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背公正要恳请禅师赐字,就听禅师吐露,一个“忍”字听得他心中发酸。
“以你所修《成盘羽化经》,要想成仙了道,较之正道,本就是难之又难。
何况你在性功之上并无太大建树,又不知避世而居,少惹烦恼是非,将来便是没有灵虚子,也有空虚子作你道敌,你如今又何必自扰,干脆趁早享受,也算是来世上走过一遭。”
伏背公大受打击,还想再求,不料一声虎喝暴响,将他整个法身在峰头上炸开,洒作漫空灵点,好在他那玄功自运,灵点尽数缩回原处,再化成形体。
“孽畜,若非我替你遮掩,你之过往机密早被灵虚子算尽。
此人定是传习了火龙真人的「火散龙文大字」,从他将你法宝算走之事上来看,其在术数之道上,必是有洞玄烛微之能,实在天下奇人之列。
如此超世之才,大约半只脚已经踏出棋盘了,容得你来算计。”
“真没办法了吗?”
伏背公不甘心的道。
“你要是真有决心,夫妇齐心协力,灵虚子纵使天授之才,当下区区四境道行也是无力回天。
可笑你在灵宅之中,一味的瞻前顾后,宁愿隔空施降损人不利已的魇法,也不愿孤注一掷,千里追击,一举灭此大敌,最后反而跑到了我这境界。”
伏背公被说的羞愧难当,可他也有自己的苦处。
千里追击如若能一举功成,就是有巨大风险,他也甘冒。
可是他深知灵虚子不比其他,身上有千丝万缕的干系,旁的暂且不说,就陆道君和地方大师二人,一个重瞳遍观天南,一个神通瞬息千里。
在如今关头当口,那二人定是有留神于他,但凡自己有所异动,必遭霹雳手段。
“也罢!”
禅师一副松口之意,在轮光中抬起一条玄色虎臂,在颈后一拔,一撮虎毛拔出,被轻轻一送,化成个玉色虎符,“此符中存我念头化身一道,可保你放手一搏尔。
事后,你便去谷禾州兰荫方北边的翻浪山一趟,为我效个死力。”
伏背公本来还觉欢喜,听到效死力一说,伸到虎符前的手如同触电一般,猛抖了一下,他知道禅师从来不打诳语,说让他效死力,就真是如此,不打折扣。
“好!”
他一把捏住虎符,又道:“还请禅师为我占个吉凶!”
“去吧!莫要得寸进尺。”巢窝之上那颤动不定,如万千金尘在虚空中明灭浮沉的轮光之内,伸出的玄色虎臂一个前推,将伏背公推到九真之地外。
半晌后,虎臂捏指掐印,默算了起来,忽的虎臂一抖,轮光如风烛狂舞,其道:“算不得,真是算不得啊!”
第679章 引见,见分晓
自寿头女拜入匡山杏林一脉事了,季明便在筹算下一步请白鹤童子一事。
他先是往黄庭宫白虎堂玄玄鹤翁那里去信一封,这位将成阳神的前辈可是延寿宫中神将,也是白鹤童子的心腹爱将,面见白鹤童子尚需对方引见。
说起来,本来在广元水府探宝之时,他还想找个借口,让元刃师太在探宝后,将自己引荐给鹤翁面前,留个下印象,好于日后多加接触。
不过没想到水府一行,其中波折甚多,虽如愿谋得两极金磁石母,又将飙轮神车等物潜藏,但是对于黄庭宫而言,自己怕是已在怀疑的名单上。
如果这封信件没有回音,季明就得开坛作法,看看能不能得到白鹤童子的回应。
对于这个法子,季明心中实在没底。
在他看来,贺宴之前,白鹤童子必是受到老星君的“迁怒”,也定然知道是因他缘故,许是这“迁怒”雷声大雨点小,这才没有找上他。
但如果季明开坛作法,主动烧符传念于天,来尝试联系那位白鹤童子,对方也不大可能会给好脸色,所以玄玄鹤翁这个中间人极其重要。
季明等了数周时间,一边关注着黎岭旱区的情况,一边等待着鹤翁的回信。
黎岭中的情况可谓是触目惊心,天幕昏黄,云翳片无,唯热风卷地,炙烤莽荒,白骨露野,尽管他已经给予岭中一线生机,使蛮寨可以举寨迁徙谷禾州安置,可愿意迁徙的蛮寨仍然只占少部分。
法旨既下,便难挽回,也不可挽回。
所谓君无戏言,可能季明这等正道真人,天宫上吏,更是无法朝令夕改,况且一旦改了,鹤观的心气便败,他这多年威望也将一朝尽丧。
最坏的结果,早在法旨下达之前,便已在预料之中,也在接受之中。
斗法,尤其是同伏背公这等旁门胎灵五境斗法,或许还得加上其道侣爱妻浣纱娘娘,这就是两位五境,所以更容不得半点的脉脉温情。
天道不仁,苍生蝼蚁,正显此处.
而黎岭这等化外之地,更是不受苍天眷爱,生灵比蝼蚁还轻贱几分,否则季明这道法旨尚需斟酌。
就在外界物议沸腾,天南群妖,及其旁门散流之众,共论季明残民罪状之时,寿头姑和鹤翁的信简,几乎一前一后的抵达雁虚山漱石洞。
信简中,鹤翁没有拒了他的请托,愿意帮他同白鹤童子递上话语。
同时鹤翁在信中,也言明两点。
其一是希望他早降甘霖,莫因一人之利害而降罪于一地生民,即便蛮民不受教化,处于化外之地,杀之无有劫难加身,可至此人心向背,焉知来日祸福。
其二便是请他帮忙,算出几个潜匿穷荒海外的妖人。
“看来我这处的事情,天南海北有许多人关注着。”
季明心道。
他将信简一翻,这背面刻着三个名讳,就是鹤翁托他推算的妖人,他心知玄玄鹤翁,或者黄庭宫是借此衡量的在术数一道上的功力而已。
利用推算之能来收取离断钩玉一事,季明没有掩盖,也没有让太平山掩盖。
若尚在一二境时,他定会小心翼翼掩藏此能,作为底牌杀招,可如今已是金丹四境,大大方方的展露出来,更具有威慑力,特别是在当下的时刻。
因不久将谒见白鹤童子,不对,到时候该称白鹤老祖,季明叫来寿头女,叮嘱了一下需要注意的细节。
寿头女刚从匡山回来,她的道籍已经转入匡山杏林一脉,百草子代师收徒的仪式已经完成,好在百草子师傅已经亡故,山上只有个百草子的老母在主持大事,不然她还得在匡山折腾许多。
在被授《长春真功》之后,因和灵虚子的约定,她又立刻赶了回来。
本来照灵虚子私下透露的一些意思,寿头女以为自己去往匡山后,除了修行之外,须得兼顾着监察百草子的情况,防范此人祸心暗藏,再施毒计。
只是这个提前的约定,一直让她百思不解。
她也没细想其中,鉴于灵虚子的推算之法,寿头女早已敬若神明一般,在她看来,灵虚子迟早是仙神之流,何必探究其中深意,照做便是。
“谒见白鹤童子!”
寿头女饶是已认定顺从灵虚子的安排,可乍一听到自己将要去见白鹤童子,还是被震得头脑发晕。
这白鹤童子是谁?那是三命老星君的嫡传弟子,更是被称为「苍天三色神鸟」中素鸟的第一位古嗣,从来没有灾劫加身,号为福德仙禽。
她曾听师傅裴仙说过,白鹤童子上古之时便常居于瀛洲琼台,在上苍的身前朝夕侍奉,有宣旨递信之职,真乃简在天心,万不能惹。
“兹事体大,道兄慎重,万一那白鹤不喜我这性子,反而不美。”
“什么道兄,太平山和杏林一脉渊源深远,你可改称师兄了。”季明脸色一板,纠正了称呼,又道:“放心,白鹤老祖就是个顽童的性子,我料定此事十之八九能成。
届时你便有入天曹,而列仙班之机,一步登天,绝非妄想。”
“道兄.师兄。”
寿头女轻唤一声,只觉莫名亲近。
这么一打岔,略冲淡了些心中震撼之情,她迟疑的道:“我这玉枕穹隆,皓发如鹤的宝相,当真能够得到白鹤老祖的青睐眷顾吗?”
“到时自见分晓。”
说完这话,二人又谈了些匡山中的情况。
那山上成片的功德杏林着实给寿头女不小的震撼,还有医道秘炼之物归元针,能取修士道脏本元,她在海外有所耳闻,倒没真正见过。
说到这里,季明神色严肃的让寿头女注意一位旁门老祖——哭麻子。
他第二元神之身蚩神子当年在千花洞中,可是见识过黄躁子施展《元参木须神法》,化吸他人真炁的的厉害,也从哭麻老祖处学得此法皮毛。
不过因从妖尸戎华口中得知此神法乃是老祖所创《万化归元魔藏》的删改版,便也断了参透了解此法的念头,那时就担心一旦参修,第二元神会被埋下某种克制手段,这手段在旁门之中并不新鲜。
他之所以提醒寿头女,就是因为《万化归元魔藏》除了化吸他人真炁外,还可夺他人道脏本元。
这与归元针有异曲同工之妙,再加上老祖同百草子有旧,其中可疑之处实在不少,可惜哭麻老祖外粗内细,已遮掩了二者其中过往的联系,季明丝毫推算不得。
要不是蚩神子已被盯上,季明还真想看看哭麻老祖那《万化归元魔藏》的玄妙之处。
另外昴日星官可是许了蚩神子,可在每年三月十五的三元节中,元神遁下地府,去阴阳一线中的金鸡岭跟随他学法修道,这等的珍贵承诺,堪比稀世奇珍。
这可都是机缘,却只能错失,毫无办法。
也不知老祖如今身在何方,他还真是怪想念的。
“罢了,再算一算老祖的动向,还有伏背公的。
虽然他们本身推算不出,可是照我总结的经验来看,可以推及他们的身边人,一层层抽丝剥茧之下,照样可得线索,就是费神费力了些。”
季明心中暗道。
第680章 推算,夫妇心
“太累了,感觉已经虚耗过度。”
“从现在开始,爷爷我不算了,太不拿我们当人看了。”
“大瞳,你是不是糊涂了,你本来就不是人,小圣爷本来就不该将我们当人看。”
“二瞳,你个蠢蛋,要不是你每次都有求必应,咱们怎会这样操劳,隔三差五的帮他运筹推算,精干神耗,咱们可还是他术数上的老师。”
“好了。”
季明在两肩上一抹,将肩上的大瞳子和二瞳子捧在掌中,睁着一对浊白无瞳的眼睛说道:“我保证,这是本月的最后一次,就算一个人就好。”
他本来还想着算一算哭麻老祖和伏背公这两位,如今见瞳子神闹着抗议,姑且就先算一算伏背公了。
“小圣爷,我要离家出走。”
二瞳子在掌中弱声弱气的说道。
大瞳子很是赞同的说道:“对,离家出走,这个法子好,咱们让他当个睁眼瞎。”
这时候,舍利磁瓶晃了一下,几滴星流浆自瓶中倒流而出,悬在季明一对白眼前,顿时两个瞳子神再无怨言,一起直勾勾的盯着那几滴星流浆,渴望之情溢于言表。
“小圣爷,我不走啦!”
二瞳子果断放弃离家出走的念头,从掌中一隐,回到季明的眼中,趴在下眼睑上,捧着星流浆擦拭着自己的瞳仁脑袋,舒服的哼鸣着。
“哼!”
大瞳子还在硬挺着,季明轻笑一声,说了两句软话,才将这大瞳子哄回眼中。
待瞳子神们用过星流浆后,季明这才开始推算起来。
这术数的进步还是得多学多用,多学他是很难指望,自己的天赋实在不高,那就只能在多用上面寻求进步,毕竟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
在瞳子神的帮助之下,季明很快有了感应。
他没有推算伏背公,此人道行高出他一个大境界,身上干系太大,难推内情,所以他重点推算的是浣纱娘娘如今最受宠爱的三弟子。
这浣纱娘娘本有六位弟子,那大弟子笼夫人和二弟子鬼寡妇罗辛辛俱是先后陨命在外,故而对剩下几个弟子尤其宠爱,其中又视三弟子亲如已出一般,向来是带来身边,早晚悉心教导。
推算这位三弟子,可比推算伏背公,及其浣纱娘娘容易许多。
很快,他就推算到一些信息,就在本月的朔日(初一),伏背公从外面回来,面上喜色甚多,还当着浣纱娘娘的面,赏给这位三弟子一盒贝珠,一坛子精纯阴煞。
伏背公外出这事,季明以前就一直盯着。
不过关于外出所为之事,伏背公藏得很严实,似乎只对浣纱娘娘一人讲过,季明实在难以推算出来,就是那些在潜伏五仙教的暗桩也不知其中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