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 第5节

  老李被打断思绪,停顿片刻,“但……整事业是有风险的,不能只想好的一面。这就跟打仗一样,不能只想着赢。

  万一大棚不保温,菜苗冻成冰溜子,钱都赔进去了,到期还不上贷款咋办?”

  “娘、爹,你们的担心有道理,我也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我现在没成婚、没房子、也没钱,名下就一亩地。

  就算赔了,顶多是将大棚抵给信用社,还能咋地?”

  这话戳了王秀英心窝子,“老二,你的亲事,娘一直惦记着,结婚的房子也肯定会盖。

  俺本想着等你结婚后再分家,谁知道你嫂子跟俺缘分浅,一进门就鼓动你哥分家。

  俺当时就说了,老二现在没结婚,我们还得给他张罗婚事。你们要分家,结婚欠的饥荒,你们得自己还。”

  说到这,王秀英多了几分情绪,“你嫂子磕绊都没打一下就同意了。咱家现在没有欠款,就是一门心思给你存钱盖房、娶媳妇。”

  “娘,我不是这个意思。”

  “甭管你是不是这个意思,娘得把事儿掰扯清楚。”

  老李点点头,“是这么个理儿。”

  “娘、爹,我知道你们是为我好。但人这一生就几个关键机会,错过了,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赔了,顶多后悔三年,不干得后悔三十年!”

  王秀英不乐意了,“你这孩子说的一套一套的,反正俺是不同意。”

  “娘,我年纪也不小了,这次我想自己拿主意。”

  “行呀,你长大了,翅膀硬了,连娘的话也不听了。”王秀英气呼呼的,家里三个孩子老大和老三都听话,唯独老二脾气上来敢跟她犟嘴。

  老李一看这架势,心里更烦闷,儿子看似好言好语,但态度坚定。

  老婆的脾气他更了解,再掰扯几句,肯定要吵吵起来。

  他坐到老婆身边,耳语道,“你别生气,好好说话,一会吵起来,把老二气跑了咋办。他手里现在攥着几千块钱,在咱身边还好说,真要拿着钱跑进城,没几年就糟蹋光了。”

  王秀英光顾着生气了,还真把这事忘了,老二为啥这么有底气,不就是因为那六千元贷款?

  “老二,种蔬菜大棚的事先不急,咱们慢慢商量。你不是贷了六千块钱嘛,剩下的钱呢?”

  李哲指着王秀英手里攥着的大团结,“不都在这吗?”

  “胡说,这就五百块。”

  “我数数。”不等王秀英反应,李哲直接把钱拿过来,点了一遍,“嘿,还真是五百。我想起来了,剩下的钱被我存在银行了,等用的时候再取。”

  李哲拿出五十元钱,递给王秀英,“娘,这些钱你留着家用。”

  “不是……”王秀英接过五张大团结,又看到李哲将剩下的钱揣进兜里,顿时觉得不香了,“老二,你把钱都拿出来,娘给你保管。”

  “娘,这钱是用来建大棚的,每一笔支出都要记账,这是个细活,你干不了。”

  “瞧不起谁呢,俺也会记账。你把心放肚子里,娘肯定不会要你的钱,等你结婚,再把这钱交给你媳妇保管。”

  “我是要干事业,不是过家家。以后事业做大了,公司会请专门的会计,媳妇可管不明白。钱的事你不用操心,我自己会存好。”

  李哲站起身,“我回屋休息了,明天还得早起干活。”

  “反了,反了,这小子是要跟咱对着干呀。”王秀英捋捋胸口,气的直瞪眼,“老李,你就这么干看着?”

  “这孩子心思正,兜里又有钱,我能咋办?揍他一顿,跑城里了,还不如搁眼皮子底下看着。”对于儿子的态度,老李并不生气,儿子主意正是好事,比自己强。

  不是每个爹都希望孩子活的像自己一样。

  ……

  西屋。

  李哲坐在桌子前,手中的圆珠笔在本子上写写画画,种蔬菜大棚不是简单的事,要有详细的计划。

  蔬菜上市时间暂定为11月份,这个时候北方的露天蔬菜大多停止采收,一旦上市肯定能卖高价。

  第一个大棚以种植黄瓜为主,再搭配一些其他蔬菜。

  大棚蔬菜种植有讲究,不是所有菜都能种在一起,比如说黄瓜和西红柿,种在一起会抑制生长、降低产量。

  黄瓜生长周期是50到70天。

  想在十一月份上市,现在就要开始育苗,等20天左右,幼苗长出3到5片叶子就可以移栽到大棚里种植。

  建造大棚也要提上日程了,晚了会错过移栽菜苗的时机。

  接下来一段时间,他有的忙了。

  ……

  清晨。

  六点钟,李哲就从炕上爬起来,拿出从供销社买的黄瓜种子,挑选出饱满的种子放到阳光下晾晒,能杀菌和提高种子活性,也是育苗的第一步。

  晾晒需要一到两天时间,定期翻动,同时还要避免温度太高。

  晾晒种子的同时李哲也没闲着,开始准备育苗盘。

  后世的育苗盘都是一个个连接的塑料壳,这个年代根本没有,李哲只能自己动手制作。

  他从抽屉里翻出一个药瓶,一堆旧报纸,又用开水打了一碗糨糊。

  先将报纸剪成长条,用药瓶卷成圆筒,抹上糨糊,封底,形成了一个圆形纸筒,有点像后世的一次性纸杯。

  装上育苗土,就成了一个简易的育苗盆。

  小丫头起床后,看到李哲在院子里忙活,一脸好奇的问,“二哥,你这是干啥呢?”

  “我在制作育苗容器,等菜苗长大后,就可以移栽到大棚里。等二哥种菜挣了钱,给你买大白兔吃。”

  “就是包着米纸,舔着甜丝丝的那个?”

  “没错,小娜想吃不?”

  “嗯嗯,我想吃。”小丫头露出两个小虎牙,笑的很开心,“二哥,俺给你帮忙吧。”

  “你把报纸卷成圆筒,我来抹糨糊。”兄妹俩分工合作,速度明显加快了。

  老李一直在关注着儿子,瞅着还真像那么回事,“老二,这育苗是跟农业科研所学的?”

  “对,先调配适合种子生长的土壤,再将种子放进去培养,便于控制湿度、温度、阳光,促进种子快速发芽,长成幼苗。”

  王秀英站在屋门口,哼道,“净瞎胡闹,你搁这村子里瞅瞅,谁家不是直接在地里播种,倒腾这玩意有啥用?白瞎了一碗白面儿。”

  “娘,你那属于粗放型种菜,够吃就好,也不指望卖钱,跟我这不一样。育苗就像是打基础,苗壮后再移栽,能加速蔬菜的生长速度、提高产量、改善品质,收入也能翻倍。”

  老李点点头,“有点意思。”

  “哼,一个个的都着魔了。”王秀英一甩胳膊,气咻咻的出了院子。

第8章 冲击

  中午太阳毒辣,李哲担心晒坏了种子,紧着挪到房檐底下。

  下午接着晾晒。

  傍晚,太阳西落,李哲检查黄瓜种子,今天日头足,基本晾晒的差不多了。

  李哲开始育苗的第二步,浸种。

  他将种子放入55℃的温水中浸泡15分钟,水降至常温后,又浸泡了5个小时。

  而后,他将种子从水盆里捞出,用湿布包裹,挂在高处,防止夜晚被老鼠偷吃。

  收拾完后,已经是晚上十二点多,李哲简单洗漱,爬到炕上睡觉。

  ……

  九月一日,清晨。

  李哲醒来,天已经大亮了。

  他打着哈欠走出屋子,见到父亲坐在院子里糊报纸,制作育苗容器。

  李哲笑了,家人的支持是他最大的动力。

  李父抬头说道,“知道你睡得晚,吃早饭没叫你,桌子上剩着半个馒头。”

  “我娘呢?”

  “今天开学第一天,她去送老三上学。”

  李哲洗了把脸,精神多了,把种子拿下来翻看,又将包裹种子的布再次润湿。

  “老二,你打算等种子发芽再种?”老李捏捏鼓囊囊的布包,他家菜地里也种黄瓜,都是直接挖坑埋种,覆土浇水,没这么多弯弯绕绕。

  “种子埋在地里不一定会出芽;等发芽后再播种,成活率会高很多。”李哲笑着说道,“湿布包裹的菜种明天就能发芽,咱们今天得加把劲,把育苗的土壤准备好。”

  老李笑骂道,“你小子使唤你爹,还是使唤上瘾了。”

  “爹,我可不敢使唤你。我种地的经验比你差远了,得时刻向你请教。”

  “少给俺戴高帽,该干嘛干嘛去。”

  “好嘞,糊报纸的活交给你,我去调配育苗土壤。”

  老李提醒,“先把饭吃了,别饿着肚子干活。”

  李哲应了一声,从堂屋拿出馒头,一边啃,一边跟父亲闲聊。

  “吱……”的一声,院门被推开。

  一个穿着蓝色条纹背心的青年扛着铁锹进了院子,来人是李哲的大哥李卫东。

  他将铁锹靠在墙边,“爹,我去咱家地里转了一圈,玉米叶都打卷了,旱的厉害。”

  老李抬头,“急啥,这天憋着雨哩,过几天准下。”

  李卫东瞅着满院纸筒直瞪眼,“这是整啥呢?”

  “制作育苗器。”

  “啥?”

  老李笑笑,“说了你也不懂。”

  “哥。”李哲看着年轻的哥哥,脑中浮现出一个头发花白的小老头。

  李卫东前年结婚,跟老婆感情很好,去年生了个女孩,按理说日子过得应该比李哲好。

  但李卫东有个毛病,跟李父一样耳根子软,李父只是怕老婆。李卫东在家听母亲的,结婚后被老婆管,年纪大了挨女儿喊。

  李卫东年轻时没啥爱好,岁数大了就爱喝几杯,但家里管的严,老婆不让喝,女儿直接夺酒杯。

  每次李卫东想喝酒,都是躲到李哲家喝几杯,诉诉苦;他这个有家的,还不如老光棍弟弟过得痛快。

  “俺脸上有脏东西?”看到弟弟盯着自己,李卫东摸摸脸。

  “没有,我走神呢。”

  “老二,跟俺进屋,有话跟你说。”

  “有事你说呗,又没外人。”

  “进去说。”李卫东拍拍弟弟肩膀,进了屋子。

首节 上一节 5/10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