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胖子掀开菜篮子上面的棉褥:“黄瓜、菠菜、西蓝花、生菜、青椒、蘑菇……还有草莓!这个好吃!二姐,你刚才不是还说想吃草莓吗?”他扭头看向王婷。
王婷也蹲下身,好奇地看着菜篮子里的青菜:“这是在暖棚里种出来的吗?”
李哲说道:“跟传统的暖棚不一样,算是一种新式的蔬菜大棚吧。”
蔬菜上还挂着露珠,看着就新鲜,王婷站起身:“李二哥,这些菜多少钱?我先把账给您结了。”
李哲客气道:“也不是外人,就甭给钱了,让王叔拿去用就是了。”
“那可不行,我爸说了,您能帮着找菜就很不容易了,哪好意思白要您的。”王婷婉言谢绝,从书桌的包里掏出一个红色皮夹,“多少钱?我给您拿。”
李哲也就是客气一句,对方要给,哪有不收的道理:“黄瓜是八块一斤;菠菜六块一斤;蘑菇五块一斤。其他的菜都只供应涉外餐厅,收的是外汇券:西蓝花、青椒都是五元外汇券一斤;生菜四元外汇券;草莓十元外汇券一斤。除了草莓只有两斤,其他的都是四斤装。”
听到这菜价,王婷白皙的手指停止了掏钱的动作,心中暗道:好你个王主任,还说什么不让我白跑一趟,剩下的钱给我零用?这别说剩钱了,我还得往里搭钱!
陈老太太也惊到了,她本以为黄瓜最贵,但听到草莓卖十元外汇券一斤,吓得一哆嗦——那天她也吃了两个草莓,那跟吃外汇券有啥区别?
她看向李哲的目光又有些不同,这孩子是个实在人。
“我来算钱!”小胖子拿来纸和笔,一项项加起来:“黄瓜,32元;菠菜,24元;蘑菇20元。总共是76元。其他的都是外汇券:西蓝花20外汇券;青椒20外汇券;生菜16外汇券;草莓20外汇券。也是76外汇券!”
王婷从钱包里拿出钱,递给李哲:“李二哥,你数数。”
李哲扫了一眼,大差不差,直接塞进了兜里。随后,他蹲下身拿出一个纸包:“草莓我多带了一些,给你们当零嘴吃。”
小胖子眯眼笑,立马接过来:“我去洗!”这些菜他也就是看个稀罕,除了蘑菇都不怎么爱吃,但这草莓他是真喜欢吃。
老太太走过来,拿过小胖子手里的草莓:“你会洗什么?我去洗吧,你陪着你二哥玩会儿。”
老太太出门了,王婷本想继续教小胖子作业,但也不好晾着李哲一个人,问道:“李二哥,你给涉外餐厅送菜,经常见外国人吗?会跟他们交流吗?”
“见是经常见,但很少交流。英语我说不好,但日常用语能听懂个七七八八。”李哲之所以能听懂外语,跟见老外关系不大,主要是后世喜欢看美国大片和美剧。
一个人、一瓶酒、一部美剧、四个小菜能喝上半天,也是他为数不多的乐趣。
他现在还记得,自己当初看《行尸走肉》,惊为天人,欲罢不能。
王婷有些意外,她本是随口问,没想到还有意外收获。她今年刚上大二,接触外国人的机会不多,一直想练习口语都没机会。
“李二哥,我是英语专业的,要不我说几句英语,您听听?”
“可以啊。”
王婷眨着大眼睛,用英语清晰地说道:“Would you like tea or coffee?”(你想喝茶还是咖啡?)
李哲用汉语回答:“我早上刚喝过茶,来杯咖啡吧。”
王婷继续用英语说:“How old are you?”(你今年多大了?)
李哲汉语答:“20岁。”
王婷问:“What time is it now?”(现在几点钟了?)
李哲看看手表:“上午十一点。”
王婷心中有些意外,没想到李哲真的能听懂她的英语,问道:“李二哥,你觉得我的口语怎么样?”
李哲很认真地说:“还可以。”
王婷追问:“哪里不可以?你不是都听懂了吗?”
“就因为我听懂了,反倒觉得有些不对。老外说话,我都要反应一下,有时候说得快了,只能听懂个大概意思。但你说的英语我都能听懂。”
小胖子明白了,乐的‘哈哈’直笑:“二姐,你这属于中式英语,外国人听不懂,只能说给国人听,哈哈……”
王婷瞥了小胖子一眼:“你行,你来说。”
“我说就我说,咳……”小胖子清了清喉咙,用英文说:“Nice to meet you, welcome to my home.”(很高兴见到你,欢迎来我家。)说完,也不等李哲回答,反问:“二哥,我说的咋样?”
李哲笑着点评:“你这个就更亲切了,京腔里面带着冀州腔,老外喜不喜欢我不知道,反正我喜欢。”
“哈哈……”王婷也乐了。
“咯吱……”
一声,门从外面打开,李振国带着一阵冷风进来,“好家伙,你们三个够热闹的!”
“二叔。”
“姨夫。”
“爸,我们说英语呢,二哥夸我的英语亲切!”小胖子直接往自己脸上贴金。
“好好,你们接着说,我去做饭,中午给你们做好吃的。”李振国将手里的东西放下,忙着做菜了。
“二叔,我给你打下手吧。”
“不用,你跟小辉玩吧,一会就好。”李振国拿了一些食材,端着盆子去外面做饭了。
他也没走远,就在走廊的过道上切菜,听着三个孩子在屋子里聊天,心中别有一番滋味……
第139章 撮合
陈家。
晚上9点多,李振国收拾完家务,简单洗漱后,终于能躺在床上休息了。他长出了一口气:“好家伙,在家休息一天,比上班还累!”
今儿个中午,侄子和外甥女都来了,他做了一桌子的好菜招待孩子们。
晚上,大姨子两口子也来了,他又下厨做了一桌子菜,陪着姐夫喝了几杯,说说笑笑热闹了一番。
吃完饭把客人送走,夫妻两个又是一番收拾,一直忙到了现在。
李振国有些出神地看着房顶,像是在发呆,又像是在想事情。
陈淑萍也进了卧室,从柜里拿出睡衣换上,见丈夫直勾勾地盯着房顶也不说话,问道:“今儿个累坏了?”
李振国没说话。
陈淑萍也没在意,关了灯躺在床上,说道:“今儿个老二拿的菜怪新鲜的,大姐夫见了别提多高兴了。”
李振国回过神:“那都是早上现摘的,肯定新鲜。”
陈淑萍好奇:“那些菜能卖多少钱?”
李振国反问:“你没听小辉说?”
“嗐,我回来的时候大姐和大姐夫都在,哪顾得上?”
李振国如实说道:“一共26斤菜,能卖76人民币和76外汇券。”
“妈呀,才20多斤菜就卖这么贵?”76元人民币倒也罢了,那76元外汇券少说也能顶100多块钱,单这个就能顶普通职工一个月的收入了!这些菜还只是李哲卖的一小部分,她都不敢想李哲一天能赚多少钱?更不要提一个月了。
“嘿,你们老李家这回真是祖坟冒青烟,出了个能人。要不你也跟着老二卖菜得了,不比你在罐头厂赚的多?”
这事李振国也想过,他认真地说:“等等吧,老二那边是自家的生意,什么时候都能去。工厂这边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看看明年的情况吧。”在他看来,李哲明年生意做大了,肯定要用人,他到时候再去也不迟;如果李哲明年生意不好做,他也就别去裹乱了。
“也对,那就再等等。”这是大事,陈淑萍也觉得稳妥一些更好。要是明年老二那边出现变故不赚钱了,丈夫厂里的工作也没了,单凭自己的收入没办法养家。
她扭头看了一眼丈夫,发现丈夫还在发呆:“唉,你今儿个是怎么了?一直在琢磨啥?”
李振国扭头瞅了一眼妻子,欲言又止。
丈夫越是这样,陈淑萍越是好奇,推了丈夫一把:“说啊,到底咋啦?”
李振国见没法躲,这才说,“我今儿个买菜回来,见三个孩子聊得特别开心。老二和婷婷年纪相当,也都到了说亲的年纪,两家人知根知底……”
丈夫虽然没有继续说,但陈淑萍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皱着眉说道:“这合适吗?婷婷是个好孩子,老二也不错,但……”陈淑萍有些犹豫。
李哲确实挣钱了,但有些东西并不是短时间内就能改变的。真要说起来,两个家庭别说门当户对了,差距太大了。
李家是外地农村人,李哲的父母都是农民;而王家是京城本地人,王婷的父母都有正经工作,父亲还是京城电视机厂的办公室主任,正经的科级干部,这次要是能升任副厂长,就更了不得了,在京城也算得上是小康家庭。
陈淑萍虽是这般想的,但有些话即便是夫妻也不好直说,她换了一个说辞:“婷婷是大学生,就怕她眼光高,也想找个大学生谈朋友。”
两人夫妻多年,妻子的心思李振国岂能不知道?他没有接茬,而是自顾自地说:“听说老二要买房子了。”
“买房?”陈淑萍坐起身体,谈到了她最关心的问题,“买什么房?他在哪儿买房啊?”
“他现在在苏州胡同租着一个二进四合院的前院,现在那户人家要出国,老二就直接把房子买了,已经签了定金合同,现在正在走过户手续。”
陈淑萍追问道:“多少钱买的?”
“交了6000块的定金,尾款还有2万块钱。那房子有600多平米,老二还说如果咱们这边住不开,可以搬到他那边住。”李振国虽说不会搬走,但听到侄子这么说,心里还是倍感欣慰。
“2万多!他卖菜赚了那么多钱。”听到这个数,陈淑萍先是觉得不可思议,随后想想李哲卖的菜价,也就没那么难以理解了,“振国,要不你也辞职做生意吧?”
听到妻子的话,李振国笑了:“你是光见人吃肉,没见人挨打。我们厂下海做生意的人少吗?的确有赚钱的,但赔钱的更多,有人连裤衩子都赔掉了。
现在厂里的工作也不好找,一家老小吃饭都是个问题。现在冬天只有老二一个卖青菜的,他做的是独家生意,所以才能赚钱。你以为赚钱都像他这么容易?”
他转过身去:“你要是不乐意就算了,当我没说。这两个孩子都是我看着长大的,我才想着撮合,要不然我才懒得管。”
陈淑萍想了想:“也对,两个孩子知根知底,要真谈得来也不是没可能。等得空了,我跟妈说,让她看看我姐有没有这个意思。”
李振国也不再多说:“早点睡吧,明天还得早起做饭。”
没多久,李振国的呼噜声就响了起来。
陈淑萍却睡不着了,脑子里想着李哲和王婷的事儿,对她来说,两边都是正经亲戚,要真能亲上加亲也是好事。
……
“哈哈……”
蒙娜丽莎餐厅内,沈亚楠笑得很开怀,压低了声音说:“李老弟,知道这几天我赚了多少钱吗?姐们发啦!”
李哲虽然没有细问,大约也能猜到。餐厅生意好是一方面,估计更多的钱是客户预充值的钱。沈亚楠的朋友多,也都是不差钱的主,但凡有几个舍得充钱的,破万都是轻轻松松的事。如果能忽悠到老外充值,那来钱就更快了。
他劝道:“二姐,客户的充值费可不能随意动用,这等于是客户先支付的饭费。要是提前花了,后期一旦资金断裂,这餐厅也就开不下去了。”
“我知道,我不动,我肯定不动。”沈亚楠嘀咕了几句,也不知是说给李哲听,还是说给自己听的。
李哲也没再多说,该提醒的已经提醒了,但这种事还得靠自觉。
“老弟,二姐有东西要送你。”沈亚楠说完,转身去了二楼,再下来的时候手里提着一个精致的袋子,“看看喜不喜欢?”
李哲打开袋子,里面是一个白色的盒子,上面印着款黑色的相机图片,品牌‘佳能’,型号EOS,外形精美、时尚。“二姐,这个相机不便宜吧?”
他之前在友谊商店看过,国产相机便宜一些,这种国外品牌的价格要贵得多,当然,各方面的性能也更好。
“姐妹送的,没花钱。”二姐不以为意道,“要不是你帮着出主意,二姐的餐厅能赚钱?二姐吃肉,也不能让你干看着,知道你不缺钱,就寻摸送你个礼物,也算是我的一份心意。”
李哲也了解二姐的脾气,这东西他也确实喜欢,笑道:“那我谢谢二姐了。”
“甭客气,你喜欢就成。”
李哲眼里透着欢喜,恨不得现在就拆开盒子:“不瞒您说,我原本也想买一个,就是还没研究明白。”
“正好,你拿回去慢慢研究,里面有说明书。”沈亚楠吃了一口草莓,话锋一转,“老弟,今儿个都12月29了,马上就要过元旦了,你说我要不要再搞个活动?”沈亚楠把草莓盘子往前推了推,“你也吃。”
草莓这东西隔三差五的吃一次就行,天天守着,李哲真吃不下,喝了一口拿铁:“肯定要搞啊,活动搞起来才能吸引更多的客人嘛,也能给老客人一些新鲜感,把他们留下来。”
沈亚楠搓搓手,“嘿,我也是这个想法,你再帮二姐想想,这个活动该怎么搞?”
李哲反问,“二姐,你自己有方案吗?”
“我是写了一份计划,就是不知道行不行……”二姐说完,从旁边的黑色背包里拿出一张手写的稿子。
李哲接过来看,很工整的钢笔字,标题是喜迎‘元旦’活动,还是之前他弄的那一套:送礼物、抽奖、充值优惠,不过菜品有所更换,送的礼物也有变化。
“还不错。”二姐这个宣传方案已经超过了大部分涉外餐厅。这个年代的涉外餐厅大多是国营,竞争意识有,但并不像后世那么强。