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大国宗师 第923节

  虽然这个“没有进步”相比国外,已经非常先进,但是高振东决定再往上提升一下,不仅仅是制程线宽上的提升。

  毕竟NMOS都出来了,那CMOS技术的大门也就随之开始慢慢敞开。而有了CMOS,现在3微米的制程无论如何都有点委屈这个一直使用到新世纪的长寿技术。

  该配套升级了!至少把制程压到1微米以下。CMOS工艺和升级光刻机两边都需要时间,但是得开始考虑同步前进了。

  而既然光驱要做到微米级的定位精度和连续定位,那不妨让两边结合一下。这套技术如果能实现,其性能参数,用于这个数量级的线宽工艺还是能胜任的。

  所以他才对池所长说,不算是下放,因为哪怕是光刻机团队,也需要从头重新开始,控制的经验是能用的,但是技术原理已经彻底不同,至少执行机构是全变了。

  高振东决定上小型直线电机!也就是光驱光头原本的驱动技术。现在肯定搞不到日后的光驱直线电机那么小,但是大一点也没关系,光盘不大就行。

  这套技术的定位精度,据高振东所知,大概极限能发展到0.1微米左右,不过现在不需要那么高,估摸着也上不了那么高。

  而高振东决定上这套技术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不需要太多的资源。

  这个不需要太多资源,指的不是研究不要钱,而是高振东在自身的系统上,不需要投入什么资源。

  他上辈子跟着导师混的时候,是接触过这东西的,而且为了能用得好,还小有研究。这些研究并不非常深入,但是用来引导这个技术在国内落地生根开花,却是足够了。

  “太感谢你了!高总工。”池所长大喜道。

  高总工这是连最嫡系的部队都拉出来,一起共襄盛举,支持力度之大,不可谓不高。嫡系部队就得这么用,好钢用在刀刃上,而不是天天让非嫡系部队顶上去当炮灰。

  小高所长也是喜不自胜,这就好像写字,读写的笔高所长给解决了,但是光有笔还不行,还得练就一手好书法,而这个书法问题,高所长也想了办法,指了明路。

  “高所长,我们这就回去找部里打报告!”

  高振东颔首笑道:“你们可以先走,不过池所长得留下,我正巧有事找他。”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既然来都来了,那干脆把超级计算机的事情也落实一下,至少落实一部分。

  池所长抬起头,嗯?还有惊喜?

  看看,就是得多走动才对!

  要不是高总工这里门槛不好进,他觉得一天跑八趟都不算多。

  “好好好!高所,您先走,您先走。”池所长二话不说开始赶人,这儿没你事儿了,别耽搁我时间。

  “池所长,您可真够现实的。”小高所长也不以为意,大笑着收拾东西离开。

  等到小高所长带着1201的人出门,池所长转过头来:“高总工,有什么好事照顾?”

  此时他的双眼目光灼灼,和旁边剩下的两位运算所的同志如出一辙。

  高振东笑道:“大活儿!超级计算机!”

  “超级计算机?”和防卫委领导一样,在运算所的同志们心里,这个计算机估计很超级了。

  高振东点点头,拿出自己已经写好的一部分计划,主要是关于超级计算机的解释和用途的,给同志们说了一遍。

  池所长,还有运算所的顿时热血沸腾!

  要上!这种事情,就算是付出任何代价,都要参与进去!利益什么的都放一边,就问作为计算机从业者,此等大事不参加,绝对遗憾终生!

  都说奥林匹克的追求是更高更快更强,在其他领域又何尝不是。反倒是奥林匹克自己,到了新世纪20年代之后,反倒是没那么纯粹了,掺杂了很多别的莫名其妙的东西,或者说本来就掺杂,只是那时更加严重。

  “高总工,您说吧,我们能做什么?!你指东我们绝不打西,说撵狗我们绝不抓鸡。”池所长胸脯拍得梆梆响!

  高振东笑道:“以现在的情况,我准备把其中一条路线的落地事务,交给你们,有没有兴趣?”

  “有,太有了!您这问题不是开玩笑嘛……不对……”

  池所长先是喜笑颜开,然后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等等,刚才高总工说什么来着?其中一条?

  其中一条和路边一条虽然都是一条,但是差别可大了去了!

  “高总工,什么叫其中一条?”虽然有所猜测,但是池所长压根不敢相信。

  这种大东西,你居然还能有不止一条实现的路线,而且还是准备直接落地的那种?

  要知道能直接落地,和早期路线理论研究是不同的。

  早期阶段,有很多条路线,那不稀奇,这个时候正是脑洞大开百花齐放的阶段,还在比拼可行性呢,别说几条,胡吹牛逼的话几十条也不见得吹不出来。

  但是到了落地阶段还能有很多条,说明从理论到基础基础技术,都已经基本成型,有的甚至瓜熟蒂落,这就有点神奇了。

  在这之前,可从来没有听到任何风声,结合高总工过往的情况来看,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高总工自己一个人,已经完成了至少两条超级计算机的路线研究,现在仅仅是在招贤纳士而已。

  这简直就不是人!

  高振东不知道他内心有这么多戏,只是点头道:“嗯,至少准备走两条路。而你们这边,是比较容易,但是见效也比较快的那条。”

  还真是!!!!

  震惊之余,池所长陷入了一点小小的纠结。

  “高总工,那困难的那条,能不能……”

  见效快当然好了,但是比较容易好像又感觉差点儿意思,所以,他忍不住想把手伸长一点。

  高振东哈哈笑了起来:“困难的那条,也离不开你们,不过那个得很多单位一起搞,具体的得等我考虑好再说。现在我正在说的这个,你们已经有基础了。”

  都是为了工作嘛,池所长贪心一点不寒碜。

  高振东的话,让池所长甚是自豪,我们这也是嫡系部队!

  “高总工,那现在我们要做什么?”高总工说了还有包子吃就行了,不再纠结这件事情的池所长,关心起已经到手的这个包子来。

  高振东笑道:“我们做集群!”

  集群,正是高振东准备实现的第一种高算力架构。

  说得简单点,就是把很多台高性能计算机用硬件和软件连接起来,有力往一处使,实现高性能计算。

  其实不论是哪条路,本质都是这样,就连多核CPU也是这么回事。只是连接的层面、技术不同,带来的效果和外在表现也不一样。

  而这种方式,对组成集群的单台计算机的性能是有要求的,否则那点儿性能,都特么耗在集群开销上去了。

  这就是高振东一直等到C6132N这个弱化版的80386出现,才开始考虑集群的原因。而集群的核心技术分布式计算,在高振东上辈子那条线,开始发源,也正好就是差不多和80386处于同一时代,不是没有原因的。需求催生,技术满足,于是集群开始发展。

  顺便提一句,新世纪几乎所有的IT前沿技术的核心,实际上都能在20世纪找到,唯一的区别是那个被互联网大厂们换掉的名字。

  而集群最困难的地方,是集群软件。至于硬件连接,高振东搞出来已经在推广使用、并由同志们继续发展的局域网网卡可不是吃素的,用在这个年头的集群上,那叫一个合适。

  单机算力、通信网络都齐备,那对于集群技术来说,就只剩下一个问题了。

  ——集群软件。

  巧了么不是,运算所就是干这个的。

  而对于运算所来说,现在缺的就是理论。

  更巧了,分布式计算,是高振东上辈子的专业基础课。作为一名本科就能跟着导儿混日子的人,他的分布式计算学得贼溜。

  有了系统强化,他能把整本书默写个八九不离十。

  高振东将集群和分布式计算,给池所长说了个大概,听得池所长双眼放光。

  还得是高总工啊,这思路,那叫一个开阔。

  “高总工,您这是把集体主义的光芒,映照到了计算机身上去了啊,高,实在是高!”不得不说,工作就是锻炼人,池总工变池所长之后,这政治理论水平那是肉眼可见的发挥出来。

  这角度精奇,但其实也是揭露本质的一句话,让高振东一时之间都不知道怎么往下接。

  愣了一下,高振东笑道:“池所长这理论水平,高!”花花轿子人抬人,还愣着干什么,互相吹捧啊。总比互相伤害强多了。

  还真别看不起互相吹捧,在任何一个团队里,这都是非常重要的润滑剂和粘合剂。不过,得有那个能力,当得起那个吹捧是最好的。

  池所长一愣神,想起来了,正事儿:“诶,高总工,说到理论,这方面我们还比较薄弱,还需要努力一下。”

第1374章 期刊都有难念的经(4k)

  高振东摇了摇头,等到同志们自己摸索出来,黄花菜都凉了,他要的就是速度。

  池所长看着有些懵逼,摇头是几个意思?理论都不要了直接硬上?那可使不得啊,那样搞的话,事倍功半都算是运气好老天爷给饭吃。

  “不先搞理论?边实践边研究?”这么说也勉强能算得上是一条路。

  高振东笑道:“不用,分布式计算这一块,我在这之前已经考虑过很久了,也算是有些心得。”

  啊这……池所长喜笑颜开:“哎呀,你看我,怎么忘记了,呵呵呵。”这是真的忘记了,高总工什么时候打过没把握的仗?什么时候做过没基础的事情?

  在他惊喜的目光中,高振东站起身,转身到保险柜那里,“取”了一张软盘出来,转身递给池所长。

  “这个是基础理论,没什么涉及秘密的地方,可以直接转交给你们。这是我关于分布式计算的一些思考,算是已经整理成文了,你拿回去,和同志们看看。随机解密密钥,我回头发到你的邮箱里。”

  虽然不涉密,但是高振东还是走的文件和密钥分开走的标准流程。

  池所长将手在衣服上擦了擦,才伸手接过来。

  此刻他的心痒得要命,软盘就是这点儿不好,什么都看不见,只能看见标签纸上高振东那铁画银钩的几个字。

  《分布式计算》。

  这种感觉,让习惯了在高振东这里拿到东西就先睹为快的池所长,有一点憋出内伤的感觉。

  领导不好当啊,这高低得算是工伤吧?池所长在心里想着。

  不过嘴上可没停下来。

  “太好了,有了这个,我们的信心就更足了!”

  高振东笑道:“这个东西给你,我可就基本上要当甩手掌柜了啊。理论,这里应该是齐全的,从具体立项到集群软件的代码实现,可就都交给你们运算所了!”

  如果没有什么大的意外,高振东是不准备插手的。

  池所长将软盘往兜里一揣,落袋为安之后,才笑道:“那你放心!这支队伍啊,已经被你前后几套大型软件给锻炼出来了。只要有理论的指引,相信我们,绝对没有问题!”

  前后两次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这些,都是大型软件,运算所的同志们在这方面,是真的立了起来。

  甚至高振东可以这么说,在编码的某些具体事务上,高振东还真没有一些同志强。毕竟高振东自己上辈子的编码功底,也就是个中等偏上。

  高振东点点头:“我相信,所以这件事情我交给你们了。这一次这个软件,有很多与底层密切相关的东西,在这方面,你们的经验在国内乃至世界上,都是无出其右的。”

  池所长笑了起来,高总工都这么说了,那看来是真的是这样。这让他心里那个自豪,上升到了新的高度。

  “高总工,我们回去这就请三分厂派驻我们所的两位同志执笔,把计划写出来,尽早报上去。”高振东的三位师弟师妹,师妹被他抽出来搞实时操作系统(RTOS),剩下两位,正好接上这个事情。

  而池所长这么安排,并不是在利用高振东的人偷懒,而是在表示这件事情的主从关系,各方人马在课题里的位置。

  高振东没有反对,而是叮嘱道:“计划在十七机部和十二机部签字通过之后,直接报到防卫委去,这是防卫委的课题,钱也是他们出。在计划里,要注意把这件事情体现出来。”

  至于具体怎么体现,并在计划中落实各部里的位置和作用,就不用细说了,同志们自己会处理。

  池所长高兴得找不着北,连资金都落实了?高总工带头的课题,总是这么顺畅。

  不过话又说回来,就算是资金还没落实,这件事情放到自家十二机部,落实资金也没有任何问题,甚至,十二机部可能还会有一些遗憾。

  他没猜错,这个报告打到十二机部的时候,十二机部领导拿着笔,看着报告,眉头紧锁。

  “这不行这不行……”

  池所长没明白,按说不会啊。超级计算机可谓是国之重器,虽然还没搞出来,但是仅仅是通过简介,池所长就能感受到。

  对于这种事情,就算是没有高总工牵头,只要有点眉目,十二机部也绝对是举双手双脚赞成,更何况还有高总工在里面。

  怎么就不行了?

  “领导,您的意思是……”

  十二机部领导还在摇头:“不行不行,怎么能让防卫委一家去出这个钱,这也太欺负防卫委了,不行不行。这样,你改改计划,这个钱啊,我们出一半。”

首节 上一节 923/9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