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必须加把劲,绝不能掉队
可该从何处着手?他一时理不出头绪,或许该找青禾聊聊,她向来最有主意。
李哲留下洪三,斟了杯茶:“洪老板也有开蔬菜公司的打算?“
“您说笑了,我哪有这实力。实不相瞒,我在工商局有些关系,局里部分蔬菜由我供应。”洪三虚扶茶杯,继续道:
“如今政策放开,允许私人注册公司,但手续极为繁琐。相较国企,私企不占优势,经营难度不小。
当然,以李老板的本事,这都不算问题。关键是审批流程,要跑工商、卫生、商业局等部门,全套手续至少三到六个月。若任一环节卡住,前面都白折腾了。”
李哲颔首静听。
洪三啜了口茶:“您事务繁忙,最好找人'代办'。
我有个朋友原在工商局任职,去年退休后专帮人跑手续。他在这些单位都有熟人,别人跑三五趟的事,他一次就能盖章,成功率也高得多。”
“代办费多少?这人可靠吗?“
“通常三百到五百,不签合同,失败不退。”洪三话锋一转,“不过我和他交情不错,能按最低标准收费。若办不成,费用全退。”
“好,您安排时间面谈。”
“没问题,您先忙,我明天给您答复。”洪三起身告辞。
李哲送至门口,心想二姐的关系或许更管用,但花点小钱就能办的事,又何必欠人情?
还有一章,下午六点左右更新。
第136章 合作
送走了洪三,李哲关起门开始算账。
上次算总账是12月5日,当时总收入人民币27620元;外汇券2480元;保证金3153元。
今天是12月27日,李哲这段时期进账人民币42050元,外汇券11260元。
这段时期的花费也很多,其中扩建大棚和人员工资、日常花费等各项支出14900元,买房定金6000元,友谊商店购买礼物和用品花掉2600外汇券,在蒙娜丽莎餐厅充值2000外汇券。
扣除各项花费,李哲现在手里的总资金是人民币48770元,外汇券9140元,保证金3153元。
手里有钱心不慌,李哲心情大好,陪着金子玩儿了一会儿。
金子在京城吃得好,睡得香,现在有十来斤重,将近半米长,长得十分壮实。
“咚咚……”外面响起了敲门声。
李哲打开门一看,谭静雅站在门口,她身穿红色呢子大衣,深色牛仔裤,白皙的脸颊有些憔悴,比往日清减了些许。
李哲有些意外:这些天还是头一次见她,“嫂子,找我有什么事儿?外面冷,进来说吧。”
“谢谢李老板。”谭静雅进了屋,坐在李哲对面的椅子上:“李老板,您最近的生意怎么样?”
这冷不丁的询问,让李哲摸不清头脑,敷衍道:“还行吧,您是想买菜?”
谭静雅没有回答,反问道:“李老板,冒昧的问一句,您这菜还能供应多久?您别误会,我是说现在天气越来越冷,您的蔬菜能供应整个冬天吗?”
李哲也没有回答她,反问道:“听这意思,您是来找我做生意的?”
“对,确实有一门生意想跟您谈,所以才好奇您的菜能供应到什么时候。”
这也没什么好隐瞒的,李哲如实说道,“我的菜是大棚里种出来的,能稳定供应整个冬天,您想跟我谈什么生意?”
“是这样的,我准备开一家饭馆,需要稳定的供菜渠道,所以就想找您合作。”
李哲微微皱眉:季鸿宾不是要出国吗?怎么又要搞饭馆?莫非有什么变动?
随即,李哲又放下心了,他和季老太太签的是定金合同,反悔可有的赔了。
“嫂子,我听季老板说,下个月打算要出国了,怎么又想起开饭馆了?”
谭静雅有些尴尬地说道:“季鸿宾确实要出国,这饭馆是我要开,跟他没关系。”
听到这个原因,李哲想了想:“嫂子,我倒是乐意跟您合作。但我的菜现在都已经订出去了,有稳定的供货渠道。在蔬菜的产量没有上来之前,没办法供应更多的饭馆。”
李哲这句话半真半假,一方面,他现在确实没有多余的菜供应其他饭馆;不实的地方在于,新建的10亩大棚,都是12月底提前育苗的。一些生长周期短的菜,也是最早移栽的,距离上市的日期已经不远了。
就算那批蔬菜上市,李哲也会优先供应涉外或国营饭馆,为什么要和一家新开的私人餐馆合作?
谭静雅微微一笑,脸颊露出两个浅浅的酒窝:“李老板,我听说林姐之前也给您谈过一笔生意,他们饭馆想用您磕了碰了的损耗蔬菜,而您可以去他们饭馆吃饭,剩下的菜钱每月一结,您为什么会不同意呢?”
李哲给她倒了一杯茶水:“您这思维还挺跳脱,怎么又想到林姐那儿了?”
“其实我和她的想法是一样的,也在打您损耗菜的主意。我知道您的冬菜金贵,我们小饭馆也用不起。损耗菜在当天使用,不会有影响,对我们小饭馆来说更实惠。”谭静雅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李哲想了想说道:“我当初之所以拒绝林姐合作有两个原因。直接原因是我不相信他们饭馆的服务,担心去的次数多了,他们饭馆的服务员会甩脸子。根本原因是我也想开一家饭馆,这些菜我自己就能用掉,何必跟其他人合作?”
“您卖菜不是挺赚钱的吗?为什么要开饭馆呢?”这有些出乎谭静雅的意料了。
李哲不答反问:“那你为什么找我合作?”
“因为您的菜……”谭静雅说到一半话语止住了。没错,现在大部分饭馆都没有青菜,李哲的青菜就是招牌。他想开饭馆,有着别人无法比拟的优势。尤其是这些损耗菜本身的成本较低,但做成菜,卖价跟普通的青菜没有什么区别,利润十分可观。
谭静雅不禁有些失望,想要起身告辞,随后她又想到了什么:“那您的饭馆什么时候开?到时候我好给您道喜。”
李哲喝了一口茶水:“我确实有开饭馆的想法,但我最近比较忙,要处理的事情也比较多。具体什么时候开业还真说不准。”
谭静雅不急着走了,继续问道:“李老板,您以前有开饭馆的经验吗?别看饭馆的生意不大,但里里外外的门道也不少。最近两年开了不少私人饭馆,很多国营饭馆都被挤兑的经营不下去了。如果您没有开饭馆的经验,建议您找个有经验的合伙经营。”
李哲反问,“嫂子,我看你年纪也不大,你以前有开饭馆的经验?还是说你也打算找个有经验的合伙人?”
谭静雅笑着说道:“李老板,虽说我比你大不了几岁,但我还真有开饭馆的经验。我父亲就是厨师,我从小就是在饭馆长大的,十几岁就在饭馆当服务员、前台,饭馆的工作我基本上都做过,里面的门道我都熟。
我父亲虽然不在了,但他前前后后收了十来个徒弟。那些师兄都是看着我长大的,如果我要开饭馆,他们肯定会来帮忙。”
李哲也不清楚她是真有这么厉害,还是在吹牛:“这么说您打算自己开饭馆?”
“跟您说实话,我也是打算找合伙人的。我不缺经验和人脉,但资金有些不足。”谭静雅毛遂自荐,“您要是想找合伙人,可以考虑一下我。”
李哲没有正面回答:“冒昧地问一下,您父亲擅长的是哪个菜系?”
“川菜。”
李哲想了想,故意试探:“上次我见你做的梅菜扣肉味道不错,也是跟您父亲学的?”
“梅菜扣肉是粤菜。我父亲会不会,我不清楚。但在我的印象里,他没有做过。”谭静雅抿了抿嘴唇,欲言又止道,
“其实,我更擅长做川菜烧白。只是季老太太觉得烧白口味偏甜,特意让我学的梅菜扣肉。好在两种做法相差不大,并没有什么难度。”
李哲吃过她做的梅菜扣肉,味道确实不差:“开一家饭馆,你预计需要多少资金?”
“资金少有资金少的开法,资金多有资金多的开法,4000到8000元之间都可以。”
李哲问道:“那你说说资金少的开法?”
“首先是选址,一个月的租金按照100元来算;一般来说,出租房子的人都喜欢年付,如果手里的资金不充足,就跟他砍价格,最好能谈成押一付三或者押一付二。
再比如装修,刮个大白就可以了。
厨具和饭馆的桌椅用具都买二手的,又能节省一部分钱。现在天气冷,冰箱也省了。
办理营业执照的费用、食材采购费用、流动资金不能少,最低4000块钱就能搞定。”
李哲倒是觉得这个方案不错,开饭馆省下就是赚,能用二手的就不买新的:“你选好饭馆的位置了吗?”
谭静雅犹豫了一下:“李老板,听说您买了季家的四合院?”
“对,有什么问题吗?”
“其实您现在住的前院,以前就是一家饭馆。您买下四合院后可以搬到后院,将前院用来经营饭店,连租房的费用都省了。”
李哲想了想,这个主意真不咋地,这么好的房子用来开饭馆,那不白瞎了吗?“选址还是要再考虑考虑的,我觉得这里不大合适。”
谭静雅赶紧道:“我就是这么一说,您要觉得不合适,咱们再换其他地方。”
李哲换了个话题,“如果咱们两个合开饭馆,股份怎么算?分工怎么说?”
谭静雅答道:“股份四六开,你六成我四成。我负责饭馆的经营,您可以安排人管账。”
李哲虽然没开过饭馆,但他知道饭馆最忌讳的就是股份相当。一旦股东意见相左,饭馆早晚会分崩离析。最好的办法是一个大股东,一个小股东,大股东掌舵,小股东负责日常管理。
“我建议股份二八分,我八成股份,你两成股份。另外,若您能胜任餐厅经理的职务,并完成每月的经营目标,可额外获得饭馆净利润5%-10%的奖励。”
谭静雅的双手不安地绞在一起,李哲的提议对她有利有弊,好处是她投入的资金少了;坏处是她的话语权小了,如果以后出现争执,饭馆还得以李哲的意见为主:“我考虑一下吧。”
“不着急,你慢慢想。如果同意我的方案,下次来的时候带一份详细的计划书。要是你没有管理餐馆的能力,对我来说合作的意义不大……”李哲的话说了一半,但他相信对方应该能明白。
谭静雅的面色有些难看,暗道:这个李老板平常看着挺好说话,怎么一谈生意就像变了个人?
谭静雅也想说两句硬气的话,但人家要钱有钱,要菜有菜,自己个还真硬不起来。话到嘴边,脸上挤出一抹笑:“那您忙着,我先走了。”
“您慢走。”李哲将她送到了门外,目送她离开。
看着对方窈窕的背影,李哲忍不住感慨:出国真有这么大的魔力吗?足以让人卖房抛妻?
原本手里有两张存稿,这两天卡文用掉了,只能现写现更。
以后的更新改为晚上六点。
第137章 气愤
苏州胡同7号院。
一个中年汉子骑着自行车停在7号院前院,他伸手想要敲门,又有些犹豫,站在门口迟疑了很久。
这个中年汉子正是李振国,他是来找李哲帮忙的,可是到临头又有些不好意思。
李哲是个好孩子,对他这个叔叔一向很尊敬,他相信只要自己开口,李哲肯定会帮忙。
但问题是侄子来了京城,原本应该他这个当叔叔的应该照顾对方,然而真实的情况就反过来了,自己没有照顾好侄子,反倒被侄子照顾了。
他每次去陈家,都给自己家里人带礼物。自己生日,他还惦记着请一家人去东来顺吃饭,这些事他都记在心里。
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让他不好意思开口。
突然,院门开了。
李哲有些嘴馋,巧克力又吃完了,准备出去买点驴打滚,出门刚好看到了叔叔站在门口。
“二叔,您咋来了?”
“哦,我过来看看你。”李振国挤出一抹笑容。
李哲让到一旁,“二叔快进来,外面冷,咱们回屋说话。”
李振国问道:“你这是准备出门啊?你要有事就先去忙,别耽搁了。”
“没事儿,就是出去溜达一圈。”李哲关上院门,领着李振国进了屋子。
李振国嘴里念叨着,“知道你们这儿人多,我们厂发了一些罐头,有午餐肉还有水果罐头,给你带来了几罐。还有一些糖炒栗子,是我同事自己炒的,分给我一些,给你当个零嘴吃。”
“那敢情好!”李哲笑着接过东西,随手将罐头放到五斗橱上。
糖炒栗子摆在茶几上,打开纸包尝了一个,味儿不错。
李哲又泡了一壶茶,糖炒栗子配茶水,这小味挠一下就上来了。
李哲给二叔倒了一杯茶,见他神色有些局促,心想:现在都下午了,二叔不像是奔着喝酒来的,也不像是要回老家。“二叔,您是不是找我有事?”
“唉,我今儿个过来,是有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