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枭贼 第109节

  “花王的身法,和魔君乔北溟极为相似。”

  朱温笃定地道:“她不仅是明教的花王,还是魔门的传人,魔门又回来了。”

  田珺尚在愕然,一个清冷的声音骤然响起。

  “难怪。我与她相识多年,但亦知明教中人,几乎均是豪气干云之辈,哪怕做了叛徒的鬼王明世隐,也堪称豪杰。”

  “可她的行事作风,却和明教其他人全不一样。”

  朱温眸光投去,只见黑衣飘飘,如风而至。

  “杨兄,久违了。”朱温笑了笑。

  其实一天前刚刚见过。

  但于泰山绝巅之上,通过大夏龙雀凶刀感应乔北溟留下的精神印记,回到四十年前观摩那场生死血战后。

  再会杨行密,不由令朱温生出恍如隔世之感。

第146章 魔门往事

  贞观三年年末,大唐太宗皇帝以卫国公李靖为帅,节制十万大军,多道讨伐东突厥。

  颉利可汗数次战败之后,率数万残军退守铁山。李靖当机立断,率一万精骑发动奔袭,令后来的邢国公苏烈以两百骑作为前锋。

  不待李靖抵达,苏烈就已凭借鬼神之勇,把整个突厥营地搅了个天翻地覆。突厥国师毕玄,与魔门两派六道中的魔相宗掌门,绰号“魔帅”的赵德言,联手迎战苏烈,被苏烈纵马持槊,冲突二十余个回合,击杀当场。

  击杀两大强者之后,苏烈驰马凌蹈,如入无人之境,砍杀突厥兵士无数,犹如割草。追随他的骑士亦各个奋勇,好似天兵天将下凡。

  毕玄乃是隋末的天下三大宗师之一,赵德言也是仅次于“邪王”石之轩和“阴后”祝玉妍的魔门第三高手。

  此役固然因李靖攻灭东突厥,活捉颉利可汗而闻世。但苏烈苏定方在此战中表现出的武勇,也被评价为——不逊昔年楚霸王。

  无论是三大宗师之首宁道奇,或者“邪王”石之轩,在世人眼内,武艺都不足以与苏烈相提并论。

  这一战给予同突厥高度合作的魔门以极大震慑。到了高宗朝,邢国公苏烈以万余军队,大破阿史那贺鲁十万铁骑,一举攻灭西突厥,顺便彻底将魔门赶到了泰西之地。

  李靖和苏烈,正是近人评价的大唐历史六大战神中,最强的二人。四帅的老师,故凤翔节度使、检校司空石雄,也位列其中,被称作“大唐最后的战神”。

  “瞧上去,尤滴就是乔北溟的徒孙或者徒曾孙。”杨行密说出了花王的真实名字。

  尤滴,娇滴滴的尤物,真是人如其名——前提是不知道她皮囊下的魔女本质。

  朱温道:“四十年前,乔北溟为了立威,挑战击杀了少林寺、上清派、藏剑山庄、唐门、文渊阁五派的门主,拉的仇恨可太大了。也难怪这女人一直不敢公开身份。”

  魔门已经离开中原两百年,朱温对这群鬼鬼祟祟的家伙,还真没有多少了解。他只知道,魔门历史上强者极多,但作风冷酷自私,沉迷内斗,因此搅风搅雨总是失败,在所依托的突厥人衰亡后,也落得个远遁西方的下场。

  此外,朱温的大夏龙雀宝刀,是王仙芝从乔北溟手里抢下来,再经过黄巢借花献佛,转赠给朱温的。

  铸造宝刀的赫连勃勃大王,也是魔门历史上一位魔君。此人在五胡乱世中击败刘裕北伐军留守关中的部队,夺取关中,悍然称帝,建立大夏国,传国两三代,才被北魏所灭,算是历代魔君中相当成功的一位了。

  杨行密瞧了瞧朱温背上仍在绽放红光的龙雀宝刀:“可巧了,杨某的墨魂剑,也是历史上一位魔君所铸。”

  如杨行密所言,两人与魔门均有因果。

  朱温放开了田珺的手臂,在山顶点上香供,祭奠王仙芝盟主。

  杨行密也点起了香火,却是为了祭奠藏剑山庄的上代庄主,也是他死在魔君乔北溟手里的师祖。

  “那个老女人是魔君乔北溟的传人,也是你师门仇人。”朱温问道:“杨郎君还打算继续与她为友吗?”

  “今日之人,不应被前代仇恨束缚。”杨行密回答得很平静:“杨某人不负故友,但也不愧于心。”

  杨行密当然可以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若非杨行密提前示警,面对百花羞掀桌后的突兀袭击,朱温必死无疑。

  田珺在一边听着两人说话,想到若非杨行密突然出现,自己和朱郎卿卿我我,恐怕现在已经在这绝巅上体验初吻滋味了,不由有些生闷气。

  但杨行密提前示警,无论如何救了朱温一次性命。

  况此人俊逸逾恒,气度绝人,田珺倒也没法对他生出恶意。

  “杨兄觉得,尤滴此女为什么要对我下手?”朱温露出玩味微笑。

  杨行密不假思索:“魔门中人,好乱乐祸,不会真的想要帮助朝廷。”

  “听说他们有寻找命世之英作为代理人的习惯,却一次都没能成功。”朱温感叹:“眼光真是糟糕极了!”

  杨行密道:“所以尤滴挑选出来,希望以之取代李唐的人,一定是南方某个节度使。”

  黄巢率领的草军主力如今已经到了徐州地面,和感化军节度使支详展开激战。支详数战数败,损失惨重,只能龟缩城内不出。徐州富人的田地庄园,多被草军所掠,对支详节度使埋怨纷纷,暗骂不已。

  接下来,黄巢一定会率军挺进朝廷兵力较弱的南方,寻求建立长期根据地。

  尤滴挑选的那人则很有可能被草军攻击。

  “这就是那个老女人先阻挠五峰香会泰山获胜,试图削弱草军财源。计划破灭之后,直接动手想要击杀朱某,除去草军谋主的缘故。”

  “尤滴现在已经身受重伤,没有两三个月恢复不转来,朱兄不必担心了。”

  朱温笑道:“那女人虽然擅长勾引人,却一定是个老处女。杨兄如此品貌,她没有试图对杨兄以身相许?”

  杨行密平静道:“杨某对比自己大的不感兴趣。”

  尤滴在十年前庞勋起兵时已经是明教花王,她虽瞧上去只是双十年华,真实年龄恐已三十上下。

  朱温露出赞赏神色:“真性情。”

  杨行密坦然领受了朱温的赞许,忽地将墨魂剑自背后拔出。

  “杨某今日过来,希望与朱兄搭个手。”

  杨行密言辞很客气,但如同冰霜般的声调,有种不容拒绝的意味。

  朱温明白杨行密的意思,如果自己太弱,被杨行密一剑刺死了,那朱温也就没有未来和杨行密争雄中原的资格。

  作为名门大派传人的杨行密,长期接受系统武学教育,底子本非出身游侠的朱温可比。

  朱温一年多以前,才投到黄巢门下。虽曾接受天下第一高手王仙芝点拨了几招,却也并不多。

  这个提议看上去并不公平。

  “朱郎身上有伤。”田珺猛地捋起朱温衣袖,露出朱温为了压制情欲,用大夏龙雀宝刀割出的累累伤痕:“杨行密,我田四娘来和你比就是。”

  杨行密将目光投向这位健美率性的北地胭脂。

  “一点小创,何足为碍。”朱温全然不以为意,不顾田珺劝阻眼神:“有杨兄这般知己,值得舍命陪君子一场!”

  大夏龙雀宝刀脱鞘而出,斜向上直指杨行密面门,顷刻做出了死战的架势。

第147章 黑云剑法

  杨行密左手捻剑诀,右手拔剑如电,身姿犹如渊渟岳峙,无愧名门正派传人的气象。

  墨魂剑剑锋长三尺七寸,剑柄长八寸,合计四尺五寸;净重九斤十五两。

  与闪烁着血芒的大夏龙雀宝刀一样,没人知道同为魔门神兵的墨魂剑是用什么材料与技法,锻造而成。

  大夏龙雀乃南北朝初年的赫连勃勃所铸,墨魂剑出炉则要更早一些,约在五胡十六国中期,由一位名叫墨夷明的魔君亲手锻打出。

  通体如墨的长剑,剑柄与剑锋很难区别。配着杨行密的一身黑衣,仿佛成为杨行密衣裳的一部分。

  这种无涯的墨色,越显得杨行密眼眸苍冷如冰。

  剑未出,朱温已感到一股直入肺腑的压力。

  “我之剑术,名曰‘黑云剑法’。”杨行密淡淡开口道。

  这个人冷漠,却坦诚。

  剑法名字,也实在衬杨行密与他的墨魂剑。

  “黑云压城城欲摧。”杨行密脱口便是李贺《雁门太守行》的句子。

  剑刃圈转,绽开漫天剑网,顿时令朱温只觉墨云盖顶,有若囚笼,封死他一切挣脱之路。

  朱温初战寇谦之那回,当寇谦之的“抗天十式”出到第十刀时,他也生出这样的体验,差一点就命丧当场。

  未想到杨行密出手第一招,就生出了这样的压力。

  此人年纪轻轻,实力已不比泰宁副帅寇谦之逊色。

  六大派中,除振衣盟主王仙芝外,其他五派头号高手,一般较寇谦之的艺业,略强一线。

  以此评定,杨行密称得上“半步掌教”实力。

  然而实战之中,战场环境,战斗智慧,武人心境,临场发挥,马步之别,兵器差异,招式生克乃至纯粹的运气,皆能影响胜负。

  以弱胜强从不罕见,成名高手阴沟翻船也没甚稀奇。

  所谓的段位评价,也只是个模糊的定位罢了。真正的输赢,只有打过才知道!

  就譬如现在朱温与杨行密交上手,马上发现对手比寇谦之更为难缠。

  杨行密拥有少年人的锐气和决意。

  “甲光向日金鳞开!”

  朱温才竭尽力量,提气跃出杨行密如天罗地网般的剑圈,墨魂剑第二招便已攻至。

  漆黑如墨的剑身反射着日光,陡然晃向朱温眼目。

  看似优雅的诗号,亦有虎啸龙吟般的激荡之感,震人心魄。

  朱温撤步急退,避免了被一剑洞胸,却仍被光芒晃了下眼睛,战局越发被动。

  田珺死死盯着战团,手掌紧紧攥住背后的蛇矛,汗水从掌心渗出。

  若朱温有性命之危,她一定会不顾规矩,马上加入战局。

  然而无甲死斗,瞬息便可见生死。田珺的蛇矛又是长兵器,出招偏慢。真的出了什么事,她出手恐亦来不及了。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杨行密两剑连环,由迅猛转为凝重,剑势较先前缓了许多。

  朱温掣刀直架,却感觉对方剑上迸发出一股强绝吸力,让他如陷泥潭,招法也跟着凝滞起来,龙雀宝刀更是差点脱手。

  昔日战胜寇谦之,朱温一是利用对方身为骑将,步战能力不及骑战的劣势,二是借助体力悠长,凭借韧性和寇谦之打消耗战。

  但面对杨行密这样血气方刚的强敌,朱温明白,只有以快打快,极限爆发,才能寻到一丝胜机。

  相比寇谦之这样的贤达君子,杨行密拥有强得多的杀意。

  他之所以会给朱温示警,因朱温是他看得上眼的强者。若朱温斗不过时溥,死了就死了,杨行密全不会在意。

  所以朱温也绝不会寄希望于杨行密手下留情!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杨行密下面两式越发凝重苍凉,来去之间有种悲怆肃杀之气。

  朱温只凭掌中宝刀,迸发出凌厉欲破天的血芒,全力应对。

  刀剑相击,他胸中被震得气血翻滚,视野都有几分模糊,却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痛快。

  这样的生死之战,方称他作为一个武人的心意。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首节 上一节 109/1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