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要拿出办法?
但是隐约还有点儿小期待是怎么回事?
让大家都没想到的是,高振东居然点了点头。
“真想过?”
“嗯,边看边想的。其实也不是什么很具体的建议,就是一些大而化之的东西,其他同志多看看,也能想得到,毕竟问题已经找到了。”高振东自己觉得,这话不是谦虚,是实话。
问题找到了,能解决的就针对性解决,不能解决的就靠管理制度解决,两者结合,不会有什么问题。毕竟罗国这么多石墨堆,运行几十年也就炸那么一个。
两位同志看他两眼,这位同志哪儿哪儿都好,就是说话有点伤人。我是想不出办法吗?我是找不到问题啊!
“你说,你说,正好都在,咱们一勺烩了。”防卫委领导很是兴奋。
能不能彻底解决问题不好说,至少能给同志们一些启发,加上管理制度,这种已经被发现的问题,问题不大。
至于高振东是怎么学懂反应堆这一摊子的,他懒得想,天才这玩意儿,还真说不清楚。
高振东伸手在桌上拿起一个笔记本,翻开来一条条的念。
“增加额外的控制组件,阻止反应堆在低功率下运行。”
两位搞反应堆的同志连连点头,既然低功率下容易产生问题,难以控制,干脆就别运行了,反正低功率状态都出现在检修、换料等环节,不差那一点。
“增加控制棒控制系统,人工作为监视、确认和备份,尽可能从系统层面上抑制违规状态的发生。”
也就是说,只要不是故意的、反复确认强行操作,想将控制棒彻底提升出来都不可能。
“增加正常工作时可操作调整的控制棒数量,增加系统冗余。并提高控制棒的操作速度,缩短功率非期望性暴涨的过程时间。”
成本、复杂度换安全,高危系统必不可少的一种处理方式。
既然速度太慢,那就加速。
“至于修改控制棒和调整中子吸收剂数量等方案,我不是这个专业的,就不多说了,同志们比我熟悉。”高振东这句话才让两位同志意识到,这位同志还真不是搞这一行的。
全才啊!不是这个专业的都能发现问题……惭愧惭愧。
不过高振东这话,也就他们俩相信,对于防卫委领导来说,不管真假,反正他是不信的。
他嘴里的“不懂”、“不熟”、“没什么研究”这类话,那是半个字都信不得!
高振东最后还不忘补充一句:“实际上,最重要的一点,还是根据反应堆的情况,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在执行上严格要求,没有这个,再多的方法和手段,也是发挥不了多大作用的。”
两位来自西北的同志很快就离开了,其实他们和高振东一样,因为这套资料的到来,满心满眼都是这东西,迫不及待得很。要不是防卫委的命令,他们压根就不愿意跑到金辰来浪费这么多时间。
只是从结果来看,这一趟来得值!
有了这么重要的收获,他们第一想法就是赶紧回去,赶紧开展工作。
争取在实体设备开始交货之前,完善反应堆的设计,消除隐患,让实体设备的配套,和修改后的一致,这样既能节约时间,也能节约钱。
防卫委这边留不住,只好嘱咐办公室的行政人员,安排晚上的飞机让他们回去。
送走两人,防卫委领导亲自端着两个大铝合金饭盒来找高振东。
一进门,看见高振东还在翻看资料。
“差不多可以了,休息休息,来,一起吃点东西。”
高振东把手上的材料一放,也不客气,接过饭盒,和领导在屋里的茶几两边一坐,大口吃起来。
“嗯,味道不错。”高振东边吃边夸。
“行了行了,知道没你们厂里的何师傅手艺好,假模假式的。”领导玩笑道。傻柱的手艺他是尝过的,反正肯定比委里食堂这几位手艺好。委里这几位,大锅菜一绝,小灶嘛就差点儿意思。
高振东扒得飞快,领导把桌上的水杯推给他:“喝点水,别噎着。别吃这么快嘛,又没人和你抢。”
高振东接过水杯,笑道:“打仗那几年习惯了,有吃的先吃饱,要不然敌人冲上来,下一顿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吃咯。不过现在也有了点改观,先吃个六分饱,剩下一点空间用来尝尝味道。”
几句话说得领导眼泪都差点流下来,好同志,好同志啊。
果然,高振东猛扒几口之后,开始放慢速度,慢慢吃起来。
领导从怀里摸出个东西递给他:“给,知道你好这一口,喝点。”
高振东瞪大了双眼:“领导,这不合纪律吧?”
“拿着,喝!这间屋子里唯一的纪律就是保密,这个不违反。”振东同志在这儿要是连口酒都喝不上,我防卫委脸往哪儿搁。
三两酒换反应堆安全,这种好事可不多。
高振东也没推,干脆美滋滋的喝了一口,这是命令,得听。
“这里事情差不多了,你就回去休息休息吧,我看你这十来天累得够呛。”领导吃了一口饭,叮嘱高振东。
高振东摇摇头:“没空,我还得把这几天的收获好好整理整理。”
领导“咦”了一声:“收获?刚才不是已经和同志们交流过了嘛,他们已经记下了,会处理的。细节问题你就不要去关心,这方面你不如人家。”
毕竟你不是干这个的。
高振东笑道:“那算什么收获?那点儿东西,才到哪儿啊,那也就是顺手抓个虫子。”
第1363章 你们都不知道我在高兴什么(4k)
高振东这话,听得领导吃饭的动作都停下了,就这么直勾勾的望着他。
合着你刚才那洋洋洒洒一大篇,还是顺手捞的?虽然不知道为什么高振东称之为“虫子”,但是意思还是明白的,就好像顺手拍个蚊子一样。
高振东有点不好意思:“嘿嘿,这东西比较新,思绪比较发散,想得比较多,收获自然也就比较多。”
不是……这事情好像反过来了。
一般不应该是越新的东西,越需要消化吸收,短时间之内,时间和精力都放在消化吸收上去了,哪儿可能有什么新收获?要说收获,最多也就是收获一点新知识,至于新想法,应该还来不及吧?
不过高振东这小子,有点说不清楚……
“哪方面的?”领导还是选择了相信高振东的说法,毕竟在这方面,早有先例,他从来没在这方面说过大话。
高振东又往嘴里刨了一口饭:“还没全部整理完,还在脑袋里,有点乱,现在说不清楚,不过是能源方面的。”
现在是真说不清楚,毕竟还没翻系统来着。
他刚才之所以这么说,只是要找到一个足够的理由而已。
他只知道是什么方向,大致是干什么,但是更详细的就说不出来了。
但是对于别人来说在,这特么已经很夸张了。
还真有?而且还方向都定下来了?
对于领导来说,高振东把话说到这个地步,那基本上就是板上钉钉了。
此时,他的心情是复杂的,要说心疼,那是真心疼,但是要说高兴,那也是的确高兴。
诶,纠结啊。
“那你也不用急,反正都有想法了嘛,慢慢整理,欲速则不达嘛。”领导想了半天,也只能这么说了,总不能说你别搞了吧?
高振东点点头:“您放心,领导,我心里有数。我年轻,没问题。”
——
这件事情在我们这边,算是皆大欢喜,但是在石墨堆的老家,事情就有点不太一样。
“苏卡不列!你们难道在设计过程中都没发现这个重大缺陷?”罗国原子能部的领导对着下面一帮同志,大发雷霆,唾沫四溅。
我们在发现这个问题之后,并没有藏着掖着,甚至都没有以此为条件,要求获得什么技术、资金上的报酬,而是非常爽快的,将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和整条可能的事故链直接通知了北方这边。
甚至我们将高振东提出来的一些初步的处理思路,都直接通知了罗国。
贸易归贸易,安全归安全,我们的心胸和格局在那儿摆着呢。
这让这位领导心中,五味杂陈。
当南方同志向他通报他们的发现的时候,领导的心情非常复杂。愤怒、尴尬兼而有之,甚至还带着一点点窃喜。
愤怒是对自己的手下,尴尬是面对南方同志,但是窃喜就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罗国原子领导并不是受虐狂,他的窃喜,其实来源是针是对第三方的,或者确切的说,是针对安特里公约组织。
石墨水冷堆有重大缺陷和严重安全隐患,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他窃喜的是,南方这位朋友终于成长起来了,能为自己祖国分担压力。
从反应堆这件事情就能看出来,如果南方同志没有足够的能力,根本不可能发现这个问题,要知道他们拿到反应堆的设计,也不超过半个月。甚至他们还没拿到完整的设计,仅仅是其中一部分资料,他们就能找出如此复杂和重大的问题,这已经很能上说明南方同志现在的发展程度。
而且值得庆幸的是,南方同志愿意尽最大的努力,和自己的祖国展开合作,并提供尽可能的帮助。他们非常有诚意,从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将压力管大功率石墨水冷堆的问题反馈回来就知道,他们是最好的合作伙伴。
反应堆有问题就有问题吧,发现了就好,但是有帮手了,这在原子领导的心中,才是最重要的。
但是老话说得好,“话又说回来”。
话说回来,窃喜归窃喜,但是对于自己这边的同志在设计中的疏失,要说不生气那是不可能的。
因此他将相关人员找来,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臭骂。但凡要点脸的国家,大概都是这个反应,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不也是“丢脸丢到国外去了!”,还有一个形容超级大笑话的形容词叫“国际笑话”。
“领导同志,这个问题,实在是非常隐蔽,这需要一系列的巧合才能发生,从概率学上来说,是不可能发生的……”
有传言说在后来,罗国不是没发现RBMK的设计缺陷,但是选择了视而不见。
这种传说是真是假不知道,也无法证实,毕竟罗国千古之后,死人不会说话,反正堆炸了事实。
领导听见这话,满脸通红,他感觉身体里的高温,快要把早上喝的Vodka都蒸发干净了。
“达瓦里氏,这不是理由,而且我也不认为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真的很低,你别忘记了,当你越惧怕一件事的时候,这件事情往往就会发生。而且再低的概率,也掩盖不了你们在这件事情上的重大疏漏!”
特别是丢脸丢到南方同志那里去了,而且南方同志表现得越是有诚意,就让他感到越生气。当然,不是对南方同志不满,对方如此的大度,他甚至觉得自己应该给对方磕一个!
他生气的,是自己手下这帮人。对他来说,这件事情属于是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自己这帮达瓦里氏的Vodka还是喝得太多了。
他的手下并不头铁,桌子都被掀了,还藏在桌子下有什么用:“领导同志,我们尽快组织人员,复核南方同志提出的问题,如果属实,我们会尽快进行改进。”
领导冷笑两声:“不用那么麻烦,南方同志同时也提出了改进意见,你们可以一起拿去,也许能帮上你们的忙。”
他在最后一句话上,加重了语气。
其实复核流程是正确的,谁也不能保证南方人提出来的问题,就是真实存在的,这需要严谨细致的复核和分析才能确定。但是原子能领导看着下面这帮人,实在是忍不住心里的火气。
“我们会认真吸取南方同志的意见的。”一众专家纷纷表示,但是在心里怎么想,那是另外一回事。
人这东西,有一种很奇妙的心理叫做逆反心理,你叫我做啥,我偏不!我就不相信我另辟蹊径弄不出来。
然而原子能领导并不知道这帮同志心里在想什么,他只是一副“累了,毁灭吧”的表情,挥了挥手。
该干嘛干嘛去。
——
金秋十月,高振东参加了一个特殊的颁奖大会。
这个日子本来就很有意义,越是特殊、重大的表彰,发生在这个月份越是不奇怪。
这是防卫委组织的,特殊之处很多,最为明显的一个就是,这个颁奖会没有任何一名系统外的人,连记者这些都没有。甚至连防卫委自己,都没有安排人员拍照留影。
这是对军工系统的先进个人、集体、项目、课题的表彰。
这一类表彰,高振东参加得很多了,毕竟最近几年,只要是这个系统内突破性的进展,相当一部分都和他有或多或少的关系。
突破越大,关系往往就越深。
深到什么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