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了。”
林巧梅坐在旁边低声问道:“卖给谁了?怎么这么快就卖了?”
“卖给前面的李老板了,老太太怕我从中作梗,第二天就跟李老板签了合同。现在母子俩是一门心思地想出国,人家想吃的是西餐,我做的饭早就吃腻了,我还上赶着巴结干啥?”谭静雅语气平淡。
林巧梅张大了嘴巴,惊的说不出话来。这个同村的小老弟还真是让人意外!如果记得不错,他和自己的弟弟小虎应该是同岁,这差距也太大了吧。自己弟弟也不知在电扇厂咋样了?
她原本还替弟弟高兴,但随着天气冷了,她越想越不对味,到了冬天有几个会买电扇?
她倒是想回村瞅瞅,现在有李家的卡车也方便,但周家这一摊子事,她实在是走不开。要不写封信让建军帮忙捎回去?
谭静雅伸出纤细的手在林巧梅面前晃了晃,“想什么呢?都不说话了。”
林巧梅回过神,好奇道,“季老太太卖房子要出国,那季鸿宾咋办?他不是出不了国吗?”
“就因为他没办法正常出国,所以才要卖房出国,大姑姐给找的关系,具体咋回事我也不是很清楚,人家也不跟我说。”谭静雅嘴角带着一丝嘲讽:“人家是孝子,老太太说啥是啥,我到底还是个外人。”
“那你呢?季鸿宾没说带你一起出国吗?”
“他说顶什么事儿?他要能做主房子也不会卖了——最终做主的还是老太太。我估计她不会带我出国。其实就算她会带我出国,我也一样不出去。”
“为啥啊?都说国外好,你就一点不心动?季鸿宾都出国了,你自己留下来算什么?”林巧梅不解。
“通过这次的事,我算是看清了,这老太太就没把我当成自己人。在国内他们就不把我当回事,等出了国,还有个不省心的大姑姐,还有个洋女婿。”谭静雅叹息了一声,“要真跟着他们出了国,还指不定被他们欺负成什么样?我是不指望了,以后也只能靠自己了。”
林巧梅也替她发愁:“那你以后有什么打算?”
“我想开一家饭馆,我很早之前就有这个想法,但季鸿宾不同意。他觉得这是伺候人的买卖,说出去不光彩。”谭静雅哼了一声,“现在他要出国,也没心思管我了。我寻思着把餐馆办起来,以后也有个依靠。”
“你要真能办起来,我去给你帮忙。我也不想在这家餐馆干了,眼瞅着就月底了,总共也没几波客人,下个月能不能发工资还不知道。”说到这,林巧梅又露出担忧的神色,“今年开了不少的私人饭馆,比国营餐馆的服务好,价格也便宜。餐馆现在也不好干,弄不好还会赔钱,你也得有个心理准备才行。”
“我知道。”谭静雅想想,话锋一转,“对了,你之前不是说想找李老板合作吗?他没跟你们饭馆合作?”
林巧梅露出一抹苦涩:“我和李老板谈过了,但人家不乐意。”
谭静雅追问道:“为什么不乐意啊?嫌你们开价低?”
“价格是一方面,他要求现金现结。我们餐馆的情况你也知道,根本不可能货到现金现结。而且他也不接受在餐厅吃饭抵钱的法子。”林巧梅皱着眉,似乎想到了什么不快的事:
“一开始我还有些不理解,后来想通了,人家李老板的做法也是对的,就我们饭馆那个样子,就算人家来吃饭,也未必能服务好。
现在也好,虽然没做成买卖,但至少没把人得罪了。”
谭静雅右手托腮:“也就是说……李老板损耗的蔬菜,还没有销路?”
“应该是吧。”林巧梅应了一声,仿佛猜到了什么,“你不会是想和李老板合作吧?他能同意?”
谭静雅若有所思:“谁知道呢,试试呗。”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厨师的手艺即便再好,没有足够的蔬菜搭配,很多菜也做不出来;即便做出来,也不是那个味。
第135章 门路
广渠门内大街,筒子楼。
陈家客厅。
陈太太戴着厚厚的老花镜,坐在床上织毛衣,虽然年纪不小了,却也是个闲不住的。
她对着正在桌子上看书的小胖子挥挥手,“辉京,过来,让姥姥比比。”
小胖子站起身,有些兴致缺缺地走过来:“姥姥,那晚上吃什么饭呢?”
陈太太拿着织了半截的毛衣,对着他胸口比划了一下,又让他转过身比了比后背:“你想吃什么?”
小胖子眼睛一亮,嘿嘿一笑:“我想吃肉!”
陈太太突然觉得自己问的有些多余,正准备说些什么的时候,门外突然响起了一个老汉的吆喝声:“老陈家的,来贵客啦!”
陈太太被吓了一哆嗦:“这个宋大喇叭,整天就知道瞎吆喝。”她又冲着小胖子说,“去瞅瞅谁来了。”
小胖子脸上露出一抹喜色:“唉,不会是我二哥来了吧?”想到上次在东来顺吃的烤肉,小胖子脸上堆满笑容,屁颠颠地跑去开门。
门打开了,外面站着一对中年男女,男子穿着藏蓝色呢子大衣,左手提着两盒稻香村点心,右手拎着条冻得梆硬的带鱼。
女人穿浅蓝色羽绒服,羊毛围巾里露出烫卷的刘海,脚下踩着锃亮的加绒黑皮鞋,手里提着两个友谊商店的袋子。
“大姨、姨夫,是你们啊?”
被小胖子称为大姨的女人,眉眼间与陈淑萍有几分神似,笑着问:“咋的,今儿还有其他客人要来?”
“没有没有。”小胖子绕到一旁,“大姨、姨夫,你们快进来吧。”
大姨夫将稻香村的点心递给小胖子:“辉京,这是给你买的,看看喜欢吃不?”
“嘿嘿,谢谢大姨父!大姨父最好了!”小胖子是个很简单的人。
“妈。”
夫妻俩进了门,笑着跟老太太打招呼。
“淑芳和光伟来了,快坐。”陈老太太站起身,看着进来的大女儿和大女婿,笑的眼睛都眯了起来。
大女儿是个孝顺的,隔三差五就会带着东西来看她:大女婿王光伟是个有本事的,是京城电视机厂的干部,家里的那台电视就是他给买的,逢年过节都会给老太太红包。
陈淑芳将一个袋子递给老太太:“这是您大女婿给买的蜂王浆,说这东西吃了大补,白头发都能变黑了。”
陈太太笑着回应:“唉呀,你们留着吃吧,这么好的东西给我都白瞎了。”
王光伟说道:“老太太,也不知道您爱不爱吃,我就先买了一瓶,回头您吃好了,我再给您买。”
“尝一回就行了,我听说这东西贵的很,以后可别浪费钱了。”陈太太摆摆手,“丽丽和婷婷今天没来吗?”
“丽丽去婆家了。婷婷大学还没放假,等过两天休息,她一准来看您。”
“好好好,婷婷是咱们家头一个大学生,这闺女长得漂亮,人也聪明,以后肯定有出息。”陈太太说着又望向一旁的小胖子,“你也好好上学,跟你二姐一样,也考个大学生。”
小胖子仰起脖子不服气地说:“我不光要上大学,我还要考上北大!”
大姨夫笑道:“好志气!那你可得努力了,要真能考上北大,姨夫在京城最好的饭馆给你庆祝。”
小胖子搓着手,笑问,“姨夫,到时候咱们去东来顺吃烤肉成不?”
王光伟不以为意:“没问题,烤肉涮肉你随便选,哈哈……”
谈话间,陈淑萍两口子也回家了,亲戚相见又是一番热闹。
李振国笑着说:“大姐、姐夫,你们坐着歇会儿,我去做饭。”
陈淑芳说道:“振国,我们来的时候割了二斤肉,辉京不是喜欢吃红烧肉吗,你正好给他做。”
“红烧肉!”辉京一听,喜笑颜开:“太好了!我要吃红烧肉!”
陈太太摆摆手:“大晚上的吃什么红烧肉,弄几个清淡的菜吧。”她又对着辉京说,“明儿个中午给你做红烧肉吃,晚上吃多了不好克化,又该闹肚子。”
“不嘛不嘛,我要吃红烧肉,姥姥,我要吃肉!”
陈淑萍说道:“别喊了,都胖成什么样了,做什么你就吃什么。”她又对着丈夫说,“那就割一块儿,配着青菜一块炒。”
“行。”李振国应了一声,就去张罗晚餐了。
陈太太对着陈淑萍说:“你也去搭把手,一会儿准备的差不多了,就让振国陪着你姐夫喝两杯。”
陈淑萍清楚,自家男人在老太太心中的地位有些不同了,她也乐见其成,笑着应了一声,也去忙活了。
没多久,晚餐就做好了:拍黄瓜、青椒鸡蛋、蘑菇炒肉、皮蛋豆腐、水煮花生、炒土豆丝。
见到这一桌子菜,陈淑芳夫妻俩都有些惊讶。
王光伟夹了一筷子黄瓜放进嘴里,嚼起来脆生生的,嘎吱嘎吱响:“嚯,这黄瓜真爽口!哪来的?”
陈淑芳也吃了一块黄瓜:“我记得前段时间菜市场倒是有卖黄瓜的,好像是7块钱一斤。这些日子反倒没见过了。我还想着应该是天冷,地里长不出来了。你们这是从哪弄的?买这些青菜不便宜吧?”
陈淑萍说道:“贵着呢,黄瓜8块一斤,青椒听说只要外汇券,我们可舍不得买,是亲戚送的。”
陈淑芳更纳闷了:“哪来的亲戚啊,舍得送这么金贵的东西?”
李振国拿了一瓶汾酒从屋里走出来:“是我侄子前两天拿来的,原本是打算给你们送一些的,老太太估计你们这两天要来,也就没折腾。”
王光伟好奇道:“振国,你侄子从哪儿买的菜?他还能买到吗?”
陈淑萍笑着说道:“那孩子叫李哲,这菜就是他种的,他要是买不到,就没人能买到了。”
“这么冷的天还能种蔬菜?这可是好本事啊。我以前咋没听说……”王光伟将后面的话止住了。李振国是农村来的,他们家亲戚自然也是农村的,会种菜倒不让人意外。这么冷的天还能种出蔬菜,可不是普通的农民能办到的。
陈淑芳也很好奇:“振国,你的侄子都能种出什么菜?这大冷天是怎么种出来的?”
李振国答道:“在大棚里种出来的,蔬菜种类还不少,除了桌上这些,还有菠菜,西兰花,生菜;上次还拿了一些草莓,只是不能放,都被辉京他们娘俩吃了。”
陈淑芳也露出惊讶的神色:“好家伙,连草莓都能种出来了!”她又望向妹妹,“冬天的草莓好吃吗?啥味儿?”
陈淑萍笑道:“跟夏天一个味儿呗,你又不是没吃过。”
众人只是当成趣事在聊,王光伟却听到了心里,一脸郑重地说:“振国,姐夫想请你帮个忙。”
这话让李振国有些不知所措。自己这位姐夫是京城电视机厂的办公室主任,有身份有地位,有能力,自己能帮他什么?
看到丈夫发呆,陈淑萍提醒:“振国,姐夫跟你说话了。”她又对着王光伟说:“姐夫,又不是外人,有啥事你就说呗。”
“过些日子,市经委的领导要来我们厂视察,由我负责安排接待事宜。我这些日子一直在忙活这个,就担心有安排不周的地方。饮食方面也一样,这些领导啥也吃过、见过,还真不好安排。要是能有你说的那些菜,也能让领导尝个鲜,我的工作也就好做。”
王光伟说完,补充道,“振国,钱不是问题,该多少是多少,不能亏了孩子。”
李振国微微蹙眉:“姐夫,倒不光是钱的事儿,李哲也是头一年种冬菜,产量不多,现在主要是供应全聚德、东来顺和一些涉外餐厅,这也是为啥大姐说在市面上买不到。餐厅每天的供应量都是固定的,能不能匀出多余的蔬菜,我也不太清楚。”
对于这番话,王光伟并不怀疑,真正稀缺的东西,早就抢完了,根本不会在市面上流通。
他端起酒杯,跟李振国碰了碰杯,一饮而尽:“我卡在这个位置上有不少年头了,厂长想提拔我往上升一升,只要市经委的领导能批准,这件事就成了,所以这次的接待工作很重要。
振国,无论如何,这次你得帮姐夫想想办法。”
陈淑芳皱了皱眉,她不习惯丈夫这番姿态:“光伟,你也别给振国那么大的压力,这能不能胜任副厂长,也不在这一顿饭的事儿。”
王光伟瞪了妻子一眼:“你懂什么!这是一顿饭的事吗?这是态度问题!知道多少国家大事都是在饭桌上谈成的?吃好喝好才能工作好!”
陈太太也开口了:“振国,你姐夫熬了这么些年也不容易,你帮着想想辙。”
“行,明天我跑一趟去问问李哲。”平心而论,大姐夫对自家还是不错的。不说别的,他现在这份工作就是大姐夫帮忙找的。
王光伟端起酒杯:“振国,姐夫敬你一杯,别管能不能成,姐夫都承你的情!”
陈淑萍眉开眼笑:“姐夫,都是一家人,您这么说可就见外了。”
……
清晨。
苏州胡同七号院,前院。
孙涛等人取完菜,正准备离开,李哲叫住他们道:“我想开家蔬菜公司,哥几个有门路吗?“
众人面面相觑,神色各异。
他们与李哲合作不到两月,眼见他生意越做越大,要说不艳羡是不可能的。
洪三上前一步:“李老板,门路谈不上,但这方面我倒略知一二。”
“那行,哥几个先忙,我和洪老板聊聊。”李哲笑着送走众人。
孙涛走出屋子,心里颇不是滋味,蓦然生出危机感,仿佛已跟不上李哲的步伐。
他又想起周青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