载多普勒雷达,但实际上承担的,是海陆空多普勒雷达的奠基重担,其定型终验之后,会影响到非常多的领域。

  因此上上下下对此也非常重视,除了雷达所、防卫委、各类专家之外,部队的同志不只是空军的来了,陆、空都来了。

  会议还没开始,高振东坐在座位上,翻看着手上的一份内参。

  其中一条消息字体虽小,但是在他眼里却是很显眼。

  “经研究决定,拟在番州东南,珠岛城以北的区域,紧邻珠岛城,开辟外向型经济加工贸易区,贸易区政策正在制定,部分同志已开赴目前尚一无所有的贸易区,开展前期工作。除此之外,在树江市建立类似区域的工作,也正在有序推进。”

  有意思,太有意思了,高振东笑了。

  他刚看到这里,防卫委领导已经走进来,一屁股坐到了高振东身边。

  “振东,上次我们说的那个事情,暂时还比较顺利,现在就看对方接不接招、想接几招了。”

  领导一坐定,就给高振东通报了一个好消息。

  高振东抬起手臂看看表盘上的日期号数,嗯,如果是现在提出来的话,也许还来得及。

  至于提出来的要求,有多少能具体落实和满足,那就不是高振东能控制和影响的。

  反正在他看来,这里面但凡是有一个要求得到了满足,都是纯赚。

第1353章 主动出击的防工委领导

  高振东和防卫委领导一起,带着愉快的心情,开始参加PD雷达的验收。

  这件事情的时间,其实已经比较久了,不过高振东倒是没觉得有多夸张,主要是上辈子看到八爷那个倒卡雷达的时间和最终效果,所以这东西时间再长他心里都很平静。

  虽然军迷们一直都在笑苏-27的倒卡,但是那个倒卡好歹是能用的,而且在刚问世的时候,参数好歹也还不算差,但是原来八爷那个倒卡,折腾了半天,那是真用不上,主要是折腾太久,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而现在要验收这个,那就完全是两码事情。如果说八爷的倒卡放到现在,也是能让同志们满意的话,那这个雷达就是放到80年代,依然能打。

  全方位的领先了属于是。

  此时,雷达所的同志正在做汇报。

  “……PD-63型雷达,采用了新型行波管、新型天线、脉冲多普勒体制、数字信号处理器阵列等多种新技术,具有灵敏度高、有效距离远、精度高、抗干扰性强、工作模式多等优点……”

  同志们听得那是连连点头啊,这些东西,要么是原理熟悉但是一直没能力用上,例如行波管、脉冲多普勒体制。

  要么就是连听都没听过,想都没想到的,例如被模糊代称为“新型天线”的平板缝隙天线、数字信号处理器阵列等技术。

  他们想不到的是,平板缝隙天线和数字信号处理器,王国佬那也是没有的,至于罗国……还得再往后稍稍。

  集合这么多新技术于一身,这雷达想不好都不可能。

  一位同志笑道:“雷达所的同志们,在求新求变和系统集成上做了很多努力啊。这么大面积的应用新技术的产品,正常情况下应该是很难成功的,但是你们硬生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把一套彻底全新的东西给做了出来,而且还做得很好,难得!太难得了!”

  这一点,是不少同志都感到惊讶和佩服的,众所周知,一件成果,一般来说新技术的应用占比不能太高,否则失败的风险非常大。

  主要是新技术主要突出的,就是一个“新”字儿,而这个字,往往代表着不但它自身是新的,而且它和其他子系统之间的配合和协同,也是新的。

  如果新技术占比太高,在研制过程中莫名其妙的问题会层出不穷,无休无止。而且还缺乏相关的经验指导和解决,所以一般应用新技术太多的项目,结果都不会很乐观。

  这里面典型的例子就是王国佬后来的YF-22和YF-23,YF-23在某些方面从参数上来看,的确是很突出,比YF-22优秀,相比之下,YF-22显得平庸许多。

  然而也正是因为如此,才导致了YF-23的落选,新技术太多了,技术风险过高,属于是牛逼能吹出来,但是不一定收得了场。

  据传,ATF方案评估的时候,对应每个参数有三种状态,不达标是红点,达标是绿点,而优秀是蓝点,而YF-23坏菜就坏菜在蓝点多绿点少,YF-22则恰好相反。

首节 上一节 901/9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