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紧,把3号炉烧起来,并投1吨粗钢料进去。”三分厂实验车间的同志接到高振东的电话,马上就忙活起来。
甚至都不用高振东说他要做什么,同志们是知道规矩的,谁的事儿都能问问,唯有高总工的事情,千万别问。
“高总工,预投的粗钢料已经达到您说的那个状态了。”高振东在办公室接到电话,就往试验车间走去。
来到试验车间,高振东一声令下,所有的同志全部离开现场,好在这个炉子是有自动控制系统的,要不然他一个人还真不见得玩得转。
同志们一句话都没问,甚至连“高总,要不要留个人帮忙?”这种话都没说。高总叫离开,就老实离开准没错。
半个小时以后,高振东神清气爽的走出试验车间:“嗯,你们进去吧,那一炉钢已经没用了,你们看着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对于三分厂的冶金试验车间来说,处理试验失败的废钢料可谓是驾轻就熟,搞研究嘛,谁都有失败的时候,就连高总工也不能免俗,过去又不是没发生过这种事情。
反正也不会浪费,作为原料投到其他钢种的冶炼中去就行。
“咦,这批废钢,碳含量有点高呢……”有同志在处理的时候看着在线仪器,啧啧称奇,高到离谱了都。
能不高嘛,里面最少烧了五条轮胎,这个车厂还挺良心,不但有备胎,而且还是全尺寸。
高振东唯一留下带走的是那个电池包,那玩意放进去,5吨的炉子当场就得上天,拆得他呲牙咧嘴的,老费劲了。
高振东回到办公室,一个电话打向了京城汽车厂。
“啊,高委员啊,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京汽厂的厂长笑道。
“这么巧?我也有好消息要告诉你,哈哈哈。”高振东也笑了起来。
啊?那这消息很好了。高委员都这么说,那一定错不了。
“那我先说吧,你的好消息一定比我的来得大,好货沉坛底嘛。”京汽厂长笑道。
高振东没有扫他的兴,京汽厂长兴奋的告诉他关于车身稳定系统初步成功,以及装配国产发动机的高卢赛车在国外汽车大赛上获得总冠军的消息。
高振东高兴得连连叫好,这个车身稳定系统,他只是提供了思路和基础的控制系统、传感器等条件,要说具体的内部技术,可以说是京汽厂的同志一手一脚搞出来的。
高振东觉得自己就是个供应链。
他巴不得事情能够如此,这说明同志们的能力越来越强,自己越来越能放手。
“干得好啊,那啥,装了车身稳定系统的车子给我来一辆,我来帮你们做试验,哈哈哈~~~~~~”
没想到这个看似合理的要求,被京汽厂的同志坚决拒绝。
“那不行,这东西还没经过完整的试验和长测,还不能彻底证明其安全性,你还是等等吧。”
开玩笑,这东西可是直接控制制动甚至动力的,还没彻底证明安全性之前,没门儿!
高振东无法,他知道,这事儿他说了不算,他要是再坚持,估计其他部委的同志就要找他交流工作了。
“那算了,抠门儿啊。”
“那你可是冤枉我了,高委员,这个规定是怎么来的你心里还能没点儿数嘛。”京汽厂长叫起了撞天屈。
高振东开过玩笑,正事倒是不能忘的:“嗯,现在该听我的好消息了。你们不是归到新的机动工业部了嘛?为了向你们新的机动工业部表示祝贺,我这里准备了一点小礼物,有空的话,请你们的总工来接收一下啊。”
京汽厂长闻言就是一个激灵,高委员的小礼物,恐怕不怎么小。
“嗨,你看你,祝贺就祝贺嘛,还带什么东西。那啥,我马上联系我们部总工,让他带领我们过来一趟。”
既然是给新生的部委的礼物,那我们厂的总工去接收就有点僭越了,怎么着也要让部总工去才行,就算部委刚成立,部总工是绝对的忙,但是再忙,高委员那里还是得去一趟的。
毕竟部委虽然是新的,但是人却都是十一机部的老人,对高振东很熟悉,甚至在上层的大部分人都清楚,这个新的部委的诞生,高委员在里面绝对是起到了相当有力的作用,要是这事儿不向他们汇报自己就去了,恐怕转头就得挨剋。
懂不懂规矩啊,人高委员说得很清楚,是给新生的机动工业部的贺礼,俺京汽厂自己可吃不下。
“什么?高振东同志说有礼物给我们?”不出京汽厂长所料,机动工业部的领导一听这个消息,那份喜气,隔着电话线都能听出来。
“对,他说让我们厂去接收,不过我感觉还是得先向领导们汇报一下。”
“嗯,汇报得好,汇报得好。振东同志考虑到我们刚刚成立没有时间,但是我们不能这么没礼貌。嗯,你的考虑是对的,我让总工带你们去一趟。”
机动工业部的确是忙,刚刚成立,千头万绪,领导自己很想去但是分身乏术,于是把总工给支了出来。正好现在主要是行政上的事情,一切没有理顺之前,技术这方面还算是时间比较多。
不过再是紧赶慢赶,当天就去是不可能的,部总工再闲,也没闲到像是个沙地萝卜一样一拔就走。
再说匆匆忙忙的过去,好像对高委员那边也不太尊重的样子。
最终两边商定,第二天早上见面,这个速度已经可谓是神速。
高振东回到家,仔细的整理着材料,不可能一下子都拿出去,那有点太过惊人,一辆21世纪的SUV,就算是经过20世纪60年代的技术适应性改造,但是能剩下的东西依然不少,一下子都拿出来还是有点太多。
毕竟都知道,如果说发动机还算是高振东的本行之一的话,毕竟463发动机就是他搞出来的,那其他的一些技术就显得有些突兀。
把为明天准备的一点东西整理好,娄晓娥也下课回到家。
她这个到底算是下课还是下班,其实还真不好说,应该说都有。
娄晓娥的脸上,带着明显的喜色。
“振东振东,鲎血试验的初步结果出来了,真的是因为细菌引起的!”
高振东一时之间,产生了自己听见了Holy Shit的幻听。
“什么结果?”高振东明知故问。
“对革兰氏阴性菌效果非常明显!”娄晓娥蹦蹦跳跳的把书包放下,捏了捏儿子的鼻子,把长河捏得喷嚏连连。
相比在院子里那个意外因素拉满的“试验”,娄晓娥他们是用实验室里保存的致病菌菌种进行的试验,几乎排除了一切干扰,试验结果的说服力很强。
“阴性菌?阳性菌呢?”高振东笑道。
“革兰氏阳性菌不行,没有效果,不过这已经非常好了,毕竟最麻烦的院感,还是以阴性菌的感染为主。”娄晓娥一点没有因为这种潜在试剂的不完美而感到沮丧。
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点一点的做,哪儿有那么多一步登天的事情。
没想到高振东却笑了起来:“嗯,对,没有效果也是好事。”
这话娄晓娥可就不同意了,她能接受这个技术不完美,但是说是好事,无论如何也挨不上啊。
“这能是什么好事,你别安慰我啦,我没事的,只要能对阴性菌起作用,我就已经很高兴了。”话虽如此,对于高振东的细心和体贴,她还是很受用的,眼睛都笑眯成了一条缝。
没想到高振东却摇摇头:“真的是好事啊,至少有一点点好。”
娄晓娥认真起来,自家爱人的性格她是知道的,这么强调,那必然有原因。
“那你说说,好在哪儿?”她坐正身体,把儿子抱到腿上坐着。
高振东一把将闺女扛到肩膀上,笑道:“你想想啊,这可以作为革兰氏菌的指示剂使用啊,感染组织液鲎血试验呈阴性,那就可以考虑革兰氏阳性菌感染嘛,哈哈哈。”
娄晓娥都惊呆了,没想到高振东还有这么另辟蹊径的一手。
只要鲎试剂不发生反应,即鲎血试验阴性,那么就说明不是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就可以考虑革兰氏阳性、真菌等感染的可能性了,可以说是用最快的速度,筛查掉一条错误的治疗途径。
“哈哈哈,你真是个天才!”这种另类的丧事喜办,让娄晓娥乐得不行,要不是有少儿,可能就要少儿不宜了。
第1391章 “多功能”还是“多不能”(4k)
还别说,对于中重度疑难感染的治疗来说,能排除掉一条错误途径,带来的好处无疑是巨大的,能节约很多时间。
毕竟革兰氏阴性和阳性菌的对症药不说南辕北辙吧,至少也是各有千秋,而且考虑到真菌感染等其他感染的可能性相对较低,只要能排除阴性菌,对于大部分此类病人来说还真是一种福音。
当然,闻臭袜子闻出肺部真菌感染的奇葩不在此列。
娄晓娥觉得这东西更有意思了,实际上这也就是她一时间没想到而已,一种指征非常明确的试剂,能玩出来的花儿是不少的,要不然鲎也不会被抽成那个样子了。
“嗯,接下来要研究机理,找到有效成分,尝试提取,如果能人工合成就更好……”娄晓娥兴致勃勃,畅想未来。对于药品来说,能人工合成的意义远比只能从源头提取要重大得多。
这和养殖业有点类似,虽然都说养殖的没有天然的好吃,但是大部分人没想过一件事——如果没有养殖的,那很多好吃的大概率大部分人是压根吃不到的。
就以竹荪为例,没有人工养殖的时候,干品能干到上万一斤,而且还是20世纪末的上万。
而药品的人工合成比这个还要极致一些,人工合成的能做一些定向选择,杂质还少,就看半合成抗生素和最早的青霉素V、G的对比就知道,优秀得不是一点半点。
所以娄晓娥雄心勃勃,高振东倒是没好打击她,要是能像你想的那样,那鲎就不会那么惨了。
不过娄晓娥的路子是对的,想法没错,那还愣着干什么?夸啊!
高振东把娄晓娥夸得是天花乱坠,最后都有点不好意思。
“好了好了,我也就是想想而已。我化学不行,合成估计是难了,至少提取有效成分总得做到吧。”回归现实的娄晓娥,给自己下了个保底任务。
高振东放下心来,诶,这就对了,有远大理想但是脚踏实地。
必要的时候,高振东并不介意帮她一把,自己的媳妇儿还得自己疼嘛,花点代价也无可厚非,而且这东西是真能救命的,也不算白花。
——
三分厂的会议室里,一条红色的横幅挂在那里。
——“热烈欢迎机动工业部领导同志莅临交流”。
级别上来说,三分厂还是和机动工业部总工没法比的,高振东这个异类另算,他的情况特殊,而且也不好算级别。
这是郑良枢厂长的手笔,这方面他忒熟。不过也就到此为止了,三分厂的欢迎条幅很少,而且最多只在会议室里挂一挂,厂门口是绝对不会挂的。
挂条横幅都会泄密,这种事情也是真没地儿说理去。
“振东同志,非常感谢你啊,我们厚着脸皮,领礼物来了。”在会议室里,机动工业部的总工对高振东表示感谢,还顺便开了个玩笑。
高振东愣了一下,最近几天对“厚”这个音有点敏感。
“哪里哪里,我那就是个玩笑,这件事情啊,还是要你们机动工业部才能落实得了,我这也算是请你们能者多劳了。”
机动工业部总工脸一板:“那可不行,哪儿能开玩笑。你要是开玩笑,我们的礼物可就飞了。”
人们都笑了起来。
总工这话半开玩笑半认真,东西我是一定要的,你可不能反悔。
寒暄之中,同志们都坐了下来。
“看来同志们都很急啊,那我也不吊同志们的胃口了,我这次啊,是想搞一个新车种,和一台发动机!”
卧槽!!!
机动工业部的同志们差点跳了起来,包括和高振东打交道最多的京汽厂的同志,或者说还有京汽发的同志。
京汽发,京城汽车发动机制造厂,京汽厂的子厂,因为发动机供不应求,不但要供应京汽厂自己,还要兼顾供应兄弟厂,而专门划分出来的。
作为和高振东打交道最多的京汽人,京汽发自然也被带来了,就算是没有他们的事儿,活跃个气氛也不错。
就是这些熟人,都被高振东的大手笔给惊讶得跳了起来。
高振东的话,他们可都是立着耳朵在听,生怕错过每一个字。
正因为如此,机动工业部的同志们非常敏锐的听出了高振东话里的玄机,大手笔啊!
“新车种”,而不是新车型。
如果是后者,那大概就类似京汽的3、5、7系列车型,惊喜,但是不惊讶。
但是新车种这个词,可就是另外一回事。
而且还有发动机!463的成功,同志们还历历在目,正在享受着它带来的种种好处,现在又有新发动机?
总工心道,幸亏自己亲自带队来了,要不然,可就太不尊重高振东同志了嘛。
他连忙连连拱手表示感谢,客气道:“振东同志,你这份礼,有点太大了,承受不起,承受不起啊。”
“啊?那我收回去?”高振东笑道。
“那哪儿成!来都来了。”客气归客气,东西还是要拿的。这就和小孩子过年推脱压岁钱一样,姿态可以做,但钱是万万不能不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