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 第86节

  “妈呀,你啥时候这么有品位了?居然挑了这么高档的地方。”周青禾坐在李哲对面,摸着红色的桌布,感受着皮椅的舒软,哪哪都觉得稀奇。

  “这是朋友开的餐厅,有优惠。”李哲应了一声,望向旁边的中年男子,“这位是陈老师吗?青禾,你也不帮我们介绍一下。”

  “忘了忘了,光顾着看稀罕了。”周青禾清了清喉咙,郑重说道,“这位是京城农业大学的陈老师。这位是大营蔬菜合作社的社长李哲先生。”

  李哲主动伸手:“陈老师,久仰大名,早就听青禾提起过您这位蔬菜育种界的专家,以后还请多多关照。”

  陈守耕和李哲握了握手:“李社长过奖了。”

  周青禾打断了两人的客套:“这有啥好吃的没?咱先点点东西吃吧。”她又小声问,“李老板,这好像都是用外汇结算,能敞开了点不?”

  “点吧,不用给我省钱。”李哲又跟服务员要了一份餐单,递给陈守耕,“陈老师,您看看想吃什么?随便点。”

  陈守耕扫了一眼菜单,推了回去:“我都行,客随主便,您看着点吧。”

  周青禾提议:“要不咱们来个圣诞套餐吧?有烤火鸡、火腿、土豆泥、玉米布丁和蔬菜沙拉。甜点还有南瓜派、姜饼屋。这么多东西,也够咱们三个人吃了。”

  李哲看了一眼点点头:“可以,那就点这个套餐。两位想喝点什么?”

  陈守耕说道:“我喝白开水就行。”

  周青禾眼睛一亮:“我想喝杯咖啡。”

  点完餐,服务员离开了,李哲开门见山道:“陈老师,您今儿个约我来是有什么指教?”

  “指教不敢当。”陈守耕想了想说道,“说来有趣,那天青禾拿着毕业论文给我看时,我还以为她编造了实验数据。后来才知道,原来她是在您的大棚里培育了一批蘑菇。

  更让我惊讶的是,听说您的大棚采用了独特的保温技术。除了极端天气需要辅助加温外,平时仅靠日照和保温设计就能维持适宜温度?这种节能环保的种植模式,在我们农大都是闻所未闻的。不知道能否有幸去实地参观学习?”

  李哲露出为难的神色:“陈老师,跟您说实话。除了青禾外,我还从来没有邀请过其他人去大棚参观。所以我想知道您想参观大棚的具体原因是什么?”

  谈话的功夫,服务员端上了咖啡和热水。陈守耕喝了一口热水,身体微微前倾,眼神中透出一丝热忱:

  “虽然青禾没有详细说大棚的具体建造结构,但我大致能推测出大棚特性:它形成了一个相对密闭的环境,湿度较高,水分不易散失;同时,薄膜的覆盖会减弱自然光照强度;其土壤环境以及病害发生的规律,与露天种植有着显著的不同。”

  他语气愈发认真:“目前市面上推广的蔬菜种子,大多数都是针对露天种植环境培育的。它们在这种特殊的大棚环境下,往往水土不服——产量和抗病性也会大打折扣。”

  说到这里,陈守耕说着语气间带了几分兴奋:

  “如果真如青禾所说,您建造的大棚能够稳定量产冬季蔬菜,这就意味着拥有了大规模推广冬季蔬菜种植的技术基础,就能解决冬季吃菜难的问题。

  我的专业方向是蔬菜育种,实地参观您的大棚后,我想专门培育出适应大棚环境的新品种,提高蔬菜产量,增强植株对高湿、弱光以及特定病害的抗性,甚至优化生长周期,缩短成熟时间……”

第132章 釜底抽薪

  大营村李家大棚。

  老李刚从新扩建的大棚里忙活完出来透透气儿,就被一群村里人给围住了。

  自打李家扩建新棚闹出了大动静,老李家大棚周围就没有断过人。有的人纯粹看热闹,也有的人对大棚感兴趣。

  老李也成了众人的焦点,一开始是本村的同伴找他聊天,询问大棚的事情;现在连邻村的人都来了。老李家种大棚的事渐渐传开了。

  老李也终于体会到当初儿子说的“门槛被踏破”的感觉,就像儿子说的那样,他现在想不种也不成了。

  这些来拜访老李的人,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希望老李明年能带着他们一起种大棚蔬菜。老李没有拒绝,也没有同意。

  这事儿他跟儿子提过,李哲的说法是可以带一部分符合条件的人建大棚。至于什么样的人才算符合条件,李哲没有详细说,老李也没办法给这些人明确答复。

  “卡车回来了!”

  “嘿,这卡车真气派!”

  “咱十里八村,估计也就老李家能用上这样的卡车了。要不说人家有本事呢!”

  几个跟老李聊天的人眼中透出羡慕的神色。

  老李嘿嘿一笑:“行了,咱们改天再聊吧。我还有活要忙呢!”说完,老李奔着卡车走去。卡车副驾驶室的门打开,周青禾从车里走了下来。

  老李跟周青禾混熟了,也喜欢这个闺女大大咧咧的性子,热情地迎了上去:“青禾回来啦!”

  “李叔好!我不在这几天,想我没?”

  “咋没想?你婶子今天早上还念叨你来着。你嫂子一天得念叨你八遍,我耳朵都快听出茧子了。”老李话说到一半,突然愣住了。驾驶室又走下来一名男子,但这个男子他没见过:“青禾,这位同志是谁呀?”

  “李叔,我正要给您介绍呢。这是我农业大学的陈老师,也是李哲请来参观咱们大棚的。”

  陈守耕走上前,跟老李握了握手:“您是李哲同志的父亲吧?我没少听青禾提起您。我叫陈守耕,在京城农业大学任教,以后还请您多多关照。”

  “陈老师客气了。”老李语气有些激动,紧紧握着对方的手。在他的印象里,大学老师都是很了不起的,有身份有地位,哪是自己这样的人能接触的?

  李哲走了过来,冲着老李说:“爹,这位陈老师是蔬菜育种方面的专家,也是我请来指导蔬菜育种技术的。”

  老李热情地招呼,“陈老师,别在外面站着了,大棚里暖和,咱们去里面说话。”

  陈守耕没反应,直愣愣地站在原地。他的目光扫过周围十几座白晃晃的大棚,已经被这些大棚彻底吸引住了。他只是听周青禾说李家不止一座大棚,并没有说具体的大棚数量。他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也没想到大棚的面积会有这么大,到底是如何维持蔬菜生长温度的?

  李哲换了一种说法:“陈老师,我带您去参观一下三号大棚。”

  “好!好!好!”陈守耕回过神,跟着李哲父子往三号大棚走。

  看到有些宽得不像话的夯土墙,他忍不住走上前摸了摸,最后又快走两步跟上去。

  见到李哲帮他掀开棚帘,他道了一声谢,矮身走了进去,眼镜片立刻被热气模糊住了,他看不清东西,但鼻子还是好使的。棚里没有煤烟味,那就说明周青禾说的是真的,这个大棚并不是用煤火升温。

  陈守耕急忙擦了擦眼镜片,重新戴上眼镜,这才看清了大棚里的情景。

  周围绿油油的一片,入眼的是黄瓜藤,还有一些没长成的嫩黄瓜。旁边还有一片西瓜藤。那个是西兰花吗?还有韭菜……

  每一种果蔬,根据适宜生长温度的不同,也都分布在大棚的不同位置,看起来长势都不错。这就是周青禾口中的蔬菜大棚吗?简直比他想象的还要不可思议!

  但仔细看看,又没有太复杂的工艺。与之前的大棚相比,无非就是薄膜的透明度更高,夯土墙更厚。更重要的是下挖子足足一米深!或许,这才是保持大棚温度的主要原因。

  当然,这一个大棚并不具备代表性,他忍不住说道:“李老板,我还能去参观一下其他大棚吗?”

  “当然可以,您跟我来吧!”李哲带着陈守耕出了大棚。

  刚走到外面,就听到了一阵喧闹声。

  “快嘴媳妇儿!你来这儿干什么?”马来小大喊了一声。

  将站在大棚不远处的快嘴媳妇儿吓了一大跳:“我没干什么呀!我就是来看看……”

  马来小一脸警惕的质问,“还说你没干什么,一副鬼鬼祟祟的样子,是不是想在大棚里捣乱?”

  “没有没有!我不想捣乱。这大白天的我能捣什么乱?我是来找秀英嫂子的!”

  王秀英听到动静也急忙走了出来:“快嘴家的,你在这干嘛?上次被打得不痛快,也想让俺帮你挠挠痒?”

  “没有没有,俺真不是来打架的。俺……俺……”她连着说了几个“俺”,后面的话愣是说不出来。

  王秀英走上前打量着她:“你手里拿的是什么东西啊?拿出来让我看看!”

  “秀英嫂子,俺直说了吧!”快嘴媳妇儿压低声音,“俺是来请你帮忙的。”

  王秀英觉得有些诧异:“今儿个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你居然请我帮忙,我能帮你什么?”

  快嘴媳妇儿打开手里的篮子:“秀英嫂子,你瞅瞅,俺给你带了鸡蛋和午餐肉。俺知道以前做得不对,是来给你赔礼道歉的。”

  王秀英更是觉得不可思议:“快嘴媳妇儿,你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秀英嫂子,咱能换个地方说不?”看着周围围过来的人,快嘴媳妇儿有些不好意思开口。

  王秀英和马来小使了个眼色,两人一前一后,“夹”着快嘴媳妇儿往一号大棚走。

  进了一号大棚,快嘴媳妇儿将手里的篮子递了过去:“秀英嫂子,以前是俺不对,俺是来给您赔礼道歉的。”

  王秀英没有相信快嘴媳妇儿的话,但东西还是要收的——倒不是她贪心,她之前请快嘴媳妇儿介绍工作也是送了鸡蛋和礼品的:“这些东西俺就当是你还回来的。说吧,到底有啥事儿?”

  快嘴媳妇儿叹息了一声:“俺知道上次的事是俺做错了,现在村里人都不搭理俺了。俺家快嘴也不在家,代销店也不让俺进。俺现在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俺天天一个人在屋里憋着,都快烦死了!”快嘴媳妇儿越说越难过,眼圈都红了,“你知道俺是个爱说话的,再这样下去,非得把俺憋死不成!”

  王秀英强忍住笑意:“那你想让俺干啥?”

  “俺知道你和玉珍关系好,能不能帮俺说说好话?让她别跟俺一般见识。”快嘴媳妇儿说着说着居然开始抹泪了。

  上次,她和张玉珍母子两个打了一架,她原本是很气愤的,还想着以后再也不去代销店了,她要报复回来。但是过了一些日子,她发现原本熟悉的人没有一个上门找她聊天。

  而她也没办法再去代销店了,每天孤零零的就一个人,她是个爱热闹的,根本受不了这样的冷清。

  每次回想起在代销店有说有笑的情景,她就特别特别的怀念,那才是她应该待的地方,那才是她的舞台!

  她好想回到代销店,做回那个曾经最靓的仔!

  再不找人说话,再没人人聊天,她感觉自己就要被憋死了。脸面算个屁,她根本就不在乎,她只想回到以前被人簇拥着聊八卦的日子,那才是应该过的生活!

  王秀英也是头一次见这种没脸没皮的人,被惊得说不出话。她现在也学聪明了,并没有拒绝快嘴媳妇儿,说了几句场面话,将快嘴媳妇儿敷衍走了。

  马来小有些担忧地说:“娘,你可别信她的话,更不要心软帮她。”

  王秀英笑道:“帮她?我不落井下石就不错了!等着吧,可有热闹瞧了。哈哈哈……”

  快嘴媳妇儿有些失落地往回村的路上走着,心里琢磨着王秀英会不会帮她。

  突然,她看到前面有个熟悉的人,虽然天色有些擦黑,但她还是认出了对方——她的老邻居朱益民。

  说实话,她有些日子没见朱益民了,她知道朱益民和媳妇闹别扭,但一直没弄清楚具体原因,后来她被张玉珍母子打了一顿,也就没心思关注了。

  现在她又见到了朱益民,心中的八卦之火又冉冉升起。跟着朱益民进了四号大棚,掀开门帘见到里面有一张床,还有一些生活用品。

  朱益民也见到了她,呵斥道:“快嘴家的!谁让你进来的?这是你能来的地方吗?赶紧出去!”

  “朱益民,你这些天一直住在大棚里啊,你连家都不回了?为什么呀?是被你媳妇赶出来了吗?听说她把你的钱都花光了?怎么花的呀?”

  快嘴媳妇儿这一连串的询问,把朱益民给砸懵了。

  朱益民正要把她赶出去,突然想起了金百万曾经跟他说过的话。

  之前,朱益民从柜底下找到了媳妇儿藏起来的1200块钱,心里有了底气,直接搬进了大棚住。

  他基本上也弄清楚了,媳妇儿应该是借了3000块钱给老丈人家盖房子。房子现在已经盖起来了,他知道想要要回这笔钱不容易,但这是自己的血汗钱,他还是想要回来。但寻常的办法很难要回来,就请好哥们金百万帮忙想办法。

  当时,金百万显得很犹豫……

  在他的再三追问下,金百万才说:“我的确有个主意,但这个主意如果用了,可能会让你和老丈人家彻底闹翻。”

  朱益民现在一门心思想拿回自己的钱,那还管什么老丈人?直接就询问金百万是什么主意?不管是什么主意,他都干了!

  金百万被他追问得没办法,才说了一个办法。金百万也觉得这笔钱想要回来很难,但也不是绝对要不回来。首先要搞清楚:他老丈人一家借钱的目的是什么?盖房子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为了给他小舅子结婚娶媳妇。

  如果他小舅子因为这件事结不了婚,他老丈人才有可能把钱还回来。

  怎样才能让自家小舅子结不了婚?金百万没有说,朱益民只能自己想,一直也没想到头绪。

  现在,他见到了快嘴媳妇儿,心里生出一个主意。快嘴媳妇儿的嘴是真臭,但如果用好了,比如说把这张嘴对准别人呢?是不是也能收获意想不到的结果?

  要不要这么做?

  会不会真的跟周家彻底一刀两断?

  周玉凤能理解自己吗?

  朱益民摇摇头,心底一横:不管了,老子干了!那是老子的钱!老子一定要拿回来!

  他扭头望向快嘴媳妇儿,脸上满是苦涩,无奈道,“甭问了,俺家的钱都没了,玉凤给娘家盖房子用了……”

  “啥?周玉凤拿钱给娘家盖房?!”快嘴媳妇惊了,这可是大新闻,快嘴媳妇如获至宝,满脸兴奋,“你来大棚住,也是被周玉凤赶出来的?”

  朱益民像是被吓了一跳,满脸惶恐,“没有没有,我是自愿来的,不关老周家的事……”

  快嘴媳妇露出一个机灵的小眼神,朱益民的反应哪里逃得过她,得,还是被她猜对了,这件事牵扯到了老周家,已经不单单是大营村的新闻了,这是个两个村子……不,应该算是镇一级的新闻了吧。

  “益民,咱们这么多年的邻居了,有什么委屈,跟嫂子说,嫂子给你主持公道……”

首节 上一节 86/10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