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 第437节

  “其二,兵力不能太少,之前陛下所说,那日本竟能拉出来19万常备军,虽不是常设,如今又分为南北两朝对峙,但同样不可小觑,真打起来什么都有可能发生,他南北两方暂时放下仇怨,共同对敌,也不是没有可能,因此兵力一定要准备充分。

  “其三,海上不比陆地,若分路出兵,稍微遇到些意外便可能失期,达不到多路大军协同作战的目的,因此最好还是抱成一团出击,上了岸之后再视情况分兵不迟。

  “其四,要多造能航海的大船,最好是能把出征的大军一次全都送上岸去,在海船未造成之前,绝不可贸然出兵,以免重蹈元军覆辙。”

  “还有呢?”鲁锦追问道。

  朱重八闻言一愣,又想了想,还是说道,“臣愚钝,想不出更多了。”

  鲁锦暗自叹气摇了摇头,这个时空的朱重八貌似被自己用废了啊,他说的这几条虽然也有用,但却完全没有触碰到攻打日本的战略核心。

  如无意外,如果让朱重八来制定进攻计划,他大概率还会按照元军的进攻路线,先占对马岛,再打壹岐岛,最后从九州岛西面的福冈市博多湾登陆,完全照搬元军的进攻路线,从对马海峡直线推进。

  虽然他会避开元朝两次东征犯下的错误,但在大方向的战略上并没有什么长进,当然也可能是因为朱重八地理知识不好,不熟悉日本地理的缘故。

  日本地理最大的缺陷就是,它是个岛国,四面沿海,土地狭长,缺少战略纵深,这点很重要。

  鲁锦虽不敢自称绝世名将,但他比这些古人的见识多,尤其是看过后世的许多中外经典战例,又亲身领兵打了几年仗,也不是毫无长进的。

  如果按照鲁锦一贯的用兵习惯,他绝对不会选择在九州岛的福冈市登陆,首先九州并非日本的核心,最多犹如手足一般,即便把整个九州全打下来,最多也就相当于砍掉日本的一双手脚,疼则疼已,但却不致命。

  而且九州的大名也都不是善茬,日本百姓也颇为凶悍顽固,绝不会立刻臣服于大明,明军不占九州还好,一旦占领了九州,就会陷入战争的泥潭无法自拔。

  这跟内战争霸不同,内战只要打赢对手,百姓立刻就归附了,而国外作战,就得做好敌国百姓也全是敌人的打算。

  到时候他们就得一边面临本州岛日军的反扑,另一边还要面临九州岛日本人的起义,陷入无止无尽的治安战泥潭中。

  再加上九州岛多山,地形崎岖,日本人仗着本土熟悉地形的优势,随便往哪个山旮旯里一藏,就会让大明占领军疲于奔命,鲁锦可不想让明军跟日本鬼子在九州岛的山里打游击

  那么攻击目标应该选在哪呢?

  当然是擒贼先擒王,打蛇打七寸了,直接进攻日本此时的首脑,鬼子的首都,平安京,也叫京都!

  之前就说过,日本是个岛国,四周都是海,地形狭长,缺少战略纵深。

  而平安京就坐落在本州岛中南部的正中间,它距离西海岸的舞鹤港,直线距离只有65公里,也即130华里。

  不过本州岛西海岸多山,地形比较崎岖,从舞鹤港登陆进攻京都的话,一路要翻山越岭,还要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进,如此一来,路程就要增加不少,大概会有150里左右,没有向导的话可能还会迷路,只是鲁锦的备选登陆点。

  与西海岸不同,平安京距离本州岛东海岸的大阪却只有51公里,也即102华里,且从大阪一直到平安京,沿途皆是平原,还有一条名叫‘淀川’的河流,从平安京旁边的琵琶湖流出,流经京都后,又从大阪入海。

  知道102华里的平原,在军事上是什么概念吗?

  志愿军在三所里大穿插时的,38军创造的行军记录是14个小时,强行军145里!而且还是在‘夜晚,下过雪的山路,且沿途有敌军阻击’这样苛刻的条件下完成的。

  换言之,如果选择在东海岸的大阪登陆,只需提前训练一支行军快速的军队,就能在10到12个小时左右,攻入日本的首都,把那什么天皇和足利氏的幕府将军一起抓起来!

  不开战则已,一旦开战,登陆当天就要攻破首都,抓捕天皇,灭了狗日的倭国!

  这就是小国地理没有战略纵深的悲哀,离着海边太近了,想跑都没地方跑。

  而像中国、苏联这样国土广袤的国家,先期打不赢还可以往四川撤退,往西伯利亚撤退,日本这样的小国就没这个待遇了,首都距离海边只有51公里。

  从东海岸的大阪,到西海岸的敦贺市,全程才288华里,如果从两面同时登陆,东西对进的话,最多一天一夜,就能把本州岛横着打穿,两路大军在京都会师。

  而且此时攻打日本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从战略上,日本人并不知道鲁锦惦记上了他们的京都,自己完全可以在这方面下些功夫。

  比如先派海军在渤海,黄海海域,大明和高丽的沿岸,清剿倭寇的船只,再让海军夺取对马海峡的制海权,夺取制海权之后,派一支偏师强行登陆对马岛,清剿上面的日本人,然后继续登陆壹岐岛。

  等拿下这两个岛之后,再用孙膑的减灶计反向操作,派大量民船往来于两岛之间,玩一手增灶计,多插旗帜,多点烟火,让士卒鼓噪不停,做出明军在两岛大举增兵,屯兵屯粮的假象。

  甚至还可以派战列舰炮轰博多湾,吸引全日本的注意力,让他们以为明军要效仿元朝,在九州岛的博多湾大举登陆,从而将日本的重兵集团全部吸引到博多湾一带防御明军登陆。

  然后到这个时候,明军真正的登陆主力全部隐藏在北边的北海道,趁着日本首都空虚之际,避实击虚,声东击西,直捣日本京都!

  一旦攻破敌国首都,俘虏敌国的国王,按照古代的习惯,基本就可以宣布该国被灭国了。

  但鲁锦知道日本是不会那么容易屈服的,他最终的战略目的是要让日本真正的灭国,亡国灭种那种。

  可以先打一仗,把日本关西平原的精华地区,平安京,大阪,奈良,神户这些地方,全部夷为平地,人杀光,房子烧光,反正日本都是木制建筑,也比较好烧,一仗把日本打到痛彻心扉。

  你屠我首都,我屠你首都,很公平,对不对?

  接着再看日本局势发展,明军则可以回去修养一年,明年回来再战。

  如果图谋更大一点,也可以围点打援,攻入平安京之后,先不要那么急着撤退,等日本各路大名率军到首都勤王,明军再于半路上打这些援军的伏击,从而扩大战果。

  只要来上这么两三仗,就能把日本彻底打残,第一年先屠关西平原,第二年去屠江户平原,第三年去屠名古屋平原,这三仗打完,日本要是还能剩下一半人口,鲁锦把名字倒过来写!

  等到第四年,明军再正式登陆,并长久驻军,开始往日本移民。

  并且发出长期悬赏,一个日本男子的首级,成年青壮10两银子,老人和少年5两银子,小孩1两银子,就像美国人悬赏印第安人头皮那样,长期有效,鼓励大明移民猎杀日本人。

  鲁锦甚至可以自掏腰包,从内帑里随便拿几百万两银子,就能把日本男子买到灭绝。

  这个时期的日本总共才600万人口,按照男女各半的话,男子才300万,几场大战打完,全国死上一半,就只剩150万人口,这150万人又不可能全是青壮,鲁锦最多花不了一千万,就能把日本男人杀干净。

  再说日本还有银矿,鲁锦大不了再从银矿找补回来,这波纯粹是用日本的钱买日本人的命了属于是.

  而鲁锦里外里都不亏,反正这些钱最后也是发给大明的百姓,他们拿到钱还不是得在大明消费,钱不管怎么转圈都还是在国内流转罢了,反而能拉动消费,促进内需。

  当然,这个计划暂时还只存在于鲁锦的脑袋里,他至今没有对任何人说过,今天也不打算告诉朱重八。

  听完朱重八说的几条注意事项,鲁锦叹了口气,这才说道。

  “重八啊,跨海登陆作战,和在陆地上作战,终归还是不一样的,其实不管造多少船,对于数量庞大的大军而言,都是无根浮萍,总没有在陆地上脚踏实地来的心里踏实踏实,士兵也不能一直飘在海上,而一旦登陆进入敌国境内,那就是危机四伏,可就再没有安心休息的机会了。

  “即便对于那些船只来说,也需要一个可以让船舶停靠,让水手上岸休息,并且可以补给淡水的地方。

  “因此对跨海登陆的大军来说,除了船只,天时地利人和这些基础的东西之外,最关键的,还是要有一块稳固的落脚之地,最好可以让一个方面军安心休整的地方。”

  朱重八闻言立刻点了点头,非常认同鲁锦这个观点,“陛下所言甚是,要是能有这样一块己方控制的陆地,那当然更好,当年元军东征日本,是以高丽为后方的,这里距离倭国好像也不太远。

  “如今高丽又成了大明的属国,那咱们到时候能不能也在高丽驻扎休整,将其以为后方?”

  鲁锦看了他一眼,反问道,“跟高丽借道征讨日本,你觉得他们会肯吗,不会怀疑咱们有假道伐虢之嫌?”

  “额,那怎么办?”朱重八有点没招了。

  鲁锦这时才道出真正来意,转身带着他来到沙盘跟前,用指挥棒敲着北海道那个地方说道,“你看这里。”

  “这是?澄州,为何只有几个地名,难道这里并非日本的土地?”朱重八当然知道皇帝不会随便拿他开涮,既然指了这里,必定有其深意。

  “当然不是,至少现在不是,还记得朕刚才给你说的吗,日本人其实是从高丽半岛迁移到岛上的,他们最早是在南方,北边全是阿伊努人,也即日本所谓虾夷人的地盘。

  “自他们登岛之后,花了几千年的时间,才逐渐占领了本州岛,就连本州岛最北边这里,也是近一二百年才刚占领的,并且日本在这里并不稳固,至今仍有阿伊努人在陆奥湾的沿岸山区一带活动。

  “而这个澄州岛,便是阿伊努人最后聚居之处,岛上并无日本人。”

  朱重八顿时恍然大悟,他并不笨,只是见识少而已,鲁锦一说他立刻就反应了过来,“原来如此,陛下的意思是,咱们占领这里,作为登陆大军的休整之处,拿来当大军的后方?”

  “不错。”鲁锦点点头,再次介绍道,“你可不要小看了这个岛,看见这道海峡没有,这里距离日本本州岛最北端的陆奥湾,最近处只有80里,乘船渡海的话,慢船只需两个时辰,快船只要不到一个时辰,就可以到对岸。

  “另外这个岛的面积也不小,足有我大明一个行省那么大,且岛上土地肥沃,气候宜人,四季分明,虽然冬季也会下雪,但远不如辽东那么寒冷,这里还有大量河流淡水,宜稼五谷,甚至可以种植水稻。

  “若是将此岛上的土地全部开垦出来,别说是养十万大军,便是几百上千万的人口,也能养得起。

  “更关键的是此岛的位置,它上承辽东的库页岛,下接日本的本州岛,距离两边都只有几十里的距离,位于四方海路之要冲。

  “若是我大明占下此岛,即便不对日本发动灭国大战,哪怕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也是十分方便的事情,倭寇能渡海来劫掠我大明沿海,我们就不能渡海劫掠倭寇吗?寇可往,吾亦可往!

  “就以澄州岛位置的重要性,在这里驻军一个师,远远胜过在大明沿海驻军数十万,他们敢劫掠大明,大明就敢从澄州岛劫掠倭国,看是谁的损失大,当然这只是下策,犹如孩童打架,非壮男子所为也。”

  鲁锦都说的如此直白了,他要是再听不懂澄州岛的重要性就是傻子了。

  而且朱重八此时也大致猜出了皇帝的用意,打日本的话,大概还轮不到他这个级别的中下级将领挂帅,但是当先锋,打澄州岛上的野人,为大军开辟一块大后方,却正适合他这个级别的将领来做。

  想到这里,他立刻道,“臣明白了,拿下此岛,以为大军后方立足之地,陛下下命令吧,臣愿为全军先锋,保证尽早铲除岛上的虾夷。”

  “.”鲁锦闻言一愣,怎么这家伙好像会错了意的样子

  于是他当即又说起了这次真正的任务,“朕召你来,不是让你去打虾夷的,事实上之前博望侯已经接触过了岛上的阿伊努人,和他们建立了不错的关系,甚至还带了一个阿伊努人回来。

  “这个岛大的很,岛上的阿伊努人也不多,大概只有两三万人而已,也没有统一的组织,都是些家庭部落,一家子便是一个部落,他们靠捕鱼狩猎为生,连种田都不会。

  “但他们却也要生活,很需要各种陶瓷、铁器、布匹等物,上次博望侯过去卖给他们一些,当地土人都很喜欢,他们甚至乐于和我们交易商货。

  “而你是要带人去屯田开荒的,双方并没有太大的矛盾,反而他们和日本人才是世仇,这一点正好为我们所用,你能听明白吗?”

  朱重八脑筋转的飞快,立刻道,“臣明白了,陛下的意思是,让臣带人去澄州岛屯田,顺便与当地土人互市贸易,然后拉拢土人和咱们一起打日本?”

  “不错,就是这个意思!”

第555章 中型地主阶级的崩塌

  朱重八被鲁锦拉着一通嘱咐,又教授了他北海道的地理气候情况,还对屯田事宜给出了许多建议,同时又对他进行了一番敲打和拉拢。

  鲁锦早就听军中的训导官说过,朱重八私下里曾抱怨过九等阶梯税的政策。

  以前他没有地的时候还好,后来封伯爵的时候,鲁锦赏赐了他300亩田地,刚开始还没什么,可后来施行九等阶梯税后,按照拥有土地的数量,他这300亩就得交16.6%的高额税收,六抽一的重税。

  而他又长期在军中服役,家里人也死的差不多了,根本无人耕种,土地又不能就在那里荒废着,于是只能招佃户耕种。

  但是现在这个情况,想招佃户也难,按照民间的规矩,地主和佃户最低是五五分成,佃户的分成如果低于一半,那地主就太不要脸了,会被人戳脊梁骨的,现在这个时候的地主还没有清朝和民国那么不要脸。

  再加上大明成立后,给许多百姓分了田,从地主那里没收来的官田,佃耕给百姓之后,官田收的租子也普遍比民间要低一两成,官府只收三到四成的租子,佃户能得六七成。

  如此一来,即便还有人想要佃耕土地,也宁愿优先去佃耕官府的官田,倒逼着地主不得不降低地租,这样地主就更加难过了。

  朱重八也是如此,他那300亩田,现在就佃给了十几户人家,地租只要四成,佃户拿六成,否则五五分成根本招不到佃户,而他那些土地的税收就占了16.6%,四成地租再减去交的税,最后只剩23.4%的产出,只能说聊胜于无,为了不让土地荒着而已,根本赚不到什么钱。

  为此他曾多次抱怨过这个阶梯税,但他并不傻,朱重八知道鲁锦制定阶梯税,限制土地兼并的用意,但是等这事轮到自己身上的时候,就让他很难受,毕竟屁股决定脑袋.

  鲁锦这次直接当面点了出来,别以为你们在下面说了什么,朕都不知道,并且痛骂了朱重八一顿,你朱重八是什么出身?一个要饭的和尚,你祖父那辈家里还有几十亩田,可为什么到了你这里,爹娘兄弟姊妹就全部饿死?还不是因为土地兼并?

  咱们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打天下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避免这样的事再次发生?而九等阶梯税就是套在土地兼并上的枷锁,你现在抱怨这个,祭祖的时候有脸去面对自己死去的爹娘吗?

  朱重八被骂的狗血淋头,他并不傻,他很清楚限制土地兼并的用意,现在鲁锦直接点了出来,更是让他羞愧万分。

  不过鲁锦打一棒子又给个甜枣,许诺只要他在北海道屯田有功,为将来攻打日本打下基础,等将来就给他的爵位再升一级,封他为侯。

  同时看在打天下的时候,他也立功颇多的份上,再赏赐给他三千亩低税的土地,每亩只需交税10%,并赐丹书铁券一枚。

  不过鲁锦的丹书铁券可不是什么免死金牌,而是一种皇帝钦赐的‘特殊地契’,上面写明了某某人因某功,获赐多少土地,赏赐的土地位置在哪里,每亩收税多少,凭此铁券可以享受减税待遇。

  并在铁券的背面注明了奖励范围,以及奖励和处罚条件,一,非军功不赏,二,非开疆拓土的社稷之功不赏,三,中国核心土地不赏,并直接列出了许多省份名称,赏赐的土地只能在海外,或者东北,漠北,西域这种边地。

  四,奖励的税收优惠最低不能低于10%,土地面积最多不能超过一万亩,哪怕封王也不例外。

  五,赏赐的土地只能用于农牧业,不能用于工商,不能用于开矿,土地上所有矿产归国家所有,税收优惠只限于农牧业,不包括工商采矿等税。

  六,朝廷如有需要,比如工程征地,修路、开矿等等,有权将赏赐的土地置换到其他地方。

  七,持铁券者胆敢隐匿兼并土地,或将赐土非法用于经营工商,或偷税漏税,或拒不服从朝廷征地者,直接废为庶人,并依法处置。

  朱重八拿到这块铁券后顿时大喜,这三千亩赐田虽然限制颇多,且还是那澄州岛上的土地,还需要他自己去开垦,但却是实打实的低税,只需交纳10%的税额,虽然不是最低档的税额,但数量在这摆着,也已经不算少了。

  五五分成招佃户的话,他起码还能留下四成的收入。

  朱重八这才千恩万谢的告辞离去,鲁锦看着他离开的背影暗自叹气摇了摇头,这货骨子里就是个地主老农

  另一边,朱重八出了宫后也忙了起来,鲁锦升他做澄州都指挥使,主管澄州屯田事宜,并做出计划,明年先移民一个屯田师,以营为单位,分15个农场,先在北海道站住脚。

  一个师就是一个府,团就是县,营就是镇,连就是村,先把架子搭起来,以后人口自然繁衍即可,当年北大荒的军屯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东北有些地方至今仍用部队番号做地名,或者直接叫XXXX号农场。

  朝廷只给一年的粮食,第二年他们就得自给自足,然后从第二年开始每年增加一批移民,让北海道的汉人人口逐渐充实起来。

  移民全部以屯田师军人的身份出发,服役期五年,五年之内一起吃大锅饭,但不用交税,五年之后就地转为民籍,并给每个移民分田,还要开始纳税。

  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提高开垦效率,集中力量办大事,否则每家每户都只开垦自己的田地,不仅会分散农具耕牛等资源,而且人手也不够,就是累死一年也开垦不出多少,先期很难在新地方站稳脚跟。

  朱重八临出皇宫时,还私下里找到了他的亲外甥李定邦(李文忠),说自己被陛下派去澄州屯田,还给他在那里赐了三千亩地,以后估计会在澄州安家,估计很难再回来了。

首节 上一节 437/4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