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冥画皮卷 第132节

  唐七郎稍微犹豫一下:“可以说是灵丹妙药,有洗髓伐脉的功效,或者说这东西能叫人用药的时候更有效。宗主,你现在不答应我不打紧,反正离着盟会还有些日子呢,我就是想说——”

  他往孔镜辞那边看了一眼:“素华派能给我的我们天工派一样能给,他们给不了的我们也能给的。”

  李无相也往那边瞧过去。

  孔镜辞正在跟赵玉说话。她做盛装打扮,光彩照人,赵玉在她面前显得不起眼儿极了。两人的身份其实也天差地别,一个从前是三十六宗最底层门派的底层弟子,且修为废掉了;另一个则是三十六宗最强大的五派之一的青年翘楚,甚至应该还是个元婴,这种差别是能比得上城中乞丐与富家子弟之间的身份悬殊的。

  可或许因为赵玉的那种慢吞吞的性子,她倒并不显得很局促,好像对这种事的反应都要稍微慢一点。

  孔镜辞掩着嘴,避着一旁的陆怀远与刘含章跟她说悄悄话,赵玉就并拢双腿、把双手放在膝上听着。听了一会儿,露出个稍微惊讶的表情,孔镜辞就笑着对她点点头,把自己耳朵上的那对珍珠耳坠取了下来。

  她递给赵玉,赵玉忍不住伸出手,正要接的时候却顿住了,来看李无相。

  说实话,决定来大劫山的时候他没想过自己会这么受欢迎,还以为得上演几出扮猪吃虎、被人反复瞧不起再奋起打脸的戏码——这一路上他自己都已经手搓出六枚剑坯了,就是为了到了山上好打架。

  可现在意识到,自己成为了一枚极重要的砝码,所滚动的方向,就能决定一杆正处于微妙平衡状态的天平倾向何处。

  正常人对待这种砝码就两个态度:能搞到手最好,如果入手实在困难,那就毁掉。

  让人觉得自己或许快要被某方势力搞到手了,也有两种处理方式。第一种是先与谁都不接触,最终选定一家。另外一种呢,则谁的好处都收,叫人逐渐加大筹码。

  李无相一则觉得自己这回上大劫山原本就是占便宜来的,二则觉得,沉没成本这东西可以叫人不至于轻易想到一个“毁”字——他就对赵玉遥遥点了点头。

  赵玉这才又伸出手,但孔镜辞没把耳坠交在她手里,而伸手在她的鬓角拨了拨,为她把耳坠戴上了。

  这东西此前戴在孔镜辞耳上时,李无相只觉得叫她双颊生光,显得整个人的皮肤莹润洁白,现在一上了赵玉的身,他发现这东西的效用远不止那些了——赵玉脸上、脖颈上的疮疤看起来其实更像是色斑或者胎记,并没有特别凹凸不平。而现在她的面目上似乎也镀了一层蒙蒙的清光,他目力这样好,离得这样近,可竟然已经不大能看清她脸上和脖颈上那些深浅不一的色斑了。

  孔镜辞就又抬手划了一个圈,于是赵玉面前现出一层薄薄的水气,很快聚敛成一汪竖立着的水面。赵玉往里面一瞧自己,立即呆住了,盯着看来看去,好半天回不过神。

  这时候孔镜辞就转脸来看李无相,对他意味深长地一笑。

  他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赵玉并不值得她赠送自己的随身宝物,可要是李无相的女人就不同——看起来唐七郎和孔镜辞都对两个人的关系有点儿误会了。

  这种误会他倒是懒得解释,就只对她也笑了笑。

  唐七郎把目光从赵玉脸上收了回来,用一种戏谑的语气说:“看来孔师姐知道宗主你不愿意帮她成仙,现在打算把心思花赵师妹身上了。我觉得她这倒是太小看宗主你了——像你这样的剑侠,刀剑风霜的,怎么会被儿女情长困住?她们素华派的人实在格局太小。”

  在李无相来处,“成仙”是一个挺好的词儿。但是在这个鬼地方他现在是一听到“成仙”就要应激了:“成仙?什么成仙?”

  唐七郎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微笑起来,好像觉得事情变得有趣了:“宗主你不知道她们素华派的事吗?啊,这就有意思了,不过你先别怪罪我,那天晚上我们打坐调息的时候孔师姐同你说话,我是不小心听着了几句——只是我出定比较早,无心的,哎,我也没办法啊。”

  “这没什么所谓。总之也没说什么要紧的。”

  唐七郎出了口气,嘻嘻一笑:“那我就有话尽管说了——宗主你之前没好奇为什么我们五派却来了六个人,她们是姐妹俩儿来的吗?”

  李无相之前猜想的是,孔镜语是孔镜辞因故无法收回的阴神。这么看唐七郎还知道些别的——在幽九渊附近的时候他们这几个人虽然心思各异,但也算相处融洽和谐。可现在平安回到了大劫山,为了各自的宗门利益,似乎要开始各施手段、相互拆台了。李无相就只说:“因为是孪生,感情要好?”

  “啊,是孪生不假,感情要好也算不假吧,不过都不是因为这两个,而是因为离不开。”

  “她说过她们姐妹两个修行过合击的法子,做妹妹的受了伤,所以有点异于常人。怎么,这是还有什么内情吗?”

  “哈哈,这说法也算不错。不过,他们素华派可没一个不是孪生的。”唐七郎稍稍一顿,看了看李无相的神情,接着说,“她们两个,孔镜辞、孔镜语,其实算是一个人。宗主你是知道太阴炼形术的吧?素华派的法子就跟太阴炼形术差不多,所以说呢,孔师姐,跟你我都不同,她算是仙,不算是人了。”

第214章 恐怖的大劫山

  李无相知道青囊仙,知道鬼仙,也知道修鬼仙的太阴炼形术——赵傀当初在炉灶里做的事情,就是太阴炼形术的变化。

  唐七郎说孔镜辞的这个“仙”,估计也是不是什么正经的仙……难道跟自己类似吗?

  李无相不动声色:“这车子不大,这种话你方便在这里说吗?”

  唐七郎就往孔镜辞那边看了看——孔镜辞和赵玉坐在车尾,此时还在说话。她似乎从葫芦里取出了些散剂、膏药,在教她怎么用,并没再看这边。

  而他与唐七郎坐在车头,双方之间隔着刘含章与陆怀远,说近也不近,说远倒也不远——如果是他这青囊仙竖起耳朵认真听,是能听到些字句的。

  唐七郎笑了笑:“之前我们在葫芦里的时候,孔师姐不是也说过我们之间可能有人图谋不轨吗?那时候她也不怕我们听到啊。再者说,素华派这功法也不是什么见不得的人的事,除了咱们这五个大派,三十六宗余下的,有许多人都巴不得能帮他们成仙呢。至于那些不是三十六宗的,更觉得是天大的福缘了。”

  “其实他们素华派的功法,也算是另辟蹊径。太阴炼形术的想法是,一个人修仙,就是为了叫自己神志永存、不死不灭嘛。所以只要能满足这点,何必追求什么肉身成圣白日飞升呢?假死渡劫、抛却肉身,成个鬼仙一样可以神志不灭的。”

  “不过咱们这些人,既然有幸入得了三十六宗这样有传承的宗门,谁会真乐意去做一个鬼仙呢?三十六宗的元婴、阳神,同宗主你们的剑宗没得比,但也算是大道的。所以就有不少人会在太阴炼形术这件事上花点别的心思——他们素华派的祖师爷就是。”

  “不过也是他们的祖师爷得了与众不同的宝贝——他们素华派的镇派之宝是一对玄珠,有炼化生机的神通。他们的祖师当初是成了真仙了,但三千年那场大灾之后,素华派也没了传承,这时候他们的新任宗主就在琢磨——太阴炼形术是舍弃了肉身假死渡劫,但要是不舍弃肉身,再假死渡劫呢?”

  听他说这些的时候,李无相就又忍不住想到了赵傀。这么看那家伙也算是个惊才绝艳的人物了,要是没撞上自己,搞不好真能成个一代宗师了。

  “但是假死这种事可不好做,你得骗过幽冥使者。他们素华派的法子呢,还不能只是骗过一次,还是得好几次。所以他们的办法就是,投胎。”

  唐七郎嘴上说不在乎,这时候倒的确是将声音放低了,又往李无相身边稍稍凑了凑:“宗主你想吧,一个人死了,投胎了,肉身是要新长出来的。咱们修行人最麻烦的是什么,不就是修肉身吗?要是这肉身就是自己的,或者,自己把自己生出来呢?”

  李无相也算见多识广,到这时候也愣了愣:“啊?”

  此时唐七郎脸上没有那种淡淡的戏谑之情了,反倒郑重严肃起来:“所以素华派全都是女修。一个女修刚入门,先练她们的素华的心法,等修到了结丹的地步,金丹一成,就是一粒元婴阳神的种子。”

  “到了这时候,却先不去修元婴了。因为世间这么多的修士,倘若资质不算好,那是没几个能在青春寿元耗尽之前成婴的。于是这时候,就用到他们的镇派之宝,那对玄珠——找一位境界高、年纪轻、总之是资质好的男修,以玄珠摄取他的元阳,再将这一点元阳炼化,素华派的修士就将玄珠之内炼好的纯阳之气度入体内,结成个珠胎。”

  “这珠胎可不是一般的胎,而是以修士的金丹与纯阳之气所化,可就相当于另外一种元婴了。这时候,这修士一边养胎,一边慢慢将自己的神识渡入其中,等到胎成离体,二者就共用同一神识了。这时候再以他们的镇派之宝催化生机,一两年的功夫就长到与原身无异——”

  唐七郎微微出了一口气:“而这具新的,是什么修为?说是金丹也可以,说是假婴也可。我知道你们剑宗管我们三十六宗的元婴叫做假婴,那素华派这时候成的这假婴,连寻常的假婴也还有不如。不过这不要紧——这得了新的身子,这新生的寿元也可就是一个金丹巅峰的寿元,加上资质又好,岂不是等于一个人一出生,就是金丹修为了吗?往后要省多少事!”

  “然后,再带着这新生的慢慢修行,这新生资质既然好,进展自然也是快的。等原身的青春寿元所剩不多、或者受了什么难治的伤害,这时候再用太阴炼形术假死——寻常的假死,自己是成了无所凭寄的鬼仙的。素华派这假死,魂魄却是去了新的肉身,幽冥使者来看了也挑不出什么毛病的。”

  唐七郎叹了口气:“宗主你说,她们这法子是不是成仙了?咱们这边,是叫她们胎解仙的。帮了她们的人也有好处——既然是用素华派的玄珠取得他们的元阳,那这男修就能用这玄珠炼化自身、提纯精气,修为不但没什么损失,还能精进不少。像你们剑宗的真仙体道篇原本炼的就是一口纯阳气血,这玄珠对你们来说更是大有帮助,所以嘛,孔师姐如今应该是觉得志在必得了吧。”

  李无相现在明白孔镜语为什么看起来就像是孔镜辞的阴神了——按着唐七郎的说法,的确是比假婴还要不如的假假婴。而按着他自己的看法……这岂不就是克隆了!

  素华派的想法与赵傀当初的想法其实是差不多的,只不过赵傀差在没有她们的镇派之宝,所以在娄何所传的基础上选择了一个更加激进的法子——炼成具有太一灵气的皮囊,一劳永逸。

  “她之前说她们练一种合击的法子,出了岔子——”

  唐七郎点点头:“嗯,我们听说过这事。唉,其实要不然,这回素华派修行正经的就是这位孔师姐了。但就是因为她练功出了岔子,所以那新生是要废掉了。宗主,懂了没有——这大劫山上有一个算一个,谁比得上宗主你的资质好?我猜……你成婴只花了三十来年吧?”

  李无相偏了下头:“怎么这么说?”

  “因为你做事吧——宗主你不要见怪——有时候很老成沉稳,有时候却又胆子极大,昨天嘛,更是有点悲天悯人。我猜老陈沉稳是因为你的阅历多了,胆子大是因为跟剑侠相处得久了,悲天悯人呢,则是因为从前出身世家,必然比我们这些人过得还要好得多了。”

  李无相就只笑了笑。唐七郎就说:“所以孔师姐现在很需要人帮忙,她余下的青春寿元在我们看来,还长着呢,但在她们素华派看来却已经该着急了。

  李无相点点头:“你说我们修剑侠的很适合用她们素华派的玄珠,那东西具体怎么用?要带在身上时常来炼,还是说用一回就行?”

  “应该是用上一些天的功夫就行了。毕竟是炼化人体内的纯阳之气的,余下的气息总要慢慢生发出来。不过他们素华派的玄珠的功效,我刚才跟宗主你说过的我们天工派的妙药一样做得到,且不还拘男女。”唐七郎认真地说,“素华派也许有野心,但我们天工派倒是不强求,只希望三十六宗同心协力,不再一盘散沙就好。我知道孔师姐对你说,倘若你不做掌印宗主就如何如何,但我们天工却要说,宗主你想做掌印宗主,我们也一样鼎力支持——我们只需要善缘即可。”

  这些人说话一个比一个好听,看着各自全有本钱。目前来看素华派的是玄珠——这东西李无相其实觉得很适合自己。他眼下有极多的丹药法材,却都需要时间慢慢消化,在路上的时候不止一次想过要有什么法宝能叫他一天做三四天用就好了。

  听唐七郎的说法,玄珠这东西似乎有点类似的功效。

  不过天工派的东西其实也不错,他们的灵丹妙药真像他们所说的那么灵、那么妙的话,无论薛宝瓶、曾剑秋、赵玉,全是用得着的。

  但陆怀远和刘含章两个人怎么回事?榆木疙瘩吗?还不找机会向自己示好?李无相现在真挺想见识见识三十六宗还有什么宝贝的。

  接下来的小半天路程就没什么波澜了。途中停了两回换马,等到太阳逐渐西倾的时候,就远远看到了大劫山。

  瞧见这山的时候李无相就明白为什么当初李业给它起名叫“大劫”了——这从前是一座火山!

  它的主体,在很久很久以前应该是非常标准的火山锥,在一片平地上突兀而起,有极强的视觉压迫感。

  但之后的什么时候,应该是遭受了重创,东西两侧的山体都倾塌了,往两边滑出了极远的一段距离,变成拱卫在两侧的两条低矮小山脉。

  因此余下的这大劫山主体显得尤其高绝,看着像是幽九渊里被放大了数十倍的九诛峰。

  它南北两侧植被茂盛,坡度很缓,在半山掩藏着许多楼阁,因为此时已近黄昏,斜阳余晖映在那些楼阁顶上,就映射出连片金灿灿的辉光,好像那些建筑全是金顶。

  而它的东西两侧则多是裸露在外的岩壁,如今仍是夏末,那岩壁上却似乎在升腾袅袅的雾气,仿佛是冬日里的景象。

  唐七郎见着他盯着那烟雾看,立即说:“那就是紫烟,在附近也算是盛景。太一大帝未成道的时候还在这里吟过一句‘日照香炉生紫烟’,这是在各门各派都有记载的,倒不算是民间乱传的。”

  李无相点点头:“这山上有温泉之类的吗?”

  唐七郎笑了:“有的。寻常时候有人也会来这里泡温泉的,大多都是宗门里的修士。”

  “那……那些紫烟有毒吗?”

  “嗯。是毒瘴,但也有妙用。不少门派来这里取毒药炼制些药剂之类。”

  李无相深吸一口气:“所以这山是什么时候塌的?三千多年前吗?这紫烟是一直从三千多年前冒到这时候的?山上的温泉这些年是变少了,还是变多了?变冷了还是变热了?”

  唐七郎被他问得有点儿发懵,愣了一会儿才说:“塌倒的确是三千多年前塌的。应该就是那场大战时候的事情吧?紫烟我不知道,各门各派取用,没见过少。不过温泉这事宗主你倒是问着了——如今是比从前多了的。业朝末年的时候,大劫山上应该只有四处温泉,到现在别说是多少处了,大大小小已经多得数不清了。宗主你问这个做什么?”

  李无相觉得自己的脑袋有点儿大。他前世的时候不怎么懂火山,至少没懂到看一眼就知道是死火山还是活火山的地步。

  但是,一座火山,三千年前被什么神通搞塌了两边,打那之后山壁上一直在冒烟,山体上的温泉还在变多……他怎么觉得都不是什么好事!

  “唐师弟,你知道火山这事儿吗?”

  唐七郎微微皱起眉:“宗主指的是哪一派?德阳附近的宗派吗?”

  李无相抱着最后一丝希望问:“不是宗派,是山,会喷火的山,喷地火的山——听说过没有?”

  唐七郎愣了愣:“有这种事?闻所未闻啊……不过宗主你说的是地火之精吗?那东西我们天工派倒是经常用得到的。”

  “地火之精是——”

  “是先要取精铁,然后——”

  李无相明白了。事情好像变得有点儿麻烦了。

  刚才瞧见这山的时候他在想三十六宗的人既然选择了在这里搞大劫盟会,应该是有法子压制可能喷发的火山的。或者,就是自己并不懂怎么判别一座火山有没有什么喷发的危险,而人家是懂的。

  可现在看这世上的人应该连“火山喷发”这事儿都没听说过!

  应该是自李业来到这世上、带着这里的人从蒙昧时期直接步入中古时期之后,至少中陆上没有过火山活动!

  他真的要跟这群人上山吗!?还一待就是好一段日子?!

第215章 稳住

  他想到这里的时候,前面路上的人又变多了。道路两旁不再是连片的田地和草甸,而渐渐出现村落。

  寻常印象中的村落一般是建造在田地当中,以便村中的农夫下地耕作。而大劫山附近的村落却多分布在道路两旁,靠着大路的一边全是类似薛家的那种全开门的厢房,房前都挑着幌子——食铺、脚店、货行、成衣铺、刀兵铺林林种种一应俱全。

  他们经过时路边的人不少,看得出许多都是远道而来,暂在这里歇脚。李无相边想火山的事边往两旁看,就瞧见了特别熟悉的一幕——

  一个瘦高的男子,看着五十来岁,白白胖胖,穿着藏青色的道袍,头发胡须光亮,打扮得很精神,此人背着一柄剑,手持着拂尘,正在一家食铺前站着,微微仰脸吆喝。

  吆喝的是他面前的十来个人,看衣着打扮日子过得都该不错,甚至称得上富裕。因为其中好几个还带着仆从,此时正在叫仆从为自己持扇风,还有的借了食铺的桌子,将自己携带的吃食摆出来用。

  穿道袍那男人一边用袖子抹脖子和脸上的汗,一边抬手指着远处的大劫山方向高声说话,因为这附近人多车多,李无相也仅只能依稀听着些片段——

  “……下人是不行的啊,我只收了你们的钱,下人也算人,要带上去也要一千两……”

  “……等太阳一落就要上山,今天的时辰是对的……”

  “……到时候跟好了都跟好了,迷在山上道爷我可不能回去找……”

  这像什么?他前世时的导游!

  类似这人的还不止一个,路边至少还有五六队。在屏山城的时候他就听到有人吆喝说要带人往大劫山上去,到了此地倒是见着真的了。

  唐七郎说整座大劫山都被下了禁制,寻常人是上不去的,就连一些修行人也只能勉强勘破些阵脚、迷雾,在大劫山周边瞎转悠,看样子这人就属于那种人——半瓶儿水,只能招揽些富有的寻常人。

  在琢磨要不要跟唐七郎上山的时候,大劫山还很远,瞧着至少还有百余里地。等他稍稍分了心看看路旁这些人的时候,车子也只粼粼地行走了几十步的距离而已。可是等到车子出了这片村镇、三匹马再只行进百多步之后,原本瞧着还远的大劫山却忽然把面前的天空填满了。

  一整面山壁像是忽然从前方压过来的,顶天立地,遮掩了斜阳余晖,在大地上投下广阔深沉的阴影。前面的平原不见了,郁郁葱葱的树木像齐刷刷的巨人一样填满视野的正前方,原本还算是宽阔的道路被衬得像一条小径,怯生生地蜿蜒进参天的林木中去。

  左右两旁,三千年前倾塌下去的山体变成两道屏障延绵着,淡紫色的烟雾也就随着它们一同延伸,将视线所及之处前填满了,仿佛天地之间就只剩下这么一座大山了。

  唐七郎见着李无相脸上一瞬间的惊愕,还觉得这位剑侠是为眼前瑰丽雄壮的奇观所摄,不由得心折了。

  就深深吸入一口气,开口说:“宗主闻到了吗?硫黄本是火中精,汞结丹砂最通灵——这大劫山是世上一等一的灵气浓郁之地了,只闻着一口就是药香。刚才咱们瞧见的那些人是找不到这条路径的,只能带人在两侧的山脚下转转,可即便那么走一走,也能嗅得到大劫山上的铅汞丹药气,就说,这是太一大帝还在山里炼丹呢!”

  药香个鬼啊!到了这时候李无相只稍稍一嗅,就闻到空气中浓烈的硫磺味了!

首节 上一节 132/1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